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志自由与道德自律

时间:2022-09-28 11:18:18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志自由与道德自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成为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辨析意志自由和道德自律的关系问题,分析道德自律弱化的趋势和原因,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意志自由 道德自律 道德弱化 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

意志自由:“意志”和“自由”的融会贯通

意志自由的基本概念。意志自由,究其字面含义来说,就是人类本身具有的一种自我选择、考虑、推断和决定的自由。这种自由往往是根据自我的欲望需求来表现的。1955年心理学大辞典中对“意志”的解释为: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而自由则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叙述中所描绘的是一种不受到压迫和剥削的状态。①

首先,意志自由本质上是属于哲学的一个范畴。在人类主体的认识过程中,主体本身是希望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更多自由以此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和要求,并借此来证明自身能力和拓展机会是否得以体现。其次,意志自由从总体上来说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问题,它是主体的某种主观意志对于主体自身行为目的的一种考虑、推理,选择。②再次,意志自由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由之所以称之为自由正是由于其存在着无限可能性及不可预测性这两大特征。

哲学家对于意志自由的探究。意志自由作为哲学史上最为错综复杂的一个古老和深远的问题,长久以来被许多哲学家们所关注。从古希腊到近代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哲学家对意志自由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并特别强调意志对于理性的选择和强化,保护和服务的作用。

要说提出“意志自由”理论的元老级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当之无愧。他最先对意志自由做了较为明确的解释。柏拉图把灵魂分为了理性、意志和情感三个等级,他以理念为基础,理性为最高等级来说明人是自由的。而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灵魂分等级的思想,在肯定理性和理念的重要前提下,强调关于意志理性的选择作用。此外,笛卡尔认为:意志自由是不需要来证明的,是作为人这个“本体”的精神框架,是天生具备的。③康德认为,意志自由实际上是人的意志自律,而“自律”则是意志的最高原则。④哲学家们所期待的是意志和自由会是一个完美融合的过程,并达到最终的和解和统一。

意志自由最基本的问题。意志是否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意志是否能够符合我们关于自身欲望和要求的自由?意志是否可以脱离外界种种因素,从而获得真正遵循自我选择的自由?究竟是何种东西是让我们可以构成一个行为上的意志自由?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取决于我们对于“意志自由”这个问题的形而上学的理解。

关于意志是否真的能够自由这个问题,哲学界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两种观点一种是绝对的意志自由观点,另一种是机械的必然决定论观点。前者强调人的本体对人的自由的主观决定能动性的作用,其主要的观点认为人的意志具有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外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制约和决定。主观唯心主义者往往坚持此种理论,肯定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责任,并把具有绝对的自由的意志看作是道德评价,道德自律以及道德责任的唯一标准。

而后者则强调外界客观因素对人意志的影响作用。机械必然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的行为完全受客观外在条件的制约和支配的,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意志自由。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会受到外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或受到其他强制性力量的干涉,所以很难说我们是真正自由的。如果我们完全没有主体自我的自由意志,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放弃我们从某些个人的关系中得到的那种满足感,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我们的言语、思想,情感和身体的运动就算不上是对我们自己的自由表示。⑤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得到自身迫切需要的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取决于是否有其他的人和事物进行阻碍,也取决于本人的愿望没有受到任何操纵,那么这时候我们所选择的就是我们真正所想得到的。⑥从本体上看,在进行这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说明意志自由的一个必备的特征,那就是意志自由的自觉能动性。作为主体的人,如果同时具备了意志自由和意志的自觉能动性,那么其主体的地位和性质便有了同质性。同时也就承认了意志自由的存在。由此可以说明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在处理我们自身事物的同时,起到了推动和指引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主体完全具有自我导向的能力。

道德自律:“道德”和“自律”的诠释发展

道德自律的理念认知。马克思认为,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道德恰恰是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能够维护人类的社会关系。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自律的解释则是人类主体将社会道德规范衍生成自己的内心想法的道德准则,这种准则可以称之为“良心”。自律是主体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不会受到外界影响,依据道德的准则去遵守和追求的伦理原则。这是由其本身的自我选择性决定的。⑧另一方面,“自律”还是根据道德主体的“良心”自愿自发遵守和维持社会道德所体现的一种“无形规范”,这种规范体现社会中人类的共同意志和愿望,以“良心”制约和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审视自我的动机和目的,并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衡量标准来约束自己。

对于自律的基本认识就是遵循法规,自我约束。同时道德自律不仅成为一种关于道德自由的体现,而且表现出以下几种原则:一是自愿性原则。自愿性是指道德主体不受外界任何环境和条件的制约,自由做出决定的一种行为。由此看来,主体本身的行为是否“道德”完全取决于“道德主体”发自内心的选择。二是自制性原则,康德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而理性的最高使命就是产生善良意志。而自制性原则就是指道德主体对于善良意志的追求和向往,并对其他任何不道德行为及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自行抵制。这也是道德主体所表现的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三是自由性原则。道德主体在基于对人和社会的认知之后,会自由地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也是道德自由的内在体现。这种自由的选择也是实现道德自由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道德与道德主体的内在联系。道德是人的一种主观性活动,道德主体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来证明自己的“道德”与道德“良心”的联系。通常,我们认为,主体对于自己需要的某些世俗、功利的“善意行径”都不能算是道德自律,因而并无法体现“道德价值”。道德自律只有在不受到外界干涉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即在绝对意志自由下才能被界定。然而,如何确定道德与道德主体的内在联系的统一性,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一方面,道德属于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性“活动”,它必然面向“人”这个主体才能体现。道德通过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在不受外界的干涉下得以界定。主体通过学习、经验、信仰、理念,良心等对“活动”做出一种合乎规范性,并具有“纯粹善意”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仅仅出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活动。这更是体现了道德与人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另一方面,道德在道德主体中的内化过程。也就是说道德本身就具有一种社会规范性,而道德主体如果与道德的这种规范性的认识、信念融合为一体,则并不仅仅只是具有引导、导向的作用。这就说明道德主体具有很强的道德自律能力,不仅对社会道德规范有强烈的归属感,还能将其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坚强的道德信念,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提到了道德自律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道德他律这一概念。两者是相互对应的一种范畴,应该联系起来进行理解。道德他律是指道德主体由外部力量制约或决定所承担和履行的道德责任和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都是社会规范的强制性而并非是通过人的自我选择。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的不同在于道德自律必须要在意志绝对自由即不能够受到外界干涉下才有其意义。而道德他律是在外界约束中界定的。需要受到外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使其具有了异己性和强制性两个特征。

“异己性作用”是说道德规范对于道德主体来说仅仅是一种客观制约的力量,不会对主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仅仅是从客观方面对主体产生认知或是行为上的限制作用。而“强制性作用”是规定道德主体必须按照道德规范来进行选择活动,主体的行为会受到以道德为基准的社会生活的判定。否则会遭到舆论的批评,社会的谴责以及良心的批判。概括的说,道德他律是外在力量对道德主体的强制和制约,而道德自律是外在力量在道德主体中的内化,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相辅相成。一方面,道德自律的前提是道德他律行为的基础性和规范性的条件。另一方面道德他律(即道德社会规范)在道德主体中的内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因此,在我们强调道德自律的时候,不能忽视道德他律的重要前提。因为没有他律的自律是忽视了外界客观条件,否认客观因素对于自律形成的基础。同样,在我们强调道德他律的时候,也不能忽略道德自律,因为没有自律的他律是虚拟的宗教教条和无视个人的道德权利。⑨

意志自由和道德自律的中国回应

道德自律弱化的社会背景。我们应该认识到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容易受到外在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潜移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社会面临着道德自律的不断弱化。

首先,改革开放后,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生产力有了飞速提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除了极少数的产品外,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已开放,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贸易业有了飞跃式的增长,企业以多样的形式立足中国大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有利因素。

其次,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超过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和沉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把一个人作为一个“本体”,那么这个规律同样也适用于“人”这个个体。当人们处于贫困境地时,他没有闲暇去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意识来满足自己。相反,在当今社会的负面影响下,他会想法设法地去追求物质利益以满足生活需要,虚荣心和贪婪欲望甚至会让其在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活动中丧失道德意识,从而可以毫无忌惮地追求物质利益。然而当生活富裕时,人们对物质追求和经济利益达到将要饱和的时候,他会拥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来满足自身精神的需求和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统筹兼顾,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道德修养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现在社会以追求利益为前提丧失道德观念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逐步造成了社会道德自律弱化的现状。

道德自律日益弱化的社会趋势及成因。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奶粉掺杂三聚氰胺、瘦肉中检测出的瘦肉精、馒头使用漂白剂,地沟油搬上餐桌,等等,人们在对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愤怒的同时,却又深感无奈。物质利益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但是获取经济利益需要道德自律的辅助。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国自古以来的一切活动都把道德作为最高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道德意识是一个人最高的行动指挥者。如果一个人不受道德的约束,那么就无法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从而无法拥有正常的行为准则,必然会做出抛开道德底线来获取财物的行为。

当我们抛开现象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道德自律的日益弱化现象其实有许多原因。从客观上来讲,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蔓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逐渐体现出来。西方的一些负面价值观和不良生活方式趁虚而入,侵蚀那些道德自律能力本来就不高的人群。拜金主义、钱权交易以及社会竞争的不公平性使得物质利益逐步为少数人所掌握。社会风气日益弱化,以丧失道德准则而获取物质利益行为比比皆是。无底线地追求经济利益使人们逐步丧失道德意识。但是追究主观原因还是因为社会道德调控领域的逐渐弱化。政府以及经济活动的主体在道德自律方面缺乏自我的调控性,思想道德建设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过度追求物质利益,从而使主体的道德调控弱化,导致社会道德以及经济活动中不公平等现象不断涌现,影响经济发展质量。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的急迫性。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准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上的。经济、科学、伦理、自然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很深的道德底蕴。以道德为基准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中国目前最应该倡导的。十报告中已经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提上日程。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最能凸显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如果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能协调发展,就会出现社会发展失衡现象。食品安全、经济诈骗、公民道德低下等现象已经深深地困扰着百姓生活。如果不能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提高公民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行为,那么整个市场经济将会面临巨大的冲击。人们如果无限制地自由地追求利益,不进行道德的自我调控,甚至丧失道德的自我约束力,那么经济生活甚至整个社会都会乌烟瘴气。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需要靠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来改善。因此,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34页。

②⑤⑥徐向东编:《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第15页。

③[法]勒奈·笛卡尔:《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95页。

④[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页。

⑦文丰安,孙红霞:“道德自律,意志自由与和谐之治”,《求索》,2009年第8期。

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4952页。

⑨宋希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3期。

责编/张晓

上一篇: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 下一篇:戴着面具来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