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绽放

时间:2022-09-28 11:46:54

让作文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绽放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关于作文教学就明确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积极的创造性。在作文教学中,我着力于优化学生的作文评价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心智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教师的作文评价不但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激励性评价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显示出来的内容不一样而已。于是,我们就会思考:我们现行的评价是要满足一部分学生成功,而让一部分学生失败,还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成功?结果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要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找回拼搏的勇气。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这样能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在一次作文中,我随机在几个同学的作文本上写一个大大的“棒!”“好!”或写上:你的想法跟老师的一样!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那种眉飞色舞,逐个相告的神态让人历历在目。

二、淡化结果,关注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为此,我们应该淡化习作结果的评价,关注材料获得的过程评价。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作文材料,并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感的、印象深刻的或者新奇的人、事、物、景,提供学生交流所听、所见、所思、所感的时空。对积极地通过观察、实践、调查、体验等获得真实材料的学生给予好的评价。

三、在课堂开放中“评价”,“渲染”作文水平

传统的作文改评,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和权威者,开放的作文评价应该是“交互式”的,在“交互式”的评价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渲染”作文的水平,从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动力。

1.师生共改,“改”中提高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早就指出:“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知也。”文章要“入妙”,就须“频改”。通过反复修改,学生逐渐明白了文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积累了写作经验,领悟文章“入妙”之法。“改”,首先以自评自改为基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认真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作文至少自读两遍,做到边读边改。学生自己可能改的是错别字和语句的多字漏字问题。其次以互评互改为核心,请学生先将自己作文中自认为比较成功的语句读给他人听,让大家共享。然后交换读,每位学生都需对阅读的作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2.“渲染”佳作,“评”出动力

学生享受到了成功,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1)佳作交流。每次作文我总要选择几篇佳作或有一定进步的学生的作文在班上自己朗读。对于教师来说这是轻而易举的事,作为学生来说却读出了他们的积极性。(2)佳作展览。学习园、黑板报专设“佳作栏”,贴上学生的优秀作品,供大家欣赏。(3)佳作参赛。投稿各级教育机构的征文活动,我总是不厌其烦,平时留意学生的作文,看到立意新颖、语言生动优美的作文便认真修改、打印,组织投稿,看到有比赛总积极参加。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发表于报刊,更是高兴,作文的积极性更浓了。

当然不可能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愿以偿,为了让同学保持写作文的那份积极性,前不久,我将学生的作文汇编成册,分“环保教育、多彩生活、心中之物、畅想空间、诗歌、童谣”等栏目。看到自己的作文编入作品集学生特别高兴,也得到了家长的欢迎。然后再组织学生、家长共同阅读,评出“十佳作品”和“十佳作者”。通过这一开放性的作文评价,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力量,使学生更清楚地找到了差距。

总之,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生命,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有自己的失望与希望,让作文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绽放,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大胆地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运用良好评价激励学生、关爱学生,才能涌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灵性的精彩习作。

作者单位:浙江东阳市横店镇横祥小学

上一篇:政治课堂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下一篇:浅谈中学数学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