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开放平台化

时间:2022-09-29 01:49:20

无线互联网是对传统互联网的颠覆。“目前国内惟一获得移动互联网门票的是腾讯,因为他们做成了微信。”要得到产品经理出身的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的称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还是业内公认的“腾讯宿敌”。“微信实在太性感了!”

来自竞争对手的褒奖,对微信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而它也不断用惊人的增长数据加以回应。2011年,微信彻底压倒小米的米聊成为国内移动即时通信市场的领军者;2012年3月,微信用户数突破1亿;2012年9月,突破两亿;12月14日,马化腾透露微信用户数将在1月份突破3亿……不断缩减的扩张周期甚至已经开始让中国移动这样“不可一世”的电信运营商产生了“恐慌”。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传统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中国移动总裁李跃甚至罕见地直接“点名”了腾讯的微信,“为什么用户使用微信而不使用中国移动自己的飞聊等相似业务,这是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产品的差距。”

如果只是用户数和流量的爆炸式增长,那么微信在2012年的表现只能算是“情理之中”——真正让事情变得不同的,是4.2版本之后加入的微信公众平台。开放API、吸引第三方入驻,意味着腾讯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打造“去中心化”的平台级应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中国传统互联网豪强在移动互联网上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至此,微信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款单纯的即时通信类工具应用,O2O、CRM甚至“类App Store”都成为了它的涉猎对象,微信的产品形态正向着纵深延展,移动基础服务平台的雏形初现。与此同时,服务提供商、用户以及腾讯公司本身对这个产品的期望也都开始产生了显著变化。围绕公众平台,三者在定位、营销、体验等层面开展了多层次的争论和博弈。

开放的道路是坎坷的。如果说2011年,微信成为了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产品;那么在2012年,微信则成为了承载整个业界探路者的角色——移动互联到底应该如何开放,如何盈利,如何设计产品?所有人都在等着微信给出答案。

上一篇:欧德宁“低调”卸任 下一篇:论纳蒂·邦波在美国文学中的原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