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分析及存在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29 07:55:23

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分析及存在问题探讨

摘 要:在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有很多,这主要包括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动机、追求多元化经营动机、维护企业竞争势力动机、政府动机以及“买壳上市”动机等。同时,我国现阶段企业并购主要存在政府干预过多、市场监管部门法律不健全以及并购企业自身的盲目性和整合混乱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并购;并购动机;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307-01

引言:企业并购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自身发展和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追求规模经济的必要手段。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企业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或者某种方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并购的实践时间并不长,但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形势之猛还是令人惊讶的。2003年上半年,我国并购交易量高达490起,同比增长100%,交易金额达到362.2亿元,同比增长190%。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量已超过500起,并购金额也达到了600多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并购交易数量高达622起,并购金额达348.03亿美元。并购作为一种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行为,为什么会呈现出如此蓬勃发展的趋势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这么多的企业热衷于并购行为?我国现阶段企业并购又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在并购中如何保证并购行为的成功呢?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意在分析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并为我国现阶段企业并购行为提供一些建议。

一、我国企业并购动机分析

西方研究界关于企业并购动机的理论有很多,例如系统效应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市场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我国企业的并购动机,但是由于国情以及上市公司状况不同,这些理论也不能一味的洋为中用。因此,结合我国企业并购现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几下几个并购动机:

(一)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谋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的进行并购重组的公司多处在成长期,该企业产品的市场空间较大,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本身产能尚未达到经济规模,成本投入的边际收益率高于平均利润率,营业利润的增长率低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这些企业迫切的需要扩大其生产规模以降低其成本从而提高其利润率。(二)追求多元化经营,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做出战略性转型。多元化经营的理念源于“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多元化经营为目的的并购利用了不同行业的收益波动性,为企业寻求一个最好的利润点,实现投资组合的最优化。很多企业为了实现扩张的战略目标,不但进行主业扩张,而且还选择向其他行业和领域发展。(三)维护企业竞争势力,确保企业行业地位。企业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的进行并购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想在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自己实力,成为某个领域的“龙头”。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并购看做是一个动态的合作竞争过程。当今经济以讲求“双赢”为目标,因此合作竞争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往的竞争实践表明,以合作的态度对待竞争者比起充满敌意的对抗更能取得成功。(四)政府动机。政府动机是指以政府力量为主要推动力所进行的企业并购活动。政府机关通过自身掌握的某些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的运行并对经济活动做出一些限制性规定,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对相关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政府参与企业并购是为了解救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或者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二、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1、政府干预过多以及市场监管部门法律不健全。首先,在我国,大多数时候政府部门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作为一个主体出现,特别是在面对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问题上,常常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并购。实际上,政府的这种行为限制了企业并购的市场规模,将并购只限制在强弱联手方面,并不能使并购发挥其正常的市场作用。其次,在市场监管方面,关于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法律法规是规范企业市场并购行为的必要手段,但是在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完善,这导致一部分企业在并购时无法可依,从而给整个并购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2、企业并购前的盲目性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一方面,企业并购前的盲目性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并没有对自身和目标企业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并购目的模糊不清,并购行为无章可循,从而导致并购的失败。另一方面,企业并购完成之后,很多企业就认为并购已经完成了,常常忽略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并购后问题层出不穷,使得并购不但不能提高企业并购绩效,反而使得并购绩效不断下降。(二)相关建议。1、对于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而言,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减少自身对于企业并购行为的无效干预,在“保证市场有效竞争”的前提下,发挥其公正公平的“并购活动裁判”的角色。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在企业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并购管理,为我国企业并购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2、对于并购企业而言,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并购目的,做好并购前的前馈工作,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其次要着重于企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这主要包括企业的战略方面、经营管理方面、财务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以及企业文化方面的整合等。只有切实的做好这些方面的整合,才能确保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能够很好的相互融合,才能为并购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作者简介:杨影,燕山大学经管学院09级会计研究生。

上一篇:对基层工人技术创新的管理绩效问题分析 下一篇:民俗对旅游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