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台美术与舞蹈的关系

时间:2022-09-28 07:52:07

浅谈舞台美术与舞蹈的关系

舞台美术是舞蹈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表现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有力地渲染舞台气氛。但只强调舞台美术对舞蹈的作用和意义是片面的。舞台美术对舞蹈表演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极大地增强舞蹈的表现力,丰富舞蹈的内涵,拓展舞蹈的时空。舞台美术和舞蹈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一、舞蹈与舞台美术的起源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艺术基于表现情感的需要,并认为出现了诗歌、音乐以后才出现舞蹈。但西方的艺术史家认为舞蹈是艺术之母,先于音乐、绘画和诗歌等,是最早起源的艺术形式,因为舞蹈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的媒介和工具。在远古时代,人们在打鱼狩猎、节日庆祝和祭祀中,用手拍打,用脚踩踏,同时伴以呼喊,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连续重复的动作,并有一定的节奏,于是就产生了最原始的舞蹈。关于舞蹈的起源,各流派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起源于原始人的巫术和祭祀活动,也有学者认为原始人对各种动物的模仿产生了舞蹈。但不管何种学说,都表示舞蹈的出现早于诗歌与绘画,是最早的艺术形式。

舞台美术可以说是和舞蹈的出现同步。原始人在身体画的图案,头上戴的羽毛,身上穿的短裙,手里拿的木棍或其他道具,这些就是最初的舞台美术。古希腊时期,已经可以看到服饰、化妆和道具等舞台美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期对酒神的祭祀有一种方式,就是每年的冬季大批不同年龄的妇女组成酒神的女祭司,打扮成神的侍女,爬进特尔菲城上面的帕纳苏斯山。她们穿着宽大修长的白色亚麻衣服或披着斑斓的兽皮,头戴青藤编制的花冠,手持酒神的神杖,在火炬的照耀下,敲锣打鼓,翩翩起舞。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描述这一情景时说:“在火把的簇拥下,他(酒神)高高地站在帕纳苏斯山的双子峰上。美丽的仙女以酒神女祭司的身份围着他跳舞,山下的泉水叮咚作响。”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扮演者正是通过各种舞台美术形式努力营造出酒神独特的艺术形象,带领他的女信徒彻夜狂欢。随着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建在山坡空地上的剧场(歌舞场)开始出现,那时两三个演员就演完一出戏,这就需要不断更换服装和面具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而为了方便演员换装和休息,人们开始在舞台里搭建更衣棚,因为棚的正面对着观众,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更衣棚也是舞台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舞台的背景。随着临时的更衣棚发展为固定的建筑并被很好地装饰,布景开始成为戏剧演出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最后一部作品《信女》在表演时,舞台布景会由皇宫突然间变成一片废墟,这种快速而巨大的布景的变化,说明那时的舞台美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二、舞台美术对舞蹈的作用

舞台美术包括服装、化妆、灯光、布景等,是舞蹈重要的伴同物,它们直接参与舞蹈表演,对舞蹈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演员穿戴的服装和饰件就是舞蹈服饰。根据舞蹈的内容、舞蹈者的身体形态等不同要求,舞蹈服饰提供了戏剧发生的时代和地域以及戏中人物的性别、年龄、地位,甚至喜好和性格等信息,有助于观众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及意义。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第一次在芭蕾舞台上使用旗袍,三位女主角分别以红、黄、绿为主要的服装色系,用群舞演员的青蓝色作衬托,融入了现代元素的旗袍样式,鲜艳亮丽的色彩令观众印象深刻。演员们身着旗袍,尽显女性的高挑、妩媚,为观众展现了与西方传统芭蕾舞剧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趣。而化妆,如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中国戏曲中演员画的红脸、黑脸,是最直接地表达、装扮或者美化剧中角色的手段。不管是服饰和化妆,还是中国戏曲中程式化的、夸张的手法,其目的都是塑造人物形象,渲染舞台气氛,帮助观众尽快进入剧情,欣赏舞蹈,理解舞蹈的内涵。

现代意义上的舞台灯光出现较晚。莎士比亚时代,欧洲剧场只能使用蜡烛和油灯,工业革命以后改用汽灯。直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舞台灯光技术才发生质的飞跃,一时间花样繁多,发展迅猛。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脑控制系统和激光技术的运用,使得舞台灯光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为舞蹈表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照明效果。舞台灯光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有学者认为灯光是舞台的灵魂。灯光师可以根据舞蹈作品内容,利用主光、辅助光、逆光、追光、脚光、特效光等的变化,创造多维时空,营造气氛和情调,突出舞蹈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让演出的场景更加生动,使观众能通过光色展开联想,发掘演出人物要表达的内在情感,抓住舞蹈的内在含义与重点。舞剧《阿诗玛》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全国赢得多项大奖,独具匠心、构思巧妙的舞台灯光设计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灯光的视觉效果上,舞台美术家将整个《阿诗玛》的舞剧分为黑色、绿色、红色、灰色、金色、蓝色和白色七个舞段,每一个舞段里的舞台灯光色调随着舞蹈情节和气氛的变化而变化。绿色表示恬静祥和,红色表达欢乐,白色渲染凄凉与悲哀,灯光色彩的转变与舞蹈有力地结合在一起,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布景作为舞台美术,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出现了。中国古典戏曲和莎士比亚戏剧通过演员的台词、唱词或者演员的动作说明剧中地点。但据现有资料显示,古雅典人在表演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人的作品时,舞台上已有一座与神庙正面相似的建筑物,甚至有各种机械装置,其中的起重机式的装置,可以把演员吊起来再慢慢放下,使扮演宙斯、狄俄尼索斯等神灵的演员可以从天而降。16世纪,意大利出现透视布景;19世纪,欧洲出现箱式布景,这些都可以简单地说明舞蹈发生的环境和地点。此后,写实布景兴起,舞台的布景要求接近生活,符合生活逻辑,比如用桌椅、门窗、花盆等表示屋子,用树墩、山坡、云朵等表示户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布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舞剧,飞檐式的平台、楼阁等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出现在布景上,44个大红灯笼、多层落地可活动的隔扇门、戏中戏的月洞门和中国特有的麻将桌,这些元素不仅表达了剧情发生的特定历史时期和地方色彩,而且营造了中国封建大家庭阴森、沉闷的气氛。舞台布景的变换,还可以表示四季的转换、气候的变化。当然,也有人反对写实的布景手法,如德国的布莱希特,他创作的史诗剧常常用空白的布幕代表整个现实社会,试图以此让观众感觉到演员处于一个无限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三、舞蹈的发展促使舞台美术多样化

舞台美术是舞蹈演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塑造人物形象,说明剧情的环境与地点,渲染舞台气氛,帮助观众理解和欣赏舞蹈。但只强调舞台美术对舞蹈的作用和意义是片面的,舞蹈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会对舞台美术提出新的要求,促使舞台美术迅速发展。

最初的舞蹈非常简单,舞美也处在一个相对原始的状态。原始社会阶段,人们会模仿本部落的图腾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跳舞,而舞美也就只是简单的化妆而已。如一万年前居住在桂林的原始人崇拜牛,人们装扮成牛的样子跳舞时,最隆重的化妆只是用泥巴、灰烬或者牛血在脸上和手臂上画上横杠,戴上牛骨项链,顶着牛角。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巫舞的出现都是舞蹈的一次大发展,它使图腾崇拜活动中简单粗糙的、随意性很强的集体舞蹈向一种职业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个人舞蹈转变,某些舞蹈还试图讲述神话故事。为了营造巫舞的神秘气氛,扮演者往往要在脸上、身上画上复杂、五彩的图案。这时候的舞蹈化妆和舞蹈服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夏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音乐、歌舞、杂技等各种娱乐形式都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宫廷甚至设有专门机构,收集、整理民间舞蹈,并进行编排、创作,还负责训练和培养舞蹈演员。秦汉以后,社会经济日趋繁荣,普通社会阶层对歌舞等娱乐活动的需求也逐步增多,对演出场所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汉时,中国出现舞台。隋唐时有了专门的表演场所,如戏场、勾栏、彩楼等。不同类型的舞蹈表演有不同的服饰和化妆手段,如舞剑需要着戎装,使用长剑,这样舞蹈才能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胡旋舞的衣服要求袖子很长,演员舞蹈时不停地旋转,举起的双袖就会如杨柳一样迎风转舞。

在西方,古希腊的戏剧由一人演出增加到两人、三人,由单独的一幕剧演变成埃斯库罗斯的三联剧。舞蹈需要的道具增多,因为需要经常换装而出现了化妆间,进而演变成布景;因为需要扮演天神从天而降,于是出现了起重机式的机械装置,后来又添加了转台、升降台和推台等各种混合机械。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中世纪禁止的娱乐性舞蹈重新恢复,宫廷里出现了以社交性质为主的娱乐舞蹈。19世纪初的舞蹈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为“不完备的艺术”,但从宫廷舞蹈发展而来的芭蕾舞快速发展,浪漫芭蕾舞的处女作《仙女》于1832年在巴黎问世。芭蕾舞的出现,促使了独具一格的布景、戏剧服装和舞台灯光的出现。舞台美术家创造出了多种艺术手法,有常用的模拟现实生活环境的写实手法,也有利用抽象空间组合创造诗意境界的“节奏主义”,还有梅耶荷德的“构成主义”,可谓日新月异。舞台灯光由原来的蜡烛照明发展到用电脑控制的灯光系统,而立体音响、投影设备、新型材料及大型机械设备的涌现,更进一步丰富了舞台美术的手段。

崔清在《舞蹈美术对舞蹈的影响分析》中说:“21世纪以来,舞蹈的舞台布景在构思技巧、艺术想象与舞蹈形象的整体把握等方面,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从设计风格来看,舞台布景由繁而杂逐渐地向简而精转变。舞美师以简洁、明快和精确、精美的设计参与舞蹈创作,让富有特征性、审美性与暗示性的布景,积极地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想象,帮助其重建舞蹈空间,使舞蹈审美意蕴更加深刻,更加浓郁。”随着大型歌唱会、文艺晚会的出现,众多演员同台演出的宏大场面在电视演播厅、文化体育馆和露天广场等地方不断上演,这对舞台布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要能释放烟雾、降雨、下雪、燃放烟花。这些全新的舞台美术手法大大地提高了舞蹈的表现力。当然,舞台美术家也在努力地突破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如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把演出地点放在了风景秀丽的漓江水域,以十二座山峰为背景,在江面用竹排搭建舞台。在这样无限的空间里给观众带来独特而令人震撼的视觉享受。舞台灯光不仅豪华气派,在设计上也具有独到之处。最终,舞台美术家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用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给观众创造出空前壮观的、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因为演出地点在野外,自然气候的不同,演出带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同,使每一场演出都是新的,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美。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飞行是严肃的 下一篇:放慢脚步,以思维的视角欣赏数学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