怎样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29 11:33:36

怎样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进行比较基本的科学实验的训练的课程一般说来就是高中的物理实验课程,这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的能力,与此同时还有创新的能力,还有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使得学生逐渐的形成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以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自从开始进行素质教育,实验这一项在平时的教学中的地位就有了很大的提升,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比较倾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掉实验,所以说现在的物理实验还是没有真正的达到它应该有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的教授方式要求掌握较多,并不会十分的注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的探索发现的欲望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激发,所以想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的话,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就是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定要改进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多是教师在进行知识灌输、牵着学生的鼻子进行教学,所以要转化主体为学生,教师只能处于引导的地位,放手给与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驱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思考、设计、动手、解决问题.在此期间,要注意让学生学会合作,相互交流讨论,使得学生的能动性还有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探索知识的欲望加强.所以说一定要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学环境,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使学生由“观看”变为“观察”.要实行因材施教,教师对于不同的演示实验根据自己学生的基础以及实力制定不同的程序以及方法,参考学生的本身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进行实验操作的一些经验,设计对于实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把本来是只需要“观看”的实验过程变成需要“观察”的实验过程,从而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二使实验中的“验证和测量”变为“探究”.教材中多为验证类还有测量类的实验,然后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大多是教师提前把实验的各步骤安排妥当,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操作就行,非常的被动,有的老师甚至会提前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这样的实验模式不仅枯燥无味,更是使得学生失去进行实验的兴趣,没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思维方式固定单一,但是如果教师不是这么的呆板的话,而是进行一下变通,使得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变得灵活,可以为实验创造出情景,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得他们积极的发散自己的思维,自己思考而不是通过教师就直接的得到答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观察,然后进行思考想象,探索,自己进行设想,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确定最佳答案.这样进行试验,学生不仅会掌握最为基础的实验方法,而且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还有变通性都会大大提高.三使实验管理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不要只在教室里进行实验,并且只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开放学校的实验室出来,使学生可以自己去实验室进行操作,培养出动手能力还有实验的设计能力.

2注重加强学生关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对于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不然难以很好的融入进去,好好的学习,尤其是在学习中,兴趣可以使学生自己充满动力去创新、思考、进行探索,可以说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发散、促进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它是带动学生进行积极性、创新性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可以向学生多加列举一些科学家实验成功的事例,讲解一下他们为了获得成功做出的努力,让自己的学生懂得科学实验的艰难以及科学家的辛苦,并且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平时课外的时候能够像他们学习.比如说,在进行物理方面的实验教学的时候穿插介绍布鲁诺为了坚持真理从而自己进行了献身的精神;学习居里夫人的努力刻苦,认真钻研;学习伽利略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勇于怀疑,不屈服于权威的品质.激发学生刻苦努力、勇于质疑,积极探索创新的科学热情,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实物理实验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考虑学生的基础,提出一些问题,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进行“测电笔”的使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测电笔的一些构造、功能等进行介绍并为学生进行演示.之后就可以提出问题了,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在一系类的问答过程中使得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在应用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

3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进行实验的教学中,一般只是注重于比较简单的操作,对于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还有表格的设计往往都是按照课本进行,很少会仔细的讲解或者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都是自己照着课本操作,不懂得实验的真正的目的或者是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要改革教学模式,科学的进行实验的教学,最好就是采用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通过实验的进行找到结果并且掌握.比如说,在进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以一个问题开始,让学生通过想象自己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会有哪些,然后,当学生自己的猜想压力、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出现后,教师在进行实验,真实的操作,学生会更加认真的进行观察记录,对他们自己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对于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要及时的鼓励还有肯定,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创新,同时实验的最后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完善自己的思路,增强学生的信心还有勇气.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培养出科学的批判精神

4注重学生的课外实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增强创新的意识,可以带领学生关注课外实验,课外的材料会有很多,比如说在进行压力还有压强的关系的讲解的时候,可以用气球接触笔的尖端部位的时候更易破裂来进行说明,并且比起直白的进行讲解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课外实验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的,不要仅仅局限于教学用的课本上面,要课内外相互结合.其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小发明的,比如说,进行一些天平、压力计的制作,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进行课外实验的时候,教师既要放手给学生自己发挥的机会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使得学生因为遇到太多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而放弃.而是让学生不断地在错误中进步,发挥创造性,使创新的意识形成,创新的能力也会得以提高.

5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价值观,合理地对于学生实验进行评价

在以前进行实验的操作的时候,对于实验成绩的评价只能是比较片面的通过学生进行实验的结果来判定.在新的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中,这个评价方法就会相应的进行改进了.对于学生的造作的准确程度还有熟练程度都应该进入评价,同时还有创新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即使学生有操作不当的,对他们及时的进行引导,在探索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失败,这个时候教师及时的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正确的对待成功与失败,同时帮助他们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反而会更加激发他们进行创新的热情.

6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实践以身作则

教师是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想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有创造力,才能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的时候,对于一些有点困难的地方可以进行专题的研究,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实验进行一下改进等等.同时要能够与时俱进,博览各方面的书籍,要有创新的思想,并且运用到自己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有努力刻苦,积极创新的精神,给自己的学生做榜样.比如说在物理的交流电一章中,感应电流还有电动势的产生,是通过矩形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进行匀速转动产生的,从而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第一个是线圈平面垂直磁场线时,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在经过这个位置的时候感应电流方向会改变一次.(2)线圈平面平行磁场线时,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在经过这个位置的时候一次感应电流方向不会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可以把这两个结论推广到电磁感应一章,就会解决很多很多难题.

总之,一定要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物理实验,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这是一项伟大并且艰巨持久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分析,探索.要注意突出学生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实验,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上一篇:浅谈探究性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 下一篇:从三道高考物理试题看高考物理总复习中值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