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29 12:06:33

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 要】本文主要就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沥青混凝土的拌制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对摊铺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碾压;施工;质量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分析

1.1集料质量控制

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两类,粗集料要求石质坚硬、不含风化颗粒、清洁并接近立方体形状,要严格控制片状颗粒的含量;细集料要求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机制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准装车,严格确保集料的质量。另外,很多石料在常温条件下能够满足规范的各类技术指标,但是在高温下不一定能够满足,这就需要对集料进行高温压碎值分析,高温压碎值试验所涉及的仪器有压碎值仪、天平、压力机、金属棒、金属铜、方孔筒和方孔筛。

1.2沥青质量控制

由于沥青具有高温变形以及易受水侵蚀的特点,所以在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方面,应该重点考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就高等级公路而言,溶解度指标较为重要,具体的指标数值可以参考路面结构层位以及以往的工程经验,对于中面层和上面层使用的SBS改性沥青,其溶解度要求等于或大于99%,离析软化点差等于或小于2.5摄氏度,闪点大于等于230摄氏度,25摄氏度的弹性恢复等于或大于75%,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

1.3填料质量控制

例如某高等级公路的面层填料要求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磨细得到的矿粉,其矿粉要求干燥、清洁,每50吨检验一次,另外需要将拌和机回收的粉料全部废弃掉,从而确保沥青层面的质量。其质量控制的具体指标有:含水量等于或小于1%,粒度范围100%小于0.6毫米、90%至100%小于0.15毫米、75%至100%小于0.075毫米,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小于1。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控制问题

2.1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

2.1.1原材料质量的影响

粗集料中的软石和片状颗粒都会对混合料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细集料包括石屑、人工机制砂以及天然砂等,石屑属于石料破碎过程中的副产品,其强度较低,一般应谨慎使用,人工机制砂是最理想的路面细集料,天然砂往往属于酸性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要与其他细集料配合使用。

2.1.2拌和过程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拌和时间越长,沥青混合料就会越均匀,若是拌和的时间过长,还会导致沥青的老化,从而影响沥青的质量。从材料波动的角度上看,细料的用量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总的矿料的表面积,也会影响覆膜的厚度,而改厚度一般情况下也是混合料质量的重要控制指标,所以说拌和中要严格控制细料的用量。

2.1.3运输过程的影响

在自卸车卸料的时候,粗集料一般都会滚落到车厢的四周,而细集料就会留到中间,这样也会造成集料离析的现象发生。正确的卸料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前、中、后三次卸料的方式进行的,在运输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急刹,而且在一定的基础上也可以有效地减轻由于震动而造成是的离析。自卸车应在摊铺机前10米至30米处停车,避免撞击摊铺机,然后将混合料整体滑落到摊铺机料斗中,这样也可以减轻集料离析现象。

2.2拌和过程的质量控制

拌和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矿料级配控制:为了尽量减小设计级配与实际级配的差异,在设计生产配合比时,先要对冷料仓皮带转速与冷料的流量进行了解,从而测定出电机转速与上料流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生产时就能提高领料之间的配合比精度;(2)拌和温度控制:混合料温度过低会影响摊铺及碾压质量,另外还会造成碾压困难,但是温度过高又会引起沥青老化变硬,造成混合料性能衰减,所以在拌和中要严格控制拌和温度,间歇式拌和设备每盘拌和时间最好在45秒到50秒之间,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秒至10秒,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标准;(3)油石比的控制:沥青含量过大,会有过多的自由沥青在矿料之间起到作用,会导致混合料的强度降低并产生泛油现象;如果沥青含量过小,则混合料难以压实并且空隙率过大,会造成路面的早期损坏,所以,要严格控制油石比,其误差分为要控制到0.3%以内。要对沥青的计量设备进行经常性的严格检测,特备是要对标准砝码进行校核和调整,并对沥青计量斗、排放阀门的严密性进行检查,以确保沥青计量的高准确度。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质量控制问题

3.1摊铺前的准备

在摊铺的过程中,下层摊铺的时候首先对上层进行彻底清洁,并按照要求进行下封层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要加强对施工中的交通管制,这样在调控在摊铺下面层前首先要对上基层进行彻底清洁,并按要求进行下封层的施工,下封层施工结束后实行交通管制,以确保表面的干燥和清洁。下面层采用摊铺机走双基准线的方法来控制纵横坡度和平整度,具体做法是在路面两侧悬挂钢丝基准线,钢丝线按照每10米设置一个基准立柱,按照施工标高悬挂钢丝线,确保基准线立柱牢固不松动,另外施工中还要随时检查钢丝线的标高,以确保基层平整度均方差代表值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摊铺机自身的性能对摊铺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摊铺前要将各种工作装置安装正确,特别是熨平板的宽度、拱度、工作迎角要调整到合适角度,并对螺旋布料器的长度、振捣机的振频振幅进行校准。螺旋布料器如果高度太高,则会出现供料速度缓慢的现象,导致两端供料不足,但是如果高度太低,又会因为阻力太大造成供料不足,一般螺旋布料机的下沿高出松铺层10厘米至12厘米较好,布料器的端部距熨平板边沿以15厘米到20厘米为宜。

3.2摊铺过程的质量控制

若是对全部道路整体进行一次摊铺,可能会出现离析或者是压实不足等情况,因此,摊铺的宽度不宜过大,在分路进行多次摊铺施工的时候,纵向接缝处两侧的粗料较多,且难以压实,所以平整度不好。当进行的多次摊铺的施工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梯队作业的方式进行。在操作料施工中,不仅需要防止料斗内过多或者是翻转过快,还要尽可能的保持料斗内的余料均匀,从而保证连续供料。若是出现机器时快时慢或者是猛烈起步、紧急制动的情况下,都会对其摊铺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在摊铺的速度确定下来以后,不仅要保证稳定持续,还需要选择振动系统最佳的频率来控制整体的质量调控,这样也可以有效控制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发生。如果振幅过大振幅过高,则会造成细料上浮和泛油现象,如果振动幅度过小振幅过低,则会使初密实度低,从而不利于实压作业。

3.3碾压质量控制

针对碾压的质量与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摊铺混合料的过程中的温度在不断下降,特别是在摊铺后在4至15分钟以内,温度下降可达到每分钟1至5摄氏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摊铺的温度,做好碾压的时机,若果是遇到低温、湿度大或者是风力大等情况,都会将有效地碾压时间缩短,增加碾压难度。在碾压施工中,保持恒定的速度,一般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公里至4公里之间,轮胎压路机的速度可适当提高,但是最高不超过每小时5公里,另外如果速度过低,会造成摊铺与压实工序的间断,从而影响碾压质量。振频主要影响沥青面层的表面碾压质量,振动压路机的振频比沥青混合料的固有频率高一些,所以可以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实践证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其振频可以控制在40~50Hz范围内,振幅主要影响碾压深度,通常可在0.4毫米至0.8毫米之间进行选择。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施工质量不仅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提前做好准备与检查工作,预防混合料的质量问题,做好摊铺工作,最终保证沥青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张伟新.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9).

[2]李铭楠.浅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01).

上一篇: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分析 下一篇: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售后服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