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瞻与思考

时间:2022-09-29 09:28:54

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瞻与思考

【摘要】司法社会工作是我国新近产生却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目前我国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因此,高校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关键词】司法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 理念转变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58-02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2012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等院校作为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回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是必须讨论的问题。

一 我国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离开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制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大陆自1988年在北京大学设立第一个社会工作专业以后,这一专业陆续开始在各个高等院校中开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设置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高校达到211所,每年毕业的本科学生有一万人左右;有153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专科层次的社会工作教育。到2010年,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开展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教育的高校约有260所。此外,还有数十所高校开展社会工作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有十余所高校开展社会工作博士教育。

司法社会工作是我国新近产生却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各类高校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刑满释放、解除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青少年犯罪预防、禁毒和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在预防、减少犯罪、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就司法社工教育而言,无论在专业设置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安置方面,都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1.司法社工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了解和充分认识

司法社工至今仍未取得像西方国家那样独立的学科地位,只能在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框架下发展。我国虽然已经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社会的司法社工专业理论,但不难看出这仅仅只是司法社工作为教育的一般条件,不能因此而成为成熟的专业教育。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上看,司法社工并没有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独立设置,其在专业建制上仍附属于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如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在社会工作专业下设司法社工方向,更有高校甚至以矫正社会工作专业等同于司法社工专业。由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起步相对较早,这就使司法社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边缘性的学科或专业,由此造成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

2.司法社工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偏差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基础。司法社工专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但从目前情况看,司法社工专业培养目标逐渐出现多元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目标定位的随意、多变和众说纷纭的现象。如首都师范大学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专业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够从事社会管理、社会福利、慈善救助、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社会服务以及各类社会培训工作的社工师及助理社工师,同时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输送高级人才,这一定会混淆了司法社工与一般社会工作的边界;又如福建警官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司法社工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主要针对社区矫治工作,为政法部门以及社区、学校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法律应用和社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目标定位偏低、偏窄,“主要针对社区矫治”显然不能涵盖司法社工的全部内容,因为司法社工不只针对矫正本身,它可以介入到司法运作的始终,包括刑事司法、民事司法及其行政司法的整个过程,甚至可以介入到大司法体制下的人民调解制度中。

3.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国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明显的缺点,集中体现在“特色不突出”、“实践性不强”两个问题上。目前高校司法社工教育基本沿袭传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所谓的“通才教育”模式,希望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能够承担多种任务、满足多种社会需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各课程间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课堂教学与司法实务联系不紧密,教学模式简单刻板,过于偏重课堂教学,对社会调查、实习教学、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力。

4.专业教育与职业制度不衔接,毕业生就业渠道较窄

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政策支持不够,从事社会工作的民间组织发育不健全。目前社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特别是专业对口率很不乐观。据悉,近年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就业率在该校排名倒数第四;青岛大学68个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排名64位;重庆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排名倒数第四;昆明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30多人,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仅2人;四川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40多人,从事社会工作的不过5人。乐观估计,社会工作专业的对口率仅为10%~30%。而司法社工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或职业,虽然缺乏统计数据,但其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比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更低应是不争的事实。

二 高校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的上述不适应性和滞后性必须予以改变,否则将会对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司法社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更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关系到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司法社工的个人权益以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属于法律职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环节首先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本位,制订适应司法社会工作人才特点的政治标准、品格标准和行为规范,着力解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不相适应的问题。

第二,要转变鄙薄专业教育的陈腐观念,克服轻视司法社工教育的思想。目前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制约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司法社工“扎根基层的草根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人们对司法社工的认识不到位,还没有真正把在基层从事特殊人群的教育改造、帮困扶助工作的司法社工作为一种职业来看待,这一专业本身的体面和尊严也就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真正理解司法社工的专业价值理念,认识到司法社工者的社会角色的重要现实意义,确立起专业化、职业化司法社工的体面意识和尊严意识。

第三,要全面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各级政法机关正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己任的专业社会工作, 就成为一种社会的必然选择和制度化安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不断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对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需要。

2.进一步创新教育制度

如前所述,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以及高校对培育高层次、实务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强调,这些现实动向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相应转变。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制度创新的重点,如教学、评价、岗位、激励机制等制度,采取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分步实施的做法,确保制度创新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循序渐进。

第一,加强教育研究,建立专业标准,形成专业制度。专业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司法社工要想得到发展,必须摆脱边缘学科的尴尬角色,改变依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境况,需要我们加强教育研究,构建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起自己的专业标准:系统的理论、专业权威、社区认可、伦理守则、专业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教育制度。在此方面,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尽快赋予司法社工独立的专业地位,并在舆论宣传、资金投入、岗位设置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形成司法社工专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

第二,创立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把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制度相衔接。社会用人制度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目前,我国司法社工正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争取政府在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建立高校和行业间的制度化联系和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相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司法社工制度,开发司法社工岗位,使司法社工成为以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为主体的法律职业者的一种补充,改变目前司法社工专业人才就业乏门的现象。

第三,在司法社工专业教育中,要树立一流师资出一流人才的理念。继续深化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定制度、绩效取酬和奖励制度,强化竞争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教师才干、建设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提高办学效益和学校整体水平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由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司法社工专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全面转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要进一步清晰司法社工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司法社工专业教育的定位是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征来决定的。因此,要按照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征,进一步明确司法社工的专业定位,包括专业教育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专业的职业面向等。

第二,改革教学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根据司法社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探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与能力培养相衔接,进一步架构司法社工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凸显司法社工特色的核心课程,如司法社工概论、矫正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从“学科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变,改革目前以灌输式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司法社会工作人才。

第三,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基础,也是破解当前司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性不强”瓶颈的有效途径。高校需正视并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校企紧密合作的关键性问题,建立起政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的体制机制,架起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间沟通、合作的桥梁,畅通人才供求信息,推动高校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此外,还需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建设一批专业实验室与实习基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特色实践教学环节,引进资格认证考试,开展证书教育,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司法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林小秋.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J].社会工作,2008(1)

[2]杨敏.社会工作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J].学习与实践,2010(10)

[3]张善根.司法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及其范畴[J].青少年犯罪研究,2011(5)

[4]闫中.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前瞻与思考[J].博士后交流,2007(4)

上一篇: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下一篇:斯特娜早期教育思想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