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训练策略的思考

时间:2022-09-28 11:59:23

对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训练策略的思考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应用题解题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采取合适的解题方法,才能降低学生的畏惧心理,最终促进学生解题能力不断提高。就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训练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促进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不断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题解题训练 策略

一、合理设置情境的解题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合理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有比较全面、形象和具体的了解,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快速了解和数据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因此,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用设置情境的解题策略,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例如,在进行等比例求和公式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采用设施情境的方式来解答相关应用题,引导学生掌握和了解等比例求和公式的真正含义,从而灵活运用等比例求和公式去解答两个问题。如教师告诉学生一颗果树第一次长出了一个果实,第二次长出了两个果实,让学生用等比例求和公式来推算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等应该长出多少个果实,以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二、注重应用题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在进行数学应用题解题训练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知道每道题都会存在一些有用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直接关系着解题的速度和答案的准确性。在加强数学应用题解题训练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应用题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比较关键的条件和词语,以让学生对该应用题有更深层的理解,从而为学生解题提供重要基础。通常在提前相关有用信息的时候,学生会发现一些隐性条件,对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综合能力有着极大作用,以在学生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例如,从圆的A点出发,到达圆外的B点,而圆上另一点C到圆心O的距离和A点到圆心O的距离相等,已知A点和C点的距离为600米,求解A、B两点的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题的句子时,可以发现C点应该是BC在圆O上的切点,在运用相关公式和定律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解答出AB的长度。

三、生活化的解题策略由于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并且高中数学的难度比较大,大大提高高中生的学习难度。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训练需要注重生活化解题策略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到一起,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生活化的解题策略中,采用探究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课堂教学和实践生活的联系,最终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和应用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例如,进行概率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采用生活化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探讨解题思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与概率相关的理论概念,还能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如学生甲可以解决某件事的概率为a,学生乙可以解决某件事的概率为b,学生丙可以解决某件事的概率为c,那么他们不能解决某件事的概率是多少呢?通过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学生可以尽快的掌握概率的运算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目的。

四、归纳和寻找解题规律随着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得到一定提升,给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练习提供更多了机会。由于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在高中数学学习难度提高的情况下,想要快速解答出各种应用题,需要学生掌握各种相关的公式、定律等,并将各科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题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因此,面对各种各样的应用题题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寻找解题规律,才能在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一种类型的应用题讲解时,会给学生布置几道相似的题型进行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形式下的同一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五、结束语总的来说,高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有着较强的逻辑性,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注重上述几种策略的合理运用,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寻找解题规律,从而在总结和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帮助高中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最终促进高中生解题能力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玲.试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J].赤子,2015,(16):212.[2]蒋林林.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5,(20):162.[3]周玲素.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误区与对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5,(12):82.

上一篇: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追求卓越铸品牌,敢为人先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