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范文

时间:2023-03-19 11:02:25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范文第1篇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ln(Y)=O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0.10234)

(13.02)(1.824)

R2=0.99987,F=59234.33832,

SE=0.07582,D.W=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预警的有关理论,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构建湖南省粮食生产监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从逻辑上讲应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这里,明确警情是大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而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属于对警情的因素分析,预报警度则是预警的最终目标。湖南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是根据粮食生产所出现的严重偏离正常的状态,在未造成粮食生产灾害之前进行预测、预报及调控。湖南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模型就是依据宏观经济预警的逻辑过程,即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并对湖南省进行粮食生产预警研究。通过探索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对湖南省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市场走势,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粮食安全范文第2篇

1、世界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播种面积增长相对缓慢,1961—2002年仅增长了2.31%。尽管如此,由于单产水平的大幅提高,播种面积增长缓慢并未对世界粮食产量增长形势造成阻碍,1961—2002年玉米产量增长了3.12倍,小麦产量增长了2.51倍,稻谷产量增长了2.72倍。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开始减缓。1960—1990年,粮食产量每10年递增近28%,1991—2000年,粮食产量仅增长了6.1%,这一数值不仅远低于90年代以前的水平,而且已低于同期人口增长水平15.3%。

从世界范围来看,粮食生产和消费可以维持相对平衡,不存在世界范围内的严重的饥荒现象。但地区和国家的粮食分布是不均等的,亚洲、非洲和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粮食问题。

2、世界粮食供应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的隐忧。世界粮食供应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亚洲国家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主要依赖欧洲、美洲少数发达国家。2003年世界谷物出口量仅占产量的12%左右,粮食出口集中于少数国家与地区,尤其是美洲;2003年美国、阿根廷、巴西的玉米、大豆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玉米、大豆出口量的85%、93%;同期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小麦出口量约占世界小麦出口量的78%;泰国、越南、美国、印度大米出口量约占世界大米出口量的74%。世界粮食的主要流向是亚洲,尤其是东亚,亚洲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旺盛,进口粮食量大路远。中国、日本、韩国等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少数国家进口粮食,远距离运输消耗大量能源与财力,涉及政治、经济与自然条件等许多不确定因素。

世界粮食生产和需求的地区不均衡局面在中长期内将继续存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通过粮食进口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隐忧”。当前美国的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一半,左右着世界玉米、大豆、小麦的市场供应。尽管WTO一直在努力限制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但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继续通过多种方式来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国的地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二、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的总量及结构问题

1、我国粮食贸易的总量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进口与出口均有明显增长,在1992年—2003年中,净出口的年份为7年,净进口的年份为5年,且大致呈现的是交替出现的状况。通过深入分析1992年—2003年我国的粮食进出口情况,可以发现2个重要特征:(1)通过将1992年—2003年净出口年份数值累加,以及将同期净进口年份数值累加后发现,前者7年的累计数值要远远低于后者5年的累计数值,说明我国在粮食国际贸易中主要扮演的是需求方的角色;(2)通过对1992年—2003年净出口年份之间的净出口量的比较,以及对净进口年份之间的净进口量的比较,发现前者的波动幅度要远远低于后者的波动幅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粮食进口的可控性较弱,受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市场价格、粮食生产等因素的影响明显。

在粮食进口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1997年后我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快速增加,1997年大豆进口量为273万吨,2001年大豆进口就超过了1000万吨,达到1394万吨,同期大豆取代小麦成为我国粮食进口的第一大品种,2003年—2005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均超过2000万吨,占世界大豆出口总量的近1/3。

在粮食出口方面,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出口品种,在2003年之前玉米出口年度间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由于国内玉米需求持续增长,玉米出口数量出现下降趋势。2003年—2005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分别为1639万吨、232万吨、861万吨,2006年我国玉米出口补贴政策没有继续实施,因此许多出口商已停止向国际市场出口中国玉米,中国玉米的传统进口国韩国已开始从美国进口玉米,2006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225万吨。

2、我国粮食贸易的结构问题。我国粮食进出口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粮食贸易的稳定性较差,大起大落的状况经常出现。在总量稳定性较差的同时,结构问题同样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谷物消费品种结构与国际市场贸易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在谷物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6%、22%和26%,而国际市场大米、小麦和玉米出口量占谷物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40%和32%。

(2)我国在某些年份持续出现粮食进出口与国内供求状况脱节的状况,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经济升温、投资大幅度增长,国内粮食供需缺口增大,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但在1992年—1994年期间,我国累计出口粮食4059万吨,进口粮食2847万吨,促使粮食供需缺口增大,没有起到平衡供需的作用。

(3)我国主要进口粮食品种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对某些国家的依赖程度也很高,在粮食禁运或主要出口国大幅度减产等政治、经济问题发生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我国进口小麦来源地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进口大豆来源地主要是美国、巴西、阿根廷。

(4)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北粮南运”格局仍占主导地位,“南进北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所占比重非常有限,由于在中长期内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以及提高粮食供应稳定性的需要,同时发展“北粮南运”与“南进北出”两种策略比单一的选择更具有可行性,当前应综合考虑主产区与主销区各自的利益需要,针对不同的粮食品种采取“南进北出”或者“北粮南运”策略。

总之,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福利,事实上,进口粮食就是在进口耕地、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内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的压力。假如我国年进口3000万吨粮食,大约相当于节约300万亩耕地和300亿立方水,可以缓解我国城市生产用地和生活用水的紧张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粮食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一方面增强粮食进出口规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对贸易策略和选择进行适时调整以应对国际市场贸易结构的变化。只有在风险可控以及贸易策略有效的条件下,广泛参与粮食国际贸易才能在既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又能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粮食进口的支付能力与运输能力分析

1、支付能力分析。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189亿美元,较2004年末增加了2089亿美元,2003—2005三年内累计增加了5325亿美元。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出合理区间,这一判断已经众多研究成果证实。根据通常的测算体系:国家外汇储备:3个月进口用汇+10%偿债率+10%外资企业汇出利润率+其他不确定因素,从这点来看,现阶段我国拥有5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是超额储备的根本来源。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自从2000年起就一直维持在3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直到近两年,贸易顺差额出现了激增的趋势,与此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并未随着中国加入WTO有所缩减,而且服务贸易逆差的增加额远远赶不上货物贸易顺差的增加速率,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持续增长。同时,金融和资本项目的顺差也为外汇储备的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特别是2004年,金融和资本项目的顺差额猛增到1106亿美元,几乎是2003年的一倍多,这与中国鼓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引导分不开。尽管随着政策导向的调整,FDI占金融项目顺差的比重在下降,但是不可否认,每年持续增加的FDI的基数还是庞大的。而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累计起来的量几乎相当于中国当年的外汇储备增加量。因此,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构成了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会缩减,一方面的原因是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已近2700亿美元,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国内需求持续升温,以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压力。尽管国际收支“双顺差”规模会缩减,但很难在短期内转变为逆差,原因是我国目前的人均资本水平很低,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至少在今后20年中,资本积累仍然会以非常快的速度继续扩张,从而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Q)。

如此高的外汇储备以及短期内国际收支“双顺差”难以扭转的状况,意味着我们不必担心适度进口粮食会面临外汇支付困难的问题。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2659万吨,价值77.8亿美元,累计进口小麦353.8万吨,价值7.7亿美元,累计进口大麦218万吨,价值5.4亿美元,累计进口大米52万吨,价值1.9亿美元。正常年份我国粮食进口所需外汇不超过15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以及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足以支付粮食进口所需外汇。

2、运输能力分析。世界主要产粮地带大多通过河流运输并经主要港口运往世界各地,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欧洲的莱茵河与多瑙河、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巴西的亚马逊河等是世界粮食支柱产地粮食外运依托的重要河流。美国新奥尔良港的粮食出口量占美国粮食出口量的50%左右,巴西的巴拉那瓜港与桑托斯港的大豆出口量占巴西大豆出口量的90%,法国里昂港的面粉装卸量占法国面粉出口量的63%,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俄罗斯的黑海港口等是重要的国际粮食吞吐港口。因此,在设定世界粮食支柱产地作为我国粮食适度进口的目标地的同时,应结合世界粮食的流通格局特点、河海运输成本低的优势以及港口、仓库在粮食运输中转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我国的长江、珠江等水路以及沿海优良港口。

在当前的世界粮食流通格局下,我国在中长期内依赖海运和河运进口粮食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世界粮食出口国最集中的地区在美洲,因此我国进口粮食的到岸价格中运输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并且当进口国集中采购时,短期内运输费用就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上涨。2003—2004年我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墨西哥湾海运费用暴涨,5—8万吨“巴拿马级”货船平均每吨粮食运费上涨了近50美元,贸易商不得已将美国中西部谷物主产区的部分粮食改由太平洋沿岸港出口,改变了美国向亚洲出口粮食的传统路线。

(2)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受国内港口发展滞后的制约。1995年我国进口粮食2000多万吨,但港口积压疏导持续半年左右,部分船只在港口滞留长达2个多月,可见港口建设是粮食进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前提。据统计,2005年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8.5亿吨,港口总能力缺口5亿吨,而对2010年的预测表明,港口总能力缺口在20亿吨以上。

(3)每当国民经济进入高速扩张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往往对粮食直接消费或间接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而在经济扩张期,对非农投资的迅速膨胀可能导致农业投入相对减少,粮食减产可能发生。在国内港口建设能力总体存在缺口的背景下,整个国民经济迅速扩张导致运力更加紧张,而国内粮食供应不足必然要增加粮食进口数量,这样,粮食进口需求增加与港口运力紧张的矛盾就容易尖锐化,国内粮食供需缺口在短期内就很难通过进口得到调整。

(4)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受出口国港口发展滞后的影响。目前,美国的主要粮食运输通道密西西比河大坝与闸门设计落后、设备老化、船舶载重通过能力低。

(5)当战争爆发、石油价格暴涨、出口国港口工人罢工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世界航运能力会大大低于正常水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非常时期,进口国的粮食进口规模、进口时机、粮食产地等贸易选择将主要取决于突发事件局势的发展,进口国很难按照国内供需平衡需要做出适当的贸易选择。

在国内港口发展滞后风险的控制方面,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国港口粮食吞吐能力已有显著提高。我国1995年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为5600万吨,其中外贸粮食吞吐量为3600万吨,2004年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为7163万吨,其中外贸粮食吞吐量为2997万吨,10年时间内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增加了近28%。但由于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上升,港口总能力缺口将继续扩大,石油、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贸易量将大幅上升,并且占港口货物吞吐的比重将继续扩大,到2010年港口吞吐总能力缺口将达到20亿吨,在此期间,期望港口粮食吞吐能力大幅度提高并不现实,在粮食吞吐能力总量增长有限的条件下,需要调整粮食外贸与粮食内贸吞吐的比例和时机,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港口资源。

在港口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了保证外贸粮食吞吐的稳定发展,对于内贸粮食应积极拓展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减轻港口粮食吞吐的压力。近几年国内铁路粮食运输发展迅速,2000年—2004年,我国粮食铁路运输量分别为0.79亿吨、0.71亿吨、0.83亿吨、1.01亿吨、1.09亿吨,5年时间里铁路运输量增长近38%,而且随着铁路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粮食运输能力具有继续增长的空间。此外,原粮与成品粮运输的比重需要主动调整,目前成品粮在铁路、公路粮食运输中的比重已达到近20%,大米运量已超过稻谷,面粉运量已接近小麦运量。粮食主产省政府应鼓励就地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降低原粮跨区域运输比重,增加产成品、深加工产品的运输比重,支持粮食及粮食加工产品的公路、铁路运输方式,从而减轻沿海港口粮食吞吐压力,为外贸粮食吞吐量提升创造条件。

四、供求平衡目标下粮食进出口调节与生产、储备调节的协调

粮食进出口、生产、储备是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的三驾马车,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决定了在这三种力量中,生产调节处于基础性地位,储备调节处于其次地位,进出口调节的地位低于前两种。当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储备能力不足时,即使粮食外购能力较强,也无法抵御粮食安全危机,进出口调节应当以适当的生产调节和储备调节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供求平衡更快地实现。三种调节方式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各司其职,在生产、流通、贸易环节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因此,当讨论粮食生产重要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粮食进出口的重要性,反之亦然。粮食进出口、生产、储备调节能力共同决定了我国粮食安全总量平衡目标的实现程度。

粮食进口与生产之间数量关系的协调体现为粮食自给率水平的确定。从国际经验看,国内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本国需求量的90%,就是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在1985年后,前苏联的粮食自给率大都维持在87%左右,有不少年份曾下降到82%,日本目前的粮食自给率只有近23%,墨西哥为79%,巴西为86%。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确定粮食自给率水平时应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1)由于资源禀赋、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不同,各国对粮食自给率的大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来讲,人口多的国家可接受的粮食自给率远高于小国;(2)由于我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分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主销区可以按照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自己的省内水平;(3)制定粮食自给率水平应充分考虑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的潜力,应以稳定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为前提制定合适的粮食自给率水平。

粮食大体可分为口粮、饲料粮与工业用粮,口粮供应必须立足自给,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饲料粮与工业用粮有进有出,积极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市场。结合我国国内及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根据粮食品种的不同应制定差异化的贸易策略:

1、稻谷在我国口粮中所占比重最高,消费刚性强,而且世界稻谷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世界大米贸易量正常年份约为2500万吨,约为我国70天的大米消费量,因此,稻谷供给必须强调立足国内以保障口粮安全。

2、小麦是我国的传统粮食进口品种,世界小麦生产以发达国家为主,生产供给能力较强,我国应采取适度进口调剂的策略,开拓多元市场以分散风险。

3、我国北方地区是玉米主产区,南方是玉米主销区,应采取“南进北出”的贸易策略,东北玉米出口日、韩等国具有地缘和价格优势;主销区则既可调入北方玉米,也可相机进口。

4、我国已成为世界大豆最大进口国,国内大豆生产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大豆的进口规模应主要依赖市场调节,不应人为设定自给比例,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鼓励加工企业向生产国直接投资以提高大豆进口的稳定性。

经济管理体制等环境因素对粮食进口与生产、储备之间的协调程度和效果的影响显著。我国粮食生产、储备和进口实行的是分权管理体制,从而造成了“三权”甚至“多权”分立的状况。特别是在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非国有企业拥有了进出口经营自,粮食生产、贸易、储备管理部门之间必须有更顺畅的协调,才能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如果了解国内生产形势的农业部门不能准确地把握粮食进出口信息,而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又不了解国内的生产、储备状况,相关部门之间不能及时地沟通信息,甚至为部门利益而制定相互矛盾对立的政策,那么粮食生产、贸易、储备的一体化管理目标就很难实现,并且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粮食安全范文第3篇

粮食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研究的粮食指广义概念的粮食,即谷物类、豆类和薯类的集合。“粮食安全”这个概念是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首次提出的。1996年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的含义做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对粮食进行补贴是各国政府保护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包括由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政策组成的收入补贴政策以及由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组成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这四项补贴政策是由国家财政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户,而非通过其他载体间接补贴农民的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政策。 1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1方法与数据 1.1.1研究方法 文章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Greycorrelationdegreeanalysis)是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它揭示了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与程度,是一种有效处理不确定变量相关关系并可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应用到农业经济、水利、宏观经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鉴于此,选用此方法进行政策效果评价。设有m个时间序列,{x1(0)(t)},{x2(0)(t)},……,{xm(0)(t)},t=1,2,……,N。式中,N为各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这m个序列称为子序列,代表m个因素(变量)。另设定时间序列{x1(0)(t)},t=1,2,……,N。该时间序列称为母序列。关联度是两个序列关联性大小的度量,首先对原始数据变换,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程度):最后列关联矩阵。记第一个母因素Y1和第一次子因素x1的灰色关联度为,第一个母因素Y1和第二个子因素x2的灰色关联度为r12,以此类推,形成母因素和子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矩阵: 1.1.2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1)数据来源。文章研究的时间跨度是2002~2009年,故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02~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以及对相关网站数据的搜集整理。详见表1。文章数据分析采用灰色建模系统(IV版),数据处理采用Eviews6软件。 (2)指标选取。在衡量粮食财政补贴对粮食安全效果的指标方面,拟选用如下指标:粮食总产量: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业资源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以粮食产量为最终标示的粮食产出功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指当年粮食农作物的生成面积。粮食自给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供给满足需求程度,通常用一国当年的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比重表示。粮食自给率是衡量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粮食安全水平与粮食自给率成正比,当粮食自给率>95%时,表明一国已经基本实现粮食自给;当90%<粮食自给率<95%时,则表示该国处于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若粮食自给率<90%,则为不安全。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总额:当年的粮食直接补贴额、农资综合直接补贴额、良种补贴额及农机具购置补贴额的加总,反映粮食财政补贴政策的总体情况。粮食直接补贴额:粮食直接补贴作为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台的补贴政策,把原有对购销环节的间接补贴转变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目的是减轻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种粮农民收入的影响。农资综合直接补贴额:是指在现行粮食直接补贴制度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目的在于弥补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稳定种粮成本,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良种补贴额:主要着眼于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根据各省市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国家分别对不同粮食作物进行补贴,涉及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农机具购置补贴额: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新型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进程。主要补贴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 1.2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1.2.1关联度计算 文章搜集了2002—2009年全国各项粮食财政补贴政策补贴额和我国粮食生产情况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关联度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根据2002~2009年相应指标的统计数据,确定子因素分别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额(x1)、农资综合直接补贴额(x2)、良种补贴额(x3)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额(x4),而母因素是反映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效果的指标,主要有粮食总产量(Y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Y2)、粮食自给率(Y3)。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可知2002~2009年的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总产量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灰色关联度都为0.6958,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粮食财政补贴政策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粮食供给量产生促进效果,但促进粮食增长的作用有限。与粮食自给率的灰色关联度为0.679163,说明对保障粮食安全有效果,但效果一般。进一步来看,分析不同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自给率v的影响,得到母子因素的关联度,形成灰色关联度矩阵: 1.2.2关联度矩阵结果分析 (1)从灰色关联矩阵来看r11<r31<r21(0.5237<0.5357<0.6013),粮食直补政策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效果上要优于提高粮食自给率水平及提高粮食产量。但三项的效果并不好,灰色关联度分别只有0.6013、0.5357和0.5237,这说明目前我国实施的粮食直补政策很难有效促进粮食增产、粮食自给率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这主要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采取的是与前期的耕地计税面积挂钩,不与当期交售数量和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直接补贴方式。以这种方式补贴农民,只要有耕地的农户就有资格享受补贴,这就容易出现享受补贴的农户根本不种植粮食的情况。并且粮食直补的额度太小,以湖南、湖北为例,每亩平均补贴额为17元,相比过去不补贴情况而言,是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在衡量增加粮食产量而投入的成本后,就显得微乎其微了。#p#分页标题#e# (2)从矩阵第二列数据r12≈r22≈r32(0.6103≈0.6102≈0.6112)可以看出,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虽然实施时间较晚,但在促进粮食增产、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与粮食自给率水平方面的效果比较均匀。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过高,增长过快,使得农民不愿意种粮,同时种粮的农民粮食增产收益在很大程度上被生产资料的价格侵蚀掉了。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是在现行粮食直补制度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目的在于弥补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稳定种粮成本,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 (3)矩阵第三、第四列数据表明,良种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效果类似,并且在促进农业增产方面效果较佳(r13>r23,r14>r24)。这也符合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初衷,采用良种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粮食产量增加。 (4)与良种补贴相比,农机具购置补贴更有利于增加粮食总产量(r14>r13),有利于保障粮食自给率水平(r34>r33)。这主要由于农资综合直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目前从生产方式来看,粮食在所有农作物中是机械化率最高的农作物,很多粮食主产区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5)生产型专项补贴总体效果要优于综合性收入补贴,在促进粮食增产、粮食自给率及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方面效果最好(r13>r12>r11,r14>r12>r11,r23>r22>r21,r24>r22>r21,r33>r32>r31,r34>r32>r31),粮食直补政策在四项补贴政策中效果最差(r11<r12<r13<r14,r21<r22<r24<r23,r31<r32<r33<r34),生产性专项补贴是直接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的补贴,与直补政策相比,对农业增产更有效率,更有利于保障粮食的生产能力及粮食自给率,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灰色关联度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2.1主要研究结论 虽然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面论证了现行的粮食财政补贴政策的确对粮食安全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其作用的程度也不能过高估计。相比而言,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的总体效果优于综合性收入补贴政策。我国目前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四项补贴政策中效果最差,很难有效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自给率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在提高粮食产量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生产性专项补贴与农资综合直补比粮食直补更有成效。直补政策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效果上要优于提高粮食自给率水平及提高粮食产量。生产性专项补贴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效果较佳,其中农机具购置补贴更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自给率水平。 2.2建议及展望 建议侧重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对于综合性收入补贴政策,也应积极探索补贴的发放依据、发放标准等环节,争取最大限度地鼓励不同地区、不同规模、承包和转包者等不同性质的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加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的激励作用。 限于数据获取的限制,只对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安全进行了效果评价分析。但质量安全是粮食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粮食财政补贴对粮食的质量安全的促进作用有多大是分析粮食财政补贴政策的粮食安全效应中必须考虑的内容。所以下一步要做的研究是如何对粮食财政补贴政策对粮食质量安全做定量的效果评价分析。另外,由于影响粮食产量方面的因素很多,比如气候、自然灾害、品种更迭等,如何从多视角出发评价粮食安全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粮食安全范文第4篇

党中央决定,从20*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国家粮食局是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经中央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动员大会,对我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中央指导检查组的全体同志出席了今天的动员大会,一会儿组长徐荣凯同志要作重要讲话,对我们进行具体指导。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闭幕不久,总书记就指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年上半年先行试点,奥运会后在全党推开。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多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今年2月到8月,中央在全国不同层面的23个单位进行了试点,为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9月19日至21日,奥运会刚刚结束,中央就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议。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深刻阐明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了动员部署。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结束后,局党组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会议精神,对我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认真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就如何开展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家粮食局担负着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全国粮食流通行政管理任务,承担着全国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具体业务、行业指导和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的重要责任,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粮食流通工作的科学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实践,同志们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决策是坚决拥护和认真执行的。要把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搞深入、搞扎实,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切实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的重大举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这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涵、完善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化,必将引导和推动全局党员、干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粮食流通事业不断发展、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强大力量。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粮食流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粮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粮食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和改善了粮食宏观调控,初步实现了依法管粮,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供应,维护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特别是抵御洪水、冰雪、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应对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运用还不够自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科学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些都是制约粮食流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障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利于我们找准影响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发展难题,理顺体制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激发全局党员、干部更新发展理念,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促进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局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粮食宏观调控、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工作中,讲政治、顾大局,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粮食流通工作提出的新情况、新任务,我们的执政能力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基层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一些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锻炼还不够,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先进意识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密切联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领导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切实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让中央放心,让群众满意。

(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更好履行粮食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粮食流通工作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事关农村农民和城市居民每个人的福祉,“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是对粮食流通工作的基本要求。目前,种粮农民期待粮食增产、收入增加,消费者期待粮食价格基本稳定、质量卫生安全,粮食部门职工期待生活能够得到改善。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按照中央“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殷切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党中央的决策顺民心、合民意。国家粮食局作为全国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提高用科学发展的立场方法解决事关民生、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的能力,必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狠抓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局党组对这次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中央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议召开后,局党组立即行动,9月22日上午召开党组扩大会,认真传达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目前,我局工作方案已经中央指导检查组批准,会后即印发大家。这个方案是局党组根据中央有关要求,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在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我们要吃透精神,把握要点,认真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一)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突出“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题。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我局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有利于实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体制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粮食流通工作之中。

中央要求在科学发展这个大的主题下,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实际确定自己富有特色的主题。国家粮食局应确定什么主题,局党组经反复研究,一致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战略问题常抓不懈,党的*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写入党的重要文献。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写进三中全会文件,并制订了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扶持粮食发展。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放松不得。”最近总理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粮食工作科学发展的落脚点,就是要落实到党*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粮食消费刚性增长,同时又面临资源、环境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40%、人均淡水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8%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粮食安全,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各项工作,才能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政府心中有数,让人民群众放心。因此,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符合党的*精神,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工作实际,希望大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突出这个主题,悉心体会,准确把握。

(二)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解决突出问题是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推动科学发展是目的。必须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力求达到“四个新”的要求。

一是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取得新的提高。要进一步提高全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深入思考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全面掌握国际国内粮食市场新形势、粮食供求新变化、粮食工作新要求,深化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粮食流通工作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树立起符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的科学发展理念,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保证粮食流通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是在解决影响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中央强调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实践就是始终要把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摆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查找解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党风党纪方面影响和制约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和矛盾最为集中、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我们的工作实际,重点是在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工作事权相匹配的配套政策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体制、理顺关系、完善政策;在解决“谷贱伤农”和“米贵伤民”的矛盾上下功夫,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上下功夫,积极争取政策妥善解决历史包袱遗留问题,加快转制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提出推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新举措。

三是在构建有利于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的进展。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题来开展,要在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取得新进展。着力完善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体制机制,增强调控能力,提高调控水平;着力完善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转制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着力完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产业发展,夯实宏观调控基础;着力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体系,强化为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提高依法管粮水平。

四是在增强党性修养,改进干部作风上取得新的成效。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检验我们的思想、作风和行动,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推动全局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结合起来,与发扬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结合起来,加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能够促进粮食流通工作科学发展的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新变化。

总之,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推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三)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方式方法。中央要求,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始终要牢牢把握好、贯彻落实好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坚持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四条原则。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解放思想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党的思想路线、符合党的执政规律,符合粮食流通工作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践性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区别于以往教育活动的鲜明特色。各单位要围绕“积极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这个实践活动载体,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自己的学习实践载体。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与做好粮食流通业务工作,促进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与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推进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过程参与。制定方案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活动过程要请群众参加和评议,活动成效如何要请群众评判,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正面教育是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激发党员干部内在动力、实现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是先进性教育的宝贵经验。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要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狠抓关键环节。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从今年9月开始,到明年2月底基本结束。实施中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3个环节,加上活动准备和总结测评,共有11个关键环节。我局的工作方案已作了具体安排,我重点强调一下各阶段、各环节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这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必须要下大力夯实。主要任务是做好思想发动,学好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局党组的部署上来,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要重点抓好学习培训、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大讨论三个环节。学习培训要重点在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思想方法上下功夫。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读书,学习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学习中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提高认识水平,掌握思想方法,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调查研究要在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局党组成员要分工负责,重点围绕建立健全保障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策、解决基层迫切期待解决的问题,带队调研。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实际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解放思想大讨论要重点在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大讨论,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个人、单位、局机关、粮食行业四个层面,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动党员、群众为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这一段是承前启后、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围绕重点解决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改进思路。要重点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三个环节。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与年度民主生活会合并召开,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主题,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但不纠缠历史旧帐,不纠缠个人责任,努力形成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在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后,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并组织群众围绕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广泛征求意见。这个环节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扩大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的过程。要求参评人员要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要采纳吸收,体现到分析检查报告中。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整改落实上,所以这一阶段十分关键。主要任务是明确整改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取得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要重点抓好制定整改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三个环节。整改落实方案要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基础,对整改措施进一步具体化,做到“三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采取适当方式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做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监督。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清楚能够立即解决的和一两年内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整合资源,上下左右互动,分步进行解决。对需要上下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向相关机构提出建议,同时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内部规章制度,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学习实践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测评。在三个阶段基本结束时,要认真梳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在此基础上组织对局党组、各司室和直属单位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和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参加测评人员的范围要有代表性,规模要适中,工作力求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真实可靠。测评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

在抓好以上关键环节的基础上,要把深入学习、解放思想、解决问题、完善机制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坚持进度服从质量,以每个环节的高质量保证整个活动的高质量。

三、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学习实践活动取得预期成果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重、要求高,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建立领导责任制。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中央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局党组统一领导,成立国家粮食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局党组书记、局长聂振邦任领导小组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张桂凤,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杨兵任副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郄建伟、任正晓、曾丽瑛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四个组,办公室主任由张桂凤担任,办公室成员为各司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司室、直属单位也要成立领导机构,由主要负责同志负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认真抓好本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

(二)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利用有效形式和载体,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同时发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开展适应团员青年特点的主题活动,使他们接受教育,发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力军作用。离退休老党员参加活动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引导他们做学习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

(三)广泛发动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学习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采取多种形式诚恳征求党员、干部,地方粮食部门,基层和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示范。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组织领导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带头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和把握好中央要求;带头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明确肩负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决问题。领导小组成员要结合分工建立联系点,经常深系点,调研指导,督促检查,针对联系单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五)坚持统筹兼顾。当前,各项业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阶段又正值年终岁尾,工作头绪很多。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就是要始终突出实践这个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把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各项工作统筹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各项工作,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六)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通过内部局域网、政府网、《简报》等载体,及时宣传交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反映活动取得的成效,特别是要及时交流新鲜做法和典型经验,引导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开展。

粮食安全范文第5篇

6月3日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问题。尽管当前有关粮食危机根源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高官们已经开始面对现实,试图通过协商与合作为困扰世界的粮食难题谋求良方。可以说,这次会议为反思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难得机会,理性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人们或许能从危机中觅得转机。

全球性粮价飞涨,对低收入国家的冲击最大。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其他客观条件制约,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这是导致饥荒和营养不良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农业贸易环境失衡的今天,这些国家更是处在不利的地位,面对粮价飞涨,这些国家面临着国内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和缺乏粮食进口资金的双重制约。

人口只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粮食产量的49%,它们理应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提供更多的官方农业发展援助,进一步减免债务,加快农业技术转让,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同时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此次会议上人们听到了一个建设性的声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国际合作力度。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政治性挑战,而加强国际合作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如果各国在加强国际合作上采取切实行动,对确保全球粮食安全未尝不是一次转机。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此次粮食危机更凸显了“主粮自给”的重要性。由于世界粮食价格在过去25年来一直低位运行,很多发展中国家忽视了对本国农业的投入,随着地力衰退和气候变化,农作物单产持续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增长、需求增加,导致粮食进口量不断攀升,增加了对发达国家低价农产品的依赖性,“粮食”逐步丧失。如果发展中国家能更重视粮食安全,将农业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这对全球粮食安全也是一次转机。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德办事处主任西德霍夫指出,过去中国是世界粮食计划署受援国,2005年以来已成为一个援助国。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农业投入的时候,中国则一直很重视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中国的发展过程值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学习。

解决粮食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量,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和积极性。而在这方面,目前的粮食贸易环境和欧美农业补贴政策恰恰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发达国家为本国农产品提供巨额补贴,令其低价出口倾销,而对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产品设置高关税门槛,这极大地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和积极性。如果各国能推动建立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那么对全球粮食安全更是一次转机。

对此,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认为,粮食危机或许可以成为推动多哈回合的一种动力,“我相信今天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可以促进发展中成员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应该为(多哈回合)谈判注入更多的政治能量和动力”。

造成此次粮食危机的因素很多,其中还包括能源价格上涨、生物燃料与人争粮和短期投机等,这些问题当然要解决,但从长远角度看,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产量依然是最有效的途径。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发展中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而发达国家应增加发展援助,同时改变政策创造一个公平的世界粮食贸易环境。

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五大原因 谭浩俊

全球粮价高涨,源于粮食供应紧张。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粮食供应紧张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过度工业化。为了快速增强国家的硬实力,近年来,多数国家都提出了走工业化之路的发展目标。发达国家自不用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化之路。其结果,一方面,普遍出现了重工轻农思想,农业投入严重滞后于工业投入,惠农政策也远比不上扶工政策,农业受到严重轻视,农民也都纷纷投奔工业,一些国家,甚至放弃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在粮食生产不能充分保障的情况下,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对粮食的消耗却在不断增多,特别是粮食能源,已经对粮食供应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是环境严重污染。按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能力的不断增强,粮食的产量与品质也应当相应提高。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环境污染已经对粮食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第一,环境污染造成全球气候严重恶化,很多地区由于气候的变化,粮食的产量、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出现绝收现象;第二,环境的恶化,使土质发生了严重变化,很多土质已经不太适合粮食生产和作物种植,即便种植,其产量也十分有限:第三,由于环境恶化,各种病虫害日益严重,迫使粮食生产者大量使用农药等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产品,使粮食的品质大大下降,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也影响粮食的利用率,加速粮食供应的紧张。

三是耕地破坏严重。有关耕地问题,可能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耕地较多的国家,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落后、种植者的技能落后,耕地的利用率低,投入产出水平低,间接地造成耕地的浪费与破坏:一个极端是,有工艺、有技术、有技能的国家,却因为工业过度发达,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遭受严重破坏,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土地抛荒等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在世界粮食问题上,我们不能不严厉谴责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政府补贴和贸易壁垒减少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农产品,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出口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生产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发展中国家也就会逐步降低农业生产的比重,减少粮食等农副产品的生产。

五是粮食浪费日益严重。一方面,粮食需求增加、供应紧张。另一方面,粮食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甚至是一些贫穷国家也存在严重浪费粮食的现象。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市场上供出售的食品每年有大约1.6亿吨,其中有4370万吨最后被扔掉,相当于市场上所有食品的27%。另据报道,英国人每天扔掉440万个苹果、160万根香蕉、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55万只鸡、30万包土豆片和44万份熟食。在中国,浪费现象也是十分严重,特别是公款吃喝,浪费更为严重。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出现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问题,不是大自然的原因,而完全是人类自身的原因。如果人类真的重视和关心自己的生存,关心自己的前途与命运,那就应当团结起来,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人都从自身找原因、找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粮食生产与供应问题,不应该是太难的课题。关键看各个国家有没有公益心,有没有地球心,如果只会考虑自身利益,

那只能自己毁灭自己。

6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此次会议为期3天,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议发起,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部长级官员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参加此次会议。

6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右)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意大利罗马出席“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

6月3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及生物能源的挑战”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

国际形势

埃及:保障内需禁止出口大米

作为非洲的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埃及难逃此次全球性的粮价“疯涨”浪潮。由于埃及国内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未能直接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长期存在的社会隐患加上粮价上涨这根导火索,最终诱发了近目的社会动荡。为此,埃及政府采取了多项安民措施,如保障内需禁止出口大米等,调整粮食安全政策,稳定国内粮食价格。

俄罗斯:拟实行粮票制度

俄罗斯粮食协会建议俄政府实行粮食票证制度,以抑制不断飞升的粮食价格。粮食协会主席亚历山大・克尔布特说:“看看现在,电、水、能源和运费都在涨价,为什么农民种的粮食在商店里却只卖几戈比?”但为了确保低收入人群能买得起粮食,他建议实行粮食票证制度。

巴西:“零饥饿”计划救助穷人

巴西是世界主要的粮食和肉类生产国,农产品大量出口,但是世界性粮价上涨的影响已经在巴西消费者的餐桌上体现出来了。以圣保罗州为例,在过去的12个月内,通货膨胀率高达4.29%,主要消费食品价格都大幅上涨:菜豆上涨168%,豆油上涨56%,面包上涨17%,牛肉上涨22%,奶粉上涨42%。

由于巴西是农业大国,卢拉总统2003年执政以来为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推出了“零饥饿”计划,这使巴西在应付粮食危机时有一定能力。“零饥饿”计划把解决贫困人口饥饿的问题提到政治日程上来,用政策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法国:自给自足严管粮食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法国的粮食自给率之所以高达329%,主要是靠天时地利的自然环境。为维持商品价格基本稳定,法国政府建立以“目标价格”为中心,配以不同类型辅助价格的价格体系,以避免市场价格无序上涨或下跌。

所谓“目标价格”,是指某种商品在按计划规定的一段时间以后要达到的价格。这一价格与产量目标挂钩,通过调整“目标价格”来控制当期商品产量,从而影响当前商品市场价格。

日本:以独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稳定物价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零售物价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其稳定物价的成功做法包括:一是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二是政府紧握流通的批发环节,调控生产和市场,稳定物价。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开经济信息,引导消费,稳定物价。日本不仅把统计和信息系统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把及时公开经济信息作为强化民众监督的手段加以运用,引导消费者保持合理的消费行为。

粮食安全的中国救赎 高焰辉

高达13亿人口的中国由于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历来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14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专著《谁来养活中国》,质疑21世纪初中国的粮食安全。如今,在全球出现粮价猛涨甚至产生“粮荒”的背景下,又有人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一个十分严峻的诘问就是,在粮食需求全球性放大和粮价高涨以及各国扎紧粮食出口口袋的国际环境中,仍然没有扔掉进口拐杖的中国能否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的确,中国粮食消费生态中未来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进口成分。美国农业部预计,在未来4~5年内,中国将成为一个玉米净进口国,未来10年中,中国净进口玉米数量将增加到200万~300万蒲式耳。不仅如此,我国粮食需求占世界粮食需求总量达18.5%,而且过去10年我国粮食缺口占总需求的0.9%,比世界同期高0.7%。同时,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即使保持现有的人均需求不变,粮食产量需要每年增长0.5%~0.7%才能养活这些人口。正是基于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今中国政府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下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保护农业、农民与粮食生产的系列倾斜性政策纷纷出台:

――减免农业税。至2007年年末,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告别历史舞台,仅此项开支,中央财政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

――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特别是2008年,中央财政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人民币并且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投入252.5亿元人民币,且主要用于直接补贴农民,包括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

――连续实施粮食的最低保护价收购。仅今年截至目前,国家已经先后两次提高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两次累计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过去四年粮食连续丰收的基础上,中国的粮食产需缺口从2003年的超过1000亿斤缩小到300亿斤以内。对于2008年的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局预测将保持在1万亿斤左右。

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有效充实了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如果按照2亿吨计算,中国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就高达40%。由于粮食储备充足,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粮食自给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远远超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

在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中,60%以上依赖进口的大豆似乎历来是他人诟病中国的借口。但是全面地分析,这种单一的进口品种并不能构成对中国粮食健康生态的否定。资料显示,除大豆以外,中国的谷物不仅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而且已经成为谷物净出口国。2006年中国出口谷物645万吨,进口360万吨,全年净出口285万吨;2007年中国出口谷物991.2万吨,进口只有155.7万吨,净出口835.4万吨。仅2008年1月~2月,中国谷物出口数量就累计达66万吨。

充足的粮源和灵活的吞吐能力保证了中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也显示,国内粮价近期处于高位运行阶段。第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大豆上涨36.5%。而同期国际市场四种产品价格分别上升

42.8%、120.9%、29.0%和80.8%。中国粮食产品的价格增幅均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增幅。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全球粮食市场中,中国能够实现粮价的稳定就足以说明其自身充足的粮食供给能力和调控市场的政策水平。中国确保本国粮食消费安全自然也就不容置疑。

延伸

林毅夫:全球粮食危机蔓延中国绝不能高枕无忧

4月9日世界银行发表报告称,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迄今全球已经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称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已悄悄地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即将上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林毅夫先生也认为:这是十几、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也是最严重的一次粮食的全球性问题。他认为,除了油价上涨、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下降以及世界粮食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外,各个国家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资源的肆意争夺,是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这次全球粮荒是否会波及中国,林毅夫指出,中国主要粮食产品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尤其今年,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如土地撂荒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就近期中国粮食供求形势答记者问时表示,发改委一直关注国际粮食市场情况,尤其近两年国际市场粮价出现大幅度上涨。初步分析,这轮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偏紧所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在国内粮源充裕、严格控制粮食出口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正确看待积极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徐光春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是生命之源、宝中之宝,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和谐与稳定。去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屡创新高,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必须正视全球粮食危机,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面对当前全球的粮食危机,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谋划,积极应对,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第一,深刻认识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今年以来,粮食危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和态势。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客观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近年来世界粮食供给一直处于偏紧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世纪末,由于中国、墨西哥、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实施了依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发展战略,推广优良品种、扩大灌溉面积、广泛施用化肥,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全球粮食产量急剧增长。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新技术的发展没能再次取得根本性突破,尽管有关国家也开展了用宇宙飞船把粮食种子带到太空中去进行转基因试验等各种尝试,但都没有取得促进粮食增产的理想效果,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遇到了瓶颈制约。与此同时,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全球气温转暖,极端天气频现,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加,土地沙漠化加剧导致耕地减少,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国粮食产量的提高,造成了世界粮食出口的大幅减少。二是粮食的高消耗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粮食被转化为新的能源。一些国家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带来的影响,把大量粮食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美国、巴西等国家用玉米制造乙醇、柴油,消耗了世界玉米产量的近20%。另一方面是随着人们食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肉、蛋、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畜牧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消耗了大量粮食。据有关资料显示,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消耗3公斤粮食,生产1公斤牛肉则需要消耗7公斤粮食。世界粮食消耗从45年前的每天230万吨增加至现在的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三是各国粮食储备逐年减少。“冷战”结束以来,不少国家认为大规模的粮食储备成本高、不划算,不愿意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去保存粮食,导致最近30年间全球粮食库存不断下降,目前已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其中,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的小麦库存已经下降到60年来的最低水平。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国际投机基金不断通过操控国际油价和粮价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不断通过抬高粮食价格从中渔利。粮价的飞速上涨,已经改变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泰国的大米报价涨幅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出口价格自今年以来已经翻番。全球第五大粮食出口国俄罗斯、第六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从去年就开始限制粮食出口;近来全球第二大米出口国越南、第三大米出口国印度都大幅减少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减少了三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粮价的飞速上涨,已经在一些国家引发了社会动荡,甚至直接导致了政权更迭。在亚洲,印尼、孟加拉国都已经出现了饥荒;在非洲,很多国家都发生了暴动,埃及曾因抢购面包而引发冲突、导致数人死亡;在拉丁美洲,因无法控制粮价海地总理已经被迫下台。事实充分证明,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安全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不仅是吃饭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事关人们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事关国家的安全、政局的稳定。

第二,切实正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为粮食连续四年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强保证,目前的全球粮食危机尚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从长远来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必须正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基础还比较脆弱,粮食安全领域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另一个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全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的问题。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解决粮食问题主要靠我们自己。目前我国是大豆净进口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超过3000万吨,已接近国内大豆产量的两倍。一旦我们放松粮食生产,使我国再成为小麦、水稻、玉米的净进口国,不但会使13亿人口的吃饭成为空前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世界粮食市场的动荡,引发国际国内物价的飞涨。当前,解决好粮食问题,我们面临着五大难题:一是尽管连续多年粮食丰收,但当年的粮食产量依然不足以满足当年的粮食需求。从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的供求矛盾

大大缓解,产需缺口从1000多亿斤缩小到去年的300亿斤以内,但每年仍要进口一批粮食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二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耕地的流失必将进一步加大稳定粮食产量的难度,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三是政府补贴的力度赶不上农资上涨的幅度,将影响产粮区和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综合补贴力度,但相比较而言,物价上涨特别是农资价格上涨偏快,使粮食生产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畜牧业的加快发展,也会增大粮食需求的压力。五是粮食流通难以完全实现市场化,使种粮农民增收的空间较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安全的高度,对农业发展作出全面的战略考虑,采取长期的综合性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增加粮食的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和粮食供应。

第三,竭尽全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近年来,河南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经过全省各方面的努力,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面对河南加快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安全意识,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坚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积极应对,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在政治层面上,要把粮食安全提高到执政安全、战略安全的高度,切实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一点都不能犹豫,一点都不能马虎,一点都不能动摇;在宏观调控层面上,要限制出口,控制将粮食转化为能源,不断增加对进口粮食的补贴;在财政层面上,要切实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继续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给农民稳定的利润预期;在技术层面上,要加大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科技含量,并积极介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确保从国际市场得到一定量的供应;从工作层面上,要摸清国库底数,用好国储粮,稳定国内粮价,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减少流通环节,最终让农民从种粮中享受到更多的好处。同时,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粮食生产的大好形势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让公众了解粮食丰收的讯息,以平衡人们的消费预期,以利于稳定人心、稳定粮价、稳定大局。

粮食安全范文第6篇

由此,人们一直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关注。而在城镇化浪潮之下,粮食安全的问题始终是上至国家下至百姓都息息相关并深为关切的问题。

到海外种粮去?

“GRAIN”,一个旨在关注农民利益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非政府组织的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农田购买目标地主要在非洲,但现在已经扩大到东欧、拉美和亚洲。

其1月份的一份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0.7%~1.75%的农田已经由本土向外转手。由于可耕地减少和人口膨胀,中国一直是最积极的海外农田买家。中国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粮食,却只有全球9%的耕地。

2012年12月14日,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11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净减 少49万亩,耕地净减少势头得到控制,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这是继2009年和2010年后,全国耕地面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18.24亿亩以上”。排除对基层上报数据真实性的考察,这些数据显示,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一是产量增长不大,但消费年年增长,粮食的工业化、能源化、饲料化则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二是粮食缺乏日益严重,缺乏地区进一步扩大。三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粮食的金融化进一步明显,热钱炒作粮食,和用粮食重塑美元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大了粮食安全的风险。四是粮食贸易量和库存量减少,价格逐渐进入上升通道。”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王雅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王雅鹏指出,从国内看,尽管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但粮食安全依旧不乐观。具体表现有,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国际粮源依存度加大。饲料粮缺口很大,逐年增加,缺口很大。大豆和食用油缺口很大,每年进口5000万到6000万吨的大豆及300万到400万吨的食用油。如果用国内耕地生产上述产品,则粮食安全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工业化和城镇化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而且也吸纳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推动粮食消费量的因素越来越多,比如人口增长、饲料化、工业化、能源化。

实际上,上述项目只是我国业已存在的众多“海外种粮”项目之一。早在2008年,就有国内媒体报道“海外种粮”或成为农业部推动的一项长期战略。当时,农业部已经部署中国五大国有农垦集团对应中亚、俄罗斯、非洲、东南亚、南美洲五个投资地区。从战略层面而言,到海外种粮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耕地资源和人口不成比例,有一定的供需缺口,又要保证耕地红线不被突破,那么到海外种粮就成为一种必要选择。另一方面,农业领域的合作也有利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开展多方位的合作。比如非洲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土地资源,而由于管理不善,只有14%得到耕种,发展潜力很大。不少非洲国家也非常欢迎引进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开发耕地资源。而由于“海外种粮”面临一定的外交、贸易、安全乃至国际舆论的问题,国家层面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则不可或缺。

谁来种粮?

中国社科院于今年年初发表的2012年度《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已逐步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解决明天‘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已是当务之急”。

1995年,全国农村有11.6%的劳动力外出在不同领域就业,为平均每村94个劳动力。而2006年,全国平均每个村外出劳动力为277.7个劳动力,外出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而目前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也是基层农村缺乏劳动力的写照之一。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少是老弱妇幼人员,造成农业主题弱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部分地区即使有现代化的农机推广项目,却因为无人可操作、无人会操作而难以推行。

有农业专家早前指出,“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高。因此,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业人员素养的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和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以浙江省为例,该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中,50岁以上的占到53%,30岁以下的仅有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1%,大专以上的仅有1100人,占0.1%。

一方面是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广大乡村仅剩下留守的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另一方面是在耕地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需求继而增加的对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这俨然成了当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悖论”。综合我国城镇化率预测,到 2020年将新增城镇人口1.6亿,加上已经进入城市但户口仍在农村的人口,预计将有 3 亿多人口进城,届时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必将更加紧张。另外,作为大量农民进城的连带影响之一,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学界的争论和民间的热议。而与此同时,不少地方政府已开始各种不同形式的土地置换操作。其间既有顺利实施的,也有强拆事件频发的。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着实影响范围甚广,任重道远。

“首先,要保证农业的土地供给。一方面要遏制城市盲目扩张,乱占耕地,努力避免大量土地撂荒,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其次,在粮食科技方面要大力推动创新,从培育良种到农业生产机械化等,都需要科技进步来推动。最后,农产品产销渠道一定要保证畅通,避免农产品滞销或者价格过低给广大农民带来损失,粮食保护政策也一定要落到实处,使惠农政策真正惠及辛勤种粮的广大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王雅鹏说。

城镇化VS粮食安全

城镇化是我国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而在城镇化工程中,粮食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总理就多次指出处理好二者间关系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很快,城市数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今天的657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今天的19683个,城镇化人口从1.7亿增加到6.9亿,这一过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因非农化而走出农业和粮食生产,使我国的粮食生产供给遇到了严重挑战。与此同时,农民的市民化,所消耗的粮食又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粮食消费量增加100亿斤。一个农民转变为一个市民之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变化等导致增加粮食消费80~100斤。城镇化过程中的粮食供给需求的反向运动,使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的背景下,仍然净进口粮食7748万吨,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很多地区出现了耕地资源规模大幅减少、耕地资源浪费及质量严重退化等现象。耕地资源的减少,有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城镇化和灾害毁损四个方面的原因。城镇化是仅次于生态退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既有对非农建设用地合理需求扩大的原因,也有盲目圈地、乱批滥占耕地等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耕地资源更加短缺的现状已形成。1996 年,我国耕地总量为 19.51 亿亩,2008年降至 18.26 亿亩,下降 1.25 亿亩。

而为了应对这一现状,我国一直在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种粮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这“四项补贴”从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28亿元。尤其是农资综合直补水平大幅度提高,2012年补贴规模达到了1078亿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民因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负担。2004~2011年间,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年均增长速度已达27.8%,不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财政的支持力度。

18亿亩耕地红线的未来

中国目前有14亿左右的人口,以18亿亩耕地为底线的话,人均耕地是1.2亩多。中国目前的粮食平均亩产是320公斤左右,按此计算,1.2亩人均耕地的粮食平均产量就是380公斤左右。有研究表明,人均粮食370公斤是一个明显的界限,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够基本满足目前的食品消费需要。可见18亿亩应当是中国现阶段耕地保有量的下限。少于此,则粮食安全要出问题。尽管随着耕作技术的提高、种子的不断改良等因素,粮食单产可望有所提高,但同时,人口总量也会继续增长,粮食单产的提高将被人口的增长抵消,粮食安全始终不容乐观,所以18亿亩的红线被视作不可突破的粮食安全的底线。

总理曾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是关键。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项基本国策。

然而,具体到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可否突破这一问题上,学者和专家的意见却不尽一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曾多次指出,保卫粮食安全的“战争一定不能输”,尽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高峰期,筑路造房都需要用地,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万万突破不得。对此,经济学者茅于轼则认为,18亿亩红线是不必要的,取消土地改变用途的强制性限制,让市场发挥作用。不但能够保证粮食安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实际上,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可否突破的争论一直存在也一直非常激烈。更复杂的还在于相关土地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问题、少数官员的腐败问题、户籍和城市化进程等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和变化,都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各种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用自己的耕地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应是一个长期不变的战略方针。因为从世界的粮食贸易情况看,即使中国把所有的贸易粮买进来,也仅能够中国人吃半年,所以粮食自给为主是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基调。要自给就要保护住一定的耕地面积。”王雅鹏说。

粮食安全范文第7篇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为此,《经济》杂志推出粮食安全专题,从粮食耕地保护、科技种植、流通体系三方面阐述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相关的政策解读。

10月23日,农业部宣布,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之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近10年来,我国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但是,“粮食九连增”同时也令人喜忧参半。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我国粮食产区重心逐步北移,主要粮食产区的持续保障能力堪忧。耕地是粮食生产之基,粮食安全不仅与耕地数量有关,更与耕地质量有关,我国耕地保护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耕地不仅人均数量少,而且质量偏低。我国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足欧洲同类土壤的一半,基础地力产量只占5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约20个百分点,存在营养元素含量偏低或不平衡、盐碱、水土流失、耕层浅薄、渍涝、干旱缺水、过酸或过碱、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的耕地均占有较大面积。

“耕地质量低造成了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低而不稳,国家的粮食安全没有根本保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投入才能取得较高产出,这就是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消耗世界30%以上化肥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农民收入低下,而农产品价格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建设用地走歧路

在人多地少、水土资源匹配错位的背景之下,我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耕地占用压力。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建设用地需求集中释放的压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从数量上来说,耕地面临的最大的、实质上的挑战就是建设占用耕地增多,这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凤荣向记者分析,由于建设用地利用不合理,土地流转不顺畅,导致建设用地不断占用耕地。

建设用地的利用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且具有全国普遍性。“近些年农村‘建新不拆旧’带来耕地占用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地研究员刘彦随表示。

“相比居住这一块,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存在大量的浪费。”张凤荣表示,有些地方,在较为落后农村地区,建大广场,修宽马路,但是当地的物流、人流密度相对来说并不高。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将耕地零地价,甚至负地价转让给企业。“我看过很多的开发区,地是荒着的,厂房根本没有机器的响声。”张凤荣解释,很多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能力,甚至投机,或者在有机会时把地转让出去。

“中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占用耕地建设开发区,面积非常大,使用效率很低。”张凤荣说,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并且这种现象正在从东南部向西北部推进。

“现行《土地管理法》主要围绕耕地保护进行规范,对保护耕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管理却存在不少漏洞。”刘彦随表示。

依照目前相关规定,荒芜的土地可以由国家无偿收回,但是如何收回面临一定的阻力。“如何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存在制度上的、技术上的问题。”张凤荣分析,比如占用耕地的企业可能是从银行贷的款,这涉及的是一连串的东西。

张凤荣表示,加强土地使用效率,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让建设用地活起来,无论是转为国有出让给商家的土地,还是农民集体的建设用地都在统一、有形的市场下发生买卖和流转。

“我们土地市场不发达,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由一级市场给了这些企业,这个过程是非常大的量,但是二级市场,所谓流转的很少。”张凤荣告诉记者,目前土地市场没有培育好,配套的政策,制度,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由于这种流转不顺畅,就造成了第一个过程,只有农用地变成建设用地,集体的土地变为国有的这个路子,这是建设用地不断占用耕地的原因。”

占补平衡压力大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要求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有限,质量较差,耕地占补平衡面临一定的压力。

据严之尧介绍,我国面临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突出问题,全国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耕地后备资源现仅有约8000万亩,除东北和新疆部分地区外,大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水土光热条件差,补充耕地成本高、难度大。特别是有的省份后备资源接近枯竭,对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依赖难以为继。

“过去的农业都是在平原,土地肥沃,而且大多数都是在西南地区,降水比较多。”张凤荣解释,如果在类似这些地区补充一些耕地,很多是朝山上走,即补充山地。“实际山区的耕地,就是一步步把人逼上去的,耕地少了,人多了,就朝山上去。”

张凤荣表示,占补平衡政策导致耕地向低质量土地走,即新增加的耕地质量可能比不上被占用的。如果要达到优质的质量,需要很高的投入,甚至实际上投入再高也达不到。

另外,由于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的耕地退化。据了解,目前我国仍有近1/3的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2005年7月至2008年11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显示,水土流失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总量3.5%。

从全国耕地的调查数据来看,我国目前耕地平均等别为9.80等,低于平均等别的10至15等地占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总面积的57%以上,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仅占6.09%。

因此,张凤荣建议,耕地生长肥力的提高,水利建设,水土流失的防治,土壤的培肥问题,需要国家加大投入。而且越到今天,越要重视。

为提高耕地质量,《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已正式颁布,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势在必行。但是,耕地质量的提高也面临着一定的阻力。

“农村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保护相关工程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刘彦随表示,在缺少外部介入的条件下,耕地的保护实际投入力度将远远小于理想的耕地保护投入需求。

“如果国家不投入,老百姓也不会投入,如果投入的部分的提高和粮食产出的提高,是不相称的,农民不如外出打工。因此,更应该把土地整治看成国家行动,国家从粮食安全角度提高投入。”张凤荣说。

刘彦随建议,应着力改变当前“中央政府积极、地方政府消极”、“国土部门积极,其他部门消极”、“农民被动承担,其他主体无关”的耕地保护格局。

土壤污染之忧

粮食生长所依赖的土壤质量,直接决定了粮食的安全。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并威胁粮食的安全。

2011年10月,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的报告中表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

然而,这一数据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数据。环保部与国土部早已于2010年完成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至今并未对外公布。

就土地污染的面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罗锡文曾公开指出,有调查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其中,受矿区污染的土地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约5万公顷,“工业三废”污染耕地近1000万公顷,污染农田面积达330多万公顷。不管实际污染面积是多少,受污染的耕地无疑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不管数据是否精确,耕地受到污染已成定局。但是,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已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受农药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积达1.36亿亩,地膜使用量达63万吨,白色污染严重,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工业固废量的3.8倍,造成严重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另据统计,我国受工业污染的农田达到6000万亩。

关于土壤污染的危害,张凤荣告诉记者,土壤污染往往对粮食的生产量没有影响,但是污染累积,对人造成危害是无疑的,危害的程度,还需要进行研究。“另外,如何去除污染,是今后要注意和控制的问题。必须加强教育,加强调查,要敢于把这个向老百姓交待,要透明。”

针对污染物的去除,张凤荣表示,“污物的回收利用成本高,需要国家支持。比如,现在土地薄膜的残存非常高,如何把薄膜提出来?比如政府用多少钱把薄膜收回来、采取惩罚措施,更重要的是,研究可降解的薄膜技术。”

粮食安全范文第8篇

增产数字背后,“丰年缺粮”的现实却鲜被提及:同样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两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虽官方多年来一直仍将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目标,但到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跌破90%。

造成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一直将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口径。在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自给率因此被拉低近10个百分点。但除此之外,因中国三大主粮作物净进口的常态化趋势已经出现,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正在日益显现。

就具体数据来看,三大主粮去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左右,今年前七个月的总数也已达1143.9万吨。不仅如此,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中国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按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进口总量将达650万吨。

主粮进口常态化的表面原因,是内外粮食价差日益缩小。但在国内粮食生产规模化短期内难以全面完成,耕地及多重资源型因素日益短缺等多重原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量提升空间日益收窄前提下,这一局面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可能均会处于“不可逆”状态。

在中国大豆及主粮的进口来源国集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的现状之下,如何维持其自身粮食安全,如何重构其单纯以自给率为核心的安全观,急迫性正在日益加剧。

事实上,维持进出口平衡还仅是中国粮食安全整体平衡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这一框架还应包含(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量平衡、(粮食和非粮作物)结构平衡、(粮食产区和销区)区域平衡、(产量和销量)产销平衡四个方面。 受制于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阔,中国要基本实现粮食安全的“五个平衡”标准并不容易。就国内条件而言,它将面临“脆弱、强制、紧张”三重制约。

受制于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阔,中国要基本实现这五个平衡并不容易。就国内条件而言,它将面临“脆弱、强制、紧张”三重制约。即保障的资源条件贫乏、政府强力主导下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保障所有人口的食物及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因此,如何借助海外资源,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粮食安全不得不研究的新课题。但在此领域内,就目前的表现来看,体量庞大的中国还只能算是一个“迟到的小学生”,既缺乏经验,又难觅机会。

一方面,假如在海外购买土地,抛开日益收紧的出售国政策及国际政治舆论压力不言,中国还将面临和国内生产一样的如何提高效率的基本难题。而在陌生的异国环境之中,生产条件、法律、政治等多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会让初出茅庐的中国海外农业战略及其执行者的成功难度加倍。

另一方面,假如中国要学习全球ABCD四大粮商的经验实施订单农业,则将会面对成熟市场已基本饱和、新兴市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困境。不仅如此,在此过程当中,中国还将面临谁是战略执行者的难题——有国企背景的企业走出去具有资源优势,但却极易被妖魔化因而被捆住手脚;民营企业和私人因受到缺乏融资渠道、规模太小等原因制约,难以解决全局性问题。而不管谁是执行者,在获取单纯的商业利益与实践国家战略二者衔接之间,亦会不时出现矛盾。

对于上述诸般难题,中国已针对一部分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但囿于多重现实原因尚难以落实;此外,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目前仍无法摆脱“有想法、没办法”的尴尬状态。

粮食安全范文第9篇

现阶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农业稳定与农民增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这足以说明中央对三农的重视。在价格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粮食产量增长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保障国家的粮食稳定与安全。(二)是适应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粮食产需缺口扩大。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人口如能控制在15亿,人年均粮食消费量如能控制在500公斤,则需要粮食7.5亿吨,与现有产量相差1.8亿吨,这也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家非常重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新研制的超级水稻亩产900公斤,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三)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粮食充足了才能使人们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才能保障市场物价的稳定,可见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要保证一国的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四)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民以食为天”,这是古人对粮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今天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只有粮食充足了,每个人有饭吃,人民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所以,粮食又是社会赖以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粮食供给。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300万,城市下岗失业、收入水平低、需要救助的人口近2200万。这些弱势群体收入低,食物时常得不到保障,这与那些高收入富裕阶层相比形成明显的不协调,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弱势群体食物供给的不安全不仅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而且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应实行粮食救济措施,满足其基本需要。所以,为了满足人民的第一生活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为了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严格保护耕地,这也是贯彻中央一号文经济/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严格保护耕地要从两个内涵上理解,其一是保护耕地的数量,同时更要关心耕地的质量。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为了高产,用地而不养地,以至于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其二是耕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和林地、草地一样,国家应对耕地实施动态监测,应该对耕地土壤在多年没有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二是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很薄弱,靠天吃饭这个局面也很难改变。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2/3,粮食单产不稳定,年际间波动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不足47%,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预算内的资金和国债投资对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农业组织方面的建设,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就总体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抗灾减灾的能力不强仍是一个突出问题。由此不仅会增加农产品成本和农业经营风险,还会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妨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农业大省吉林为例,该省现在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目前,全省灌区骨干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三是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低,激励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不能够因为目前粮食形势的好转就对我们国家长远的粮食安全掉以轻心。尽管国家多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但目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还是不高,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增加,种粮比较效益将进一步下降。例如河南省———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据该省统计局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360个农户的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状况的调查,2009年农民种植小麦的亩均成本为590.8元,比上年增加42元,增长7.7%。按全省平均单产387公斤/亩、均价1.7元/公斤计算,每亩小麦的主产品产值为657.9元,比上年增加77.4元,亩均收益约为232元(主产品产值扣除生产成本加种粮补贴,下同)。依据同样的计算方法,2009年河南农民种植玉米的亩均收益是279元。按目前河南农民户均承包5亩耕地计算,若两季只种小麦和玉米,户均年种粮收入为2500多元,仅大致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两个月的收入。

现阶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新思路

粮食安全范文第10篇

摘要: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甚至在一些国家造成了通胀。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各国政府关注。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从贸易扭曲、战略选择、粮食安全等角度对农业补贴进行分类。直接补贴,农民可以直接受益,如农民收入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农民只能间接受益,如农产品价格补贴,包括中国采取的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价格补贴。

关键词:农业补贴;补贴类型;粮食安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并由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推动了我国CPI的上涨,也正是在农产品以及食品类价格的引领下,第一季度我国CPI上涨了8%;国际方面,近期粮食价格突然上涨也给许多国家特别是粮食对外依存度高的国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从2006年起,国际粮食价格就不断上涨,而此次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出于能源战略和政治因素的考虑,鼓励用玉米进行乙醇的生产,用生物能源替代石油,并加之澳大利亚的干旱以及欧盟国家的粮食歉收,以及美元的贬值、期货市场对粮食的投机行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迅速上升。

综合来看,农产品的供应对国家的稳定是特别重要的,然而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属于弱势产业;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供给受前期价格影响较大,很容易形成发散型蛛网模型;生产周期性强,短期无法扩大供给。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规模大,机械化生产、生态化程度,以及农业的基础设施、生产销售的公共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由于曾经的工业农业“剪刀差”,以农业反哺工业的发展战略造成农民收入水平、生活条件、社会医疗保障同城市存在明显差距。由于农业的先天弱势,并加之后天的不足,因此从2004年至2008年中央已经连续五年出台一号文件关注农业问题。今年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继续促进农业发展,在继续增加农业投入预算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并主要用于农民直接补贴,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某种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财政支付手段。是一个国家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是一种财政政策的工具。根据不同理论视角,农业补贴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这几种分类方法互有交叉,但各有侧重。

一、从是否对贸易产生扭曲角度来进行分类

在WTO农业多边协议框架下,主要是按照农业补贴是否会对农产品的贸易产生扭曲将其分成“绿箱”、“黄箱”补贴。如果补贴没有对贸易产生扭曲或扭曲很小称之为“绿箱”。诸如对农业生产、销售、市场促销提供的咨询与服务,对技术的推广补助,又如我国的“阳光工程”项目旨在提高农民的技能而开设的补助,以及为了减少粮食储备过程中粮食损失的粮食储备补助等等。

“黄箱”主要指的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要求协定国削减的补贴,主要是出口补贴、价格补贴等等,WTO农业协议不赞同“黄箱政策”,并试图通过多边贸易协议框架加以限制和削减,但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农业补贴的力度非常之大,甚至在2007年议会还通过了2860亿美元的《2007年农业法案》,虽然法案由于遭到了加拿大、巴西等国的强烈反对而最终没有完全实施,但是农业补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农业协定中还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一些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承诺,简称“发展箱”。主要包括农业投资补贴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此外欧盟国家还使用一种休耕的补贴,称之为“蓝箱”。还有“微量许可”、“新蓝箱”,这些都是因为其对贸易扭曲程度很小,所以逐渐从“黄箱”中排除的补贴。

二、从弥补外溢效应角度进行分类

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来看,根据获得该项公共品的效用受众范围来决定政府对公共品的出资份额。当完全由政府补贴提供该项公共服务的费用时,那么该项服务的收益范围应该是全体公民;随着收益的受众范围不断的减少,政府提供的补贴占该项目支出的比例逐渐缩小;当不存在外溢效应时,政府没有必要进行补贴,此时可以通过有偿的信贷进行农业资金的提供。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将补贴划分为全额支出补贴和导向型补贴。

全额补贴,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政府的财政支出,收益者是整个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的补贴,如禽流感防疫支出,技术推广支出,植物保护,农业公益性支出等。同时这种补贴更具专项性质,专款专用,有时是临时性质的。导向性财政农业支出,是指它以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为主,政府只对他们的某种行为进行支持,借以达到相应的政策目标。如粮食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渔民转产转业补贴等。这种支出适合于有一定经营性,其他市场主体可以承担,但需要政府扶持。

三、按照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来划分农业补贴

农产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选种开始,包括开垦、耕种、收割、加工、运输、销售,甚至还包括运输、政府收购等等。那么在这些过程当中,政府施加补贴的出发点无外乎是保证粮食供给的安全、提高亩产量、提高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农民收益、促进农业现代化。目前粮食的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如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和运输成本不断上升,那么只有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补贴,尽可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在获得直接补贴获得收益的真正提高。

四、从国家的战略考虑进行农业补贴

战略性补贴,是为了实现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等目的提供的一些补贴。如农机补贴、优良稻种补贴、农村沼气“一池三改补贴”。此轮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可以理解成美国出于战略考虑,发展生物能源,对加大乙醇生产的补贴,使玉米的其他谷物的更多的投向乙醇的生产。目前我国在加大农业直接补贴力度同时,还应该出于战略考虑,应加大促进规模化、机械化、循环经济的补贴力度,通过补贴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

五、保证粮食安全采取的两种补贴

当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农户上缴粮食的政策时,这就意味着要用市场作为调节粮食价格的主要手段。在这里我们不去比较两种补贴在经济学原理上的差异,只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供参考。就是通过直接补贴刺激粮食的供给,供给增加可以保证价格的稳定,但是会降低粮食的价格,可能减少直接补贴给农户带来的收益,此时政府通过控制政府粮食收购价格来保证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保证政府的粮食储备,在市场供给受不确定因素冲击时保证粮食供给的稳定,即当市场缺粮政府以合理价位卖出粮食,保证供给,当市场供给充裕,政府购买,保证粮食价格。今年我国粮食供给较为充裕,我国可以给予目前世界上一些粮食紧缺国家以援助,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

六、结束语

上一篇:医疗救治范文 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