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物流的现况与规划

时间:2022-09-28 04:19:31

粮食物流的现况与规划

粮食是关系国家稳定、人民生存的重要战略性商品,粮食流通联接粮食生产和居民消费,粮食物流是粮食流通的主要环节。加强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对于保证粮食供求平衡,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供应,整合粮食流通资源配置,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现代物流是指采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粮食从产地到消费者的实物流动过程。它的重要标志是粮食流通的通道网络化,过程四散化(即散装、散卸、散存、散运)、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是传统粮食流通方式的重大变革。

为指导今后十年全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特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和问题

建国前,我省几乎没有标准的专用粮食仓库,有的也只是一些民房、民仓,设施十分简陋,保管技术落后,粮食损失、损耗严重。粮食运输多为人挑车拉、或依靠小木船运载,运量少、效率低、费用高。建国以来,我省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新建了一大批粮食仓库,基本满足了粮食收购和储存需要。随着铁路、公路的高速发展,粮食运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铁路、公路运输取代了人力运输,提高了效率,保障了正常粮食供应。粮食保管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虫、霉、鼠害严重损害粮食的状况得到控制。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90年代初,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新建机械化粮库1个,建成仓容5万吨。1993年以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近2亿元,重点在南昌、九江、宜春、吉安等地建设了12个粮食中转库和收纳库,建成仓容15万吨。1998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12.4亿元,新建或扩建国家粮食储备库61个,建成仓容225万吨,同时,购置了一大批粮食进出仓机械设备。全省各地还通过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多种途径新建或改建了一大批粮库。到2005年底,全省共有粮食收购库点2065个,总仓容达1600万吨。粮食储存仓容严重不足,设施落后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粮食仓储条件和机械作业条件大为改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粮食物流的基本通道网络已初步形成。

但是,我省现有粮食物流设施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粮库管理体制分割,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粮食物流节点不能有效衔接,物流通道不够通畅,信息系统没有建立。

二是粮食运输仍以传统的包粮运输为主,成本高、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不能适应“四散”作业需要。全省现有2065个储粮库点中,2.5万吨容量以上的库点只有96个,占总库点数4.7%,其余都很分散,且规模偏小,有的只有500-1000吨,布局也不尽合理。现有1200万吨仓容中,完好仓容只有850万吨,其余都是需大修或待报废的仓库。除国债资金建设的225万吨仓库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仓库都只能靠人力装卸、搬运,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四是粮食物流节点中转设施落后,缺乏应对市场波动的调控能力。主要粮食物流节点中转能力不足,规模偏小,接收、发放设施和运输工具落后,速度慢、效率低,机械设施不完善、不配套。

随着国家产业化政策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省跨省粮食流通量和省内粮食流通量会不断增加,解决粮食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同时,多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物流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运输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也为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编制依据和规划期

(一)编制依据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油精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期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06——2015年。具体分为二个阶段;2006年到2012年为第一阶段,2012年到2015年为第二阶段。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逐步在全省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统一编制全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对全省物流节点和通道建设进行合理布局,以规划立项,并引导企业投资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2、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粮食物流项目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运作,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公开透明、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规范有序地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属重点项目和公共项目由政府给予扶持,促进粮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整合资源、企业推进。按照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规划,对现有粮食物流设施,特别是近年来国债投资建设的仓储设施和世行贷款粮食流通设施,要充分进行整合和利用,使其在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粮食企业和其它物流企业是推进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力量,在政策上和投资方向上给予积极支持,共谋发展。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全省粮食生产的布局和粮食的基本流向、流量,依据现有设施条件,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规划期的第一阶段,重点解决省内粮食收购、集并、加工的“四散”问题,其次解决出省粮食的散装、散运问题,先在粮食主产区的主要节点上进行试点建设;在规划期的第二阶段,主要解决入省粮食的接收配送和散卸、散存问题。

5、技术先进、注重效益。结合我省省情和粮情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物流模式和技术,避免无效投资。注重项目建设前的可行性调研,保证投资效益。

四、目标和任务

(一)发展目标

经过努力,在规划期内基本建成全省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完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逐步实现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初步建成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框架。

(二)基本任务

1、主要建设跨省稻谷外运和玉米、小麦流入通道。在稻谷主产区重点建设通往广东、福建、浙江和广西、云南等省市的跨省粮食流出物流通道;在省会南昌市和省内主要饲料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建设玉米、小麦的跨省粮食流入物流通道。

2、完善粮食重要物流节点。在交通枢纽和粮食主要集散中心增建或改造中转仓库,装配散粮发送和接收设施,提高粮食快速中转和配送能力。

3、发展铁路、公路无缝化联接的运输方式。在主要粮食物流通道上加强衔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逐步实现铁路、公路无缝化联接的粮食运输方式,减少环节,降低费用。

4、发展汽车散粮运输方式。在当前铁路运力较紧张的情况下,跨省流出通道运程较短的,以及省内粮食流通和县(市)内粮食集并尽可能发展汽车散粮运输,缓解铁路运输压力,争取在规划期末,汽车散粮运输量占总运量50%以上。

5、完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在粮食交易中心逐步建立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先进、信息通畅、诚实守信、服务优良的现代粮食批发市场,并配合粮食物流设施建设,以商流带物流,物流促商流,使其逐步形成完善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6、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现有粮食流通信息,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达到准确、快捷、畅通,提高为企业和为全社会服务的水平。

四、通道和节点布局

(一)全省粮食物流总体概况

近年来,全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总产为1800万吨左右,商品率40%左右。目前全省粮食总流通量约为1600万吨,其中跨省粮食流通量约1000万吨(流出680万吨,流入320万吨),省内流通量约600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省粮食流通总量约1800万吨,其中跨省流通量约1100万吨,省内流通量约700万吨。全省粮食物流总的流向是南出北入,即稻谷(大米)往南流出,玉米、小麦(面粉)从北流入。

1、粮食主要流出区。我省主产稻谷,流出的粮食品种为稻谷(大米),流出区为稻谷主产粮区,即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抚州市、上饶市、鹰潭市、景德镇市、新余市及赣州市、九江市、萍乡市的部分县(区)。年流出量为980万吨,其中流出省外680万吨,省内300万吨。省外主要流向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广西等省;省内主要流向城市销区及少数缺粮县。

2、粮食主要流入区。我省除主产稻谷外,玉米、小麦、大豆和其它小杂粮都是短缺品种,每年须从省外流入320万吨,以满足本省饲料加工和军需民食的需要。流入区为城市销区及饲料加工、销售中心,主要有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和萍乡市。以上粮食主要由东北四省区(含内蒙)、华北和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流入。

(二)全省主要粮食物流通道

全省主要粮食物流通道为铁路、公路及水路,其中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其流量约占总流量95%以上。

1、铁路物流通道

我省铁路交通便利,跨省铁路有京九线、浙赣线、皖赣线、鹰厦线、武九线、赣龙线和正在建设中的向莆线、赣韶线等,有向塘、鹰潭两个大型编组站,货运发达,是我省粮食物流的主要通道。

(1)流出通道。全省铁路物流流出通道有5条:浙赣线、京九线、鹰厦线、赣龙线及在建的向莆线。

浙赣线:起点为湖南长沙,终点为浙江杭州,横穿我省中部,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大动脉,现已改造为电气化铁路。紧靠浙赣线的宜春市、新余市、南昌市、鹰潭市、抚州市和上饶市是全省的主产粮区,流出的稻谷经浙赣线往东流入浙江、福建,往西经京广线流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年流量为200万吨。

京九线:起点北京,终点九龙,纵贯我省南北,境内长700多公里,途径九江市、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和赣州市,是我省稻谷(大米)流往广东的主要通道,年流量200万吨。

鹰厦线:起点鹰潭,终点福建厦门,与浙赣线相连,是我省通往福建的主要铁路通道。流往福建的稻谷(大米)或经浙赣线转鹰厦线流入、或由鹰潭及省内各站点直接发运。年流量为100万吨。

赣龙线:起点赣州,终点福建龙岩,与京九线相连,是我省通往福建的另一条铁路通道。目前,虽已通车,但货运量不大,流入福建的粮食年流量不足2万吨。

向莆线:起点向塘,终点福建莆田,规划“十一五”期间建设,是今后我省生产的稻谷(大米)流入福建省的主要铁路通道,预计年流量为20万吨。

(2)流入通道。全省铁路流入物流通道为3条:京九线、皖赣线、武九线。

京九线:从东北和华北流入我省的玉米、小麦,主要经京九线运往省内各地,年流量250万吨。

皖赣线:起点南京、终点鹰潭。从安徽、江苏北部发运的小麦、玉米经皖赣线流入我省景德镇市、鹰潭市及上饶市,年流量约20万吨。

武九线:起点湖北武昌,终点九江,是河南、河北、湖北的玉米、小麦流入我省九江、南昌市等地的主要铁路物流通道。

2、公路物流通道

我省公路运输十分发达,到2005年底止,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580公里,南北走向的有福州至银川、樟树至吉安、大庆至广州、南昌绕城至厚田高速公路,东西走向的有上海至昆明、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其它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出省高速公路已与周边邻省省会城市形成了8小时经济圈。各等级公路已遍布全省,纵横交错,或与铁(航)路相连,或与高速公路相接。通往各乡(镇)的公路已基本改造成水泥路或沥青路面,为粮食的物流通道的畅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公路粮食物流量约占总流量40%左右,其中,跨省150万吨,省内550万吨。

(1)流出通道。全省公路物流流出通道主要有樟吉和大广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昌厦线。

樟吉和大广高速公路:我省通往广东、海南的主要公路干线。省内各产粮区运往广东、海南的稻谷(大米)经各发运点发送,沿省道、国道经樟吉和大广高速,直接运至广东、海南的各接粮点,尤其是吉安市、宜春市、南昌市相当一部分粮食都是经此道而直接运输的。

沪昆高速公路:我省通往浙江、上海、福建以及湖南、云南、广西的主要公路干线。我省东部产粮区与浙江、福建相邻,相当一部分稻谷(大米)经此道直接运往各接粮点。云南、广西属缺粮区,吉安市、宜春市所产稻谷部分用公路运往该地区。

福银高速公路和昌厦一级公路:我省通往福建的二条主要公路干线,在我省境内主要途径南昌、抚州二市,是我省粮食流往福建的主要公路物流通道。

(2)流入通道。全省公路粮食物流流入通道主要有福银高速公路和沪昆高速公路。

福银高速公路:与和做相连,从流入的玉米、小麦部分采用公路运输,入九江后沿福银线南下流往全省各地。

沪昆高速公路:与相接,经、等港口中转或进口的玉米、小麦、大豆等,小部分采用公路运输,沿沪昆高速公路流往全省各地。

3、航路物流通道

我省航路运输通道以长江、赣江为主,其流量约占总流量5%。粮食航路物流流出以稻谷,大米为主,其中主要为出口大米,采用水陆联运方式,先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至九江,经九江中转运至各沿海港口。航路物流流入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经沿海、沿江港口中转后流入省内。

(三)主要粮食物流节点

粮食物流节点主要包括粮食中转库、储备库、港口库、粮食码头、粮食加工配送中心和批发市场等。这些节点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和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粮源集中,仓容规模较大、设施条件较好,吞吐能力较强,是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和中转地。

目前,全省粮食流通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物流节点城市有南昌市、九江市、鹰潭市、赣州市。南昌市: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全省粮食物流流量最多的城市。全市现有粮食中转库4个,储备库12个,总仓容105万吨,铁路专用线5条,大米年加工能力100万吨,饲料年加工能力120万吨,省级粮食批发市场1个,稻谷年收购量100万吨,粮食年销售量100万吨,年粮食流量总量达210万吨。

的北大门,素有“四大米市”之称。九江交通发达,紧靠长江南岸,北邻湖北、安徽,是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市内现有粮食中转库2个,储备库4个,仓容总量30万吨,铁路专用线2条,粮食专用码头2个,大米和饲料年加工能力50万吨,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1个,粮食年流通总量105万吨。

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发达,东邻浙江、福建等缺粮区,周边紧靠抚州、上饶产粮区,粮源集中。市内现有中转库1个,储备库5个,总库容40万吨,铁路专用线3条,大米和饲料加工能力80万吨,粮食年流通总量150万吨。

的南大门,与广东、福建相邻,交通方便,幅射的区域较广,人口较多,是一个重要的粮食消费城市。虽然粮食商品率不高,当地生产的粮食调出量不大,但由于紧靠广东、福建,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中转节点,年粮食流通总量达100万吨以上。

全省粮食流通量在50万吨的物流节点城市有吉安市、樟树市、抚州市、上饶市、新余市、景德镇市。这些节点城市地处交通要道,粮食仓储设施和加工配送能力都比较集中,而且布局合理,能够满足粮食收购、销售、中转的需要,能确保城市居民粮食供应,在处于紧急状态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五、建设项目

为实现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根据我省粮食物流现状,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

在各通道的主要物流节点,新建或扩建粮食立筒仓,平房仓等散粮仓容100万吨,完善和改造老旧仓房50万吨。拟在南昌市、鹰潭市、樟树市和赣州市新建粮食物流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增加中转流通能力。

(二)散粮运输工具项目建设

我省粮食物流通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散粮运输工具项目建设重点是汽车和火车的散粮运输。跨省粮食物流的火车散粮运输配置服从国家统一安排,在南昌市、九江市和鹰潭市先进行铁路火车散运试点,并与省外对接。规划前期优先发展汽车散粮运输。省内粮食流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散粮运输汽车的研制、开发与改造是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根据我省情况,跨省汽车散粮运输和省内运距在100公里以上的汽车散粮运输,应配置大吨位的大型散粮运输专用汽车;1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内的,应配置中吨位的中型散粮运输汽车;10公里以内的,包括粮食收购的散粮运输汽车以小型为主。到规划期末,全省新增汽车散粮运输能力5万吨,力争汽车散粮运输量占运输总量50%以上。

(三)散粮接收,发放设施项目建设

在各通道的主要物流节点上,建设和完善散粮接收和发放设施,包括散粮运输火车、汽车、船舶及集装箱、集装袋的接收、发放工作平台、装卸机械、计量、清理设备,使粮食能快捷地从散粮车、船上顺利地接收,并顺利地转运到中转仓、储备仓或其它运输工具上去,或者通过散粮发放设施顺利地把储备仓、中转仓内的粮食发送到待运的散装车、船上去,实现粮食物流过程散装、散卸和散运化。

(四)粮食平房仓机械化出仓设施项目建设

我省三批国债投资新建和扩建的粮食仓库都是基建高大平房仓,总仓容达225万吨,多数集中在重要物流节点上,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资源。这些仓库的散粮机械化入仓设备都已配备齐全,且运转正常,但机械化出仓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为适应粮食现代物流需要,必须对这些平房仓的机械出仓设施进行配置,如吸粮机、扒粮机、平运机等,以充分发挥国债投资新建的平房仓的作用,满足现代物流需要,提高物流效率。

(五)粮食物流信息化项目建设

建设粮食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全省统一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并与全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联网。

(六)粮食检验检测设施项目建设

以省级中心监测机构和区域监测机构为重点,在各通道的粮食物流节点上加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检测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收购检测示范点,从粮食物流源头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七)粮食批发市场项目建设

在主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功能完善的新型粮食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兼顾现货和期货交易,扩大交易范围和交易场地,改造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交割基准仓库,规范粮食交割业务,建立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综合服务体系。

六、项目投资和进度安排

(一)项目投资

本规划建设项目投资,以企业自筹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须对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进行扶持。对全国性、区域性和战略性重要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应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给予大力扶持。对于地方政府投资并承担政府调控职能的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和中央粮食企业上报的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应争取中央给予投资补助。对于一般企业申报的符合规划的粮食现代物流设施项目,应对项目的固定资产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对于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粮食检验检测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由中央财政予以扶持。对国家扶持的项目,地方政府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予以支持,并在征地、拆迁、交通、供水、供电及地方性收费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

粮食物流企业应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注重投资效益,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通过自身资金积累,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股东集资等多种渠道筹集,防止盲目投资造成资金损失,或因资金不足,不能按期投产造成资金浪费。

(二)进度安排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实施分为二个阶段:从2006年到2012年为第一阶段,2012年到2015年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首先解决各物流节点的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化出入库的问题,为粮食现代化物流提供物流平台;第二阶段重点解决粮食物流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先解决散粮汽车的配置和接收发送,后解决火车散粮运输及装卸。在二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加强粮食物流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粮食检验检测项目建设。通过10年规划期的努力工作,逐步构建起符合我省实际的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

七、组织实施

(一)实施机构

本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粮食局共同组织实施,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市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各相关粮食物流企业负责具体实施。

(二)实施步骤

本规划确定后,根据全国规划的建设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粮食局进一步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确定粮食物流节点和重点建设项目。需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先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考察,经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粮食局审核同意,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审批。地方投资项目经当地发展改革委、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粮食局备案。

(三)项目管理

坚持依法、依规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严格实行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各项制度,严格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挪用。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粮食局抓好本省粮食物流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检查督促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各项目单位具体落实实施方案。跨省粮食物流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管理。

(四)加强协调

粮食物流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支持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各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协助。铁路、交通部门要将散粮运输纳入农产品绿色运输通道,研制、开发和改造现有运输工具,改善运输组织方式,合理调整运价,减少各种不合理的运输附加费用,降低散粮运输成本,促进散粮运输发展。

(五)改革体制

进一步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对于国债投资粮库建设项目、世行粮食流通项目、机械化粮库项目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物流设施,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使现有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引进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推进粮食物流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六)加强人才培养

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粮食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广泛合作,积极培养粮食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满足粮食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 下一篇:缓解异质型人力资本市场短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