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本质与高校生思政教育

时间:2022-09-29 09:19:32

青年本质与高校生思政教育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人类的繁衍、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强弱,无不与青年一代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的今天,教育青年、培养青年、引导青年健康成长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其对培养、教育青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认识和把握青年的本质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一、青年的本质属性

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和关联性的有机统一,意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的特征,是该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的内在属性,但又与其他事物有着若干联系。任何事物都具有本质属性,青年亦不例外。青年本质即青年与少年、中年、老年的区别,但又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属性。目前学界对青年本质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而呈现多样化局面,各研究者分别从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出发探讨青年的本质,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观点。

1.青年具有人的一般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指导理论。青年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人的共同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质。而劳动和需要论则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即每个人都有劳动和需要的属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是大自然长期演变的结果。人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约束。而人又是具有意识的存在物,其自身的能动性可以帮助人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人首先是自然的人,自然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属性,但人的能动性彻底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能够进行生产活动并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因此,人的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实践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自然属性是实践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实践属性是人从自然属性走向社会属性的手段和途径,最终人的本质集中体现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青年是人生长和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人的一切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制定青年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要素的时候首先应意识到青年具有人的一般属性,要把青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脱离任何一种属性都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2.青年具有自身的特殊的本质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青年具有人的一般本质属性即青年的普遍性,研究青年本质的重点是从一般意义上人的属性背后寻找其特殊的本质属性,即青年不同于少年、老年的属性。科学明确地揭示青年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首先,青年具有急剧变化的自然性。青年是人生发展的开始阶段,自然性是青年存在的固有属性,主要是指青年的生理器官及机能等还处于生长、成熟过程中,并且这一过程具有显著的动态变化性。其次则是青年日趋成熟的社会性。该属性揭示了青年本质的特性。青年虽然还没有或即将步入社会,但其总是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并受其制约。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其社会性逐渐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由不稳定到相对稳定。青年的社会化过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引导指向作用,为青年社会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青年理性、独立等素质的养成。最后,青年具有逐步完善的实践性。青年的社会化需要其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是青年成长、成熟的必然选择,是青年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中介。以上三种属性是青年所特有的,三者统一存在于青年自身。青年的本质决定青年具有可塑性和动态变化性,为此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介入青年的成长发展过程,及时针对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既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青年本质的外在表现

1.自我发展的矛盾性青年的自我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生理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这两个方面统一于青年成长过程中,就青年所处人生阶段来看,这一时期青年的生理性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而社会性则是其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自我发展的矛盾性主要是由于青年自身与社会的矛盾,具体表现为青年在生理性的引导下产生的行为活动与社会发展运行所要求的基本规范发生对立和冲突。青年在自我发展的矛盾性过程中迫切需要外界力量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青年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科学研究,紧扣青年特点开展教育活动,重点要求青年内化和外化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等。

2.憧憬未来的能动性憧憬未来的能动性主要是由青年强烈的实践性所产生的,而也正是这一属性的不断成熟完善促使青年最终在自我发展矛盾层次上形成社会性人格。青年自我发展矛盾性运动发展到更高阶段即产生更为强烈的社会实践性,以解决自我发展的矛盾。憧憬未来的能动性本质上讲是自我发展矛盾运动变化发展的产物,它内在要求青年与未来有更多的联系。因此,青年对未来的追求比任何年龄层次的人都强烈和迫切。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内在动力。青年所在的年龄阶段正是人的需求高度、全面发展的时期,不满于现状是该时期青年最为显著的特征。青年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共同推动青年不断设置自己的目标,即根据现实存在的客观情况并且联系未来发展需求确立相应的努力方向。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青年在这一时期容易产生能动性有余、现实性不足。即青年在追求未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会出现脱离现实情况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外界力量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青年本质特征的目的之一就是探寻对青年实施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有的放矢。针对这青年存在的这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鼓励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又要立足现实社会发展需求,客观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环境和个人条件,积极确立与时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自我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3.认知环境的主体性青年在环境认知和体悟中的主体性是青年急剧变化的自然性与日趋成熟的社会性的外在表现。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从智力、思维等角度研究青年意识的发生和发展。在他看来,青年心里发展是通过两种机制实现的:首先是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到自己的思维图式中,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其次是顺化———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青年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这两种机制来重建个体的心理平衡,形成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也在“青年智力发生论”中多提到青年在环境认知和体悟面前的主体作用,实际上也明示着青年对教育环境具有体悟能力。青年对教育环境的体悟能力是他们作为接受主体、学习主体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其中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其重要内容。“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主动性相对于被动性,创造性相对于复制性,而依赖性、被动性和复制性恰恰是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要特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走向极端化,一方面受教育者极度依赖教育者所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依赖教育者给出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受教育者离开了教育者便无所适从,丧失了作为主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和改造,缺乏主动性,游离于教育活动之外,虽然受教育者能在检查、考试中复制出教育者所教授的内容,但这种复制不是真正的内化,够不成外化为行为的基础。结果导致了知行的脱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尊重、保护青年的主体地位,以青年的主体性为基础来设计、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青年本质及其外在表现的启示

1.对青年本质的研究是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本质了解。青年的特点与人的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青年的动态变化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通过研究青年的身心及行为活动的特征,归纳出青年有别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主要矛盾。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青年成长的需要。也只有从本质上认识和了解青年是什么的问题,才能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怎样教育青年的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有研究青年本质问题的意识,不能简单地认为青年不够理性、不够成熟,需要教育和引导,而要在科学认识青年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青年的心理特征,从而形成对青年本质有整体的规律性的认识。这样在确立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环节的时候更能掌握主动权,增强教育效果。

2.对青年本质的动态把握是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变化发展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人的本质、表现形式也必然因人而异各具特色。研究青年本质可以发现青年本质的普遍性规律,在掌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更要用变化发展的思维指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深处社会环境当中的青年不可避免地要受新事物的影响,更何况青年向来对新事物保持高度的热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社会转型时期更要转变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审视青年个体的本质变化。对青年本质的研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实践活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分析和解决青年问题时应当树立动态发展的理念。

上一篇:民法之人格权研讨 下一篇:深究市民社会与民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