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时间:2022-09-28 11:01:20

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学教学惟有改革课堂模式,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以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堂模式;教学方式;课程改革;创新思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此,教师必须把教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会学习作为重要的职责并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必须克服重“知”不重“思”,重“灌”不重“趣”,重“答”不重“问”,重“教”不重“学”的现象,注重启发式教学,把教学方法改革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上,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人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从2002年参与了新课程改革,下面将结合自己在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就改革课堂模式, 转变教学方式谈几点体会与认识。

一、多角度、多渠道地拓宽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伊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我采用了让学生就文本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师生一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但这往往需要更多的课时,同时双基也得不到加强与巩固。后来又采用师生共同备课,并大胆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教学模式,小老师在集体备课时,会注重以他们的视角关注他们独特的生活范围与情感世界,会重视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与事例进行教学铺垫,在教学环节及双边活动的设计上(比如:错别字修改、汉字拼音、词语辨析、成语接龙、歇后语、词语串联、脑筋急转弯……)会更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能力水平,课堂上“师”生交流更亲切、更大方、更频繁。这既改善了传统的枯燥乏味、平面化的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还切实保证做到不把教师的体验与情感价值观强加于每一位独特的个体上,并能极大的激活“师”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真正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这需要老师当好合作者与指导者的角色,尤其是加强对小老师的备课指导,实践证明:高质量的课堂效率离不开老师高质量的指导。同时每节课应至少空出10分钟的时间让老师来总结或评课,因为学生们往往囿于教参的观点,又因自身知识面的狭窄,总不自觉的影响到他们的主见与思维意识,还缺乏挖掘教材的能力,讲解课文的肢体语言没有感染力,不善于引导同学进行讨论,不善于点评同学的答案。还有一种教学模式就是老师通过备课并进行文本与文本外的扩展来提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讨论、分析、回答,而后,由老师来讲解与总结,最后再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提问题。

我认为不管采取哪一种教学模式,只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上被极大的激活与释放,就是成功的。

二、踏踏实实搞第二课堂,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胆量变大了,口语表达能力、表现欲与求知欲变强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能力激活了,思维能力提升了……在此基础上,我还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发与创新,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课本剧的表演、成语故事的改编、小型辩论会、综合性学习小论文征文(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调查、广告错别字、生活环境的污染调查、中学生的暑假生活、工厂流水线的作业、文学名著大家谈)……尤其是课本剧的表演最有成效:如在《勇气》一文中,我针对文章里法国妇女与美国伞兵留下的多处空白艺术进行独白、对白的扩宽,再自己当导演,对同学们进行角色指导与组织排练,这样课堂上同学们的角色到位率及独白、对白的合理性扩宽很好的诠释了“勇气”,台下的同学们在视觉效果下也更直观的理解了文意,从而也更能思考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这些活动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探求新知识,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尝试三维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过去的教学重传授轻阅读的习惯,使语文的人文性及德育功能在传统教学中长期被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导致学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文学功底薄弱,读书兴趣索然,情感意识较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每两周安排两节课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学生每人至少带一本书或杂志),有时到学校阅览室上课,并要求学生课后上交读书阅读卡,然后把好的张贴或印刷发表。学生们阅读范围不局限在文学名著,还包括热门的影视作品,并在每周的语文活动课有针对性地上些文学作品鉴赏课,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健康性的阅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就改变了过去注重学生智商培养的教学模式,而明显加重了对情商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它将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的道德观与情感观,促进想像力和形象思维的培养;而且让学生的灵魂受到洗礼,铸造修身立世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新课程确实极大地改变了老师几成模式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确实激活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神经”:学生更爱提问题了,更敢质疑老师了,更想说出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想法,更能充分挖掘与开发他们自学的潜能、团队合作精神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让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人中感受学习是充满乐趣和活力的,从而把时间更多的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确实让师生双方更和谐了,因为老师更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更常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想法,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与情感态度。

新课程是一种目标,课改实践中,会不断出现这样的困难或那样的困惑,这都是很正常的,这也是好事,所有的问题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解决,但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只要我们能认真地学习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精神,领会课程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与行为,我坚信:新课程这一航船必将乘长风破万里浪!

上一篇:从“被违纪”看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