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28 08:34:55

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的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90-01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方法对本院自2011-2012年500多例内科住院病人应用此表,对其跌倒事件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评估,分析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既往跌倒史、视听力情况、疾病因素、药物影响、精神神经情况及平衡能力下降等是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住院患者应用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及时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防止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医护安全性。

【关键词】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 临床应用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据统计,每年有20%的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其中5%~15%的跌倒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损伤[2]。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患者总体年龄偏大,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性增加,为了加强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地防跌措施,本院护理部于2011年设计并使用了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自2011-2012年应用于500多例住院病人,对其跌倒事件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评估,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时制定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意外事件危险因素

1.1内在因素

1.1.1年龄年龄是患者跌倒危险的显著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于70岁的,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感觉迟钝,反应变差,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容易跌倒。

1.1.2意识:认知异常,精神障碍,重度抑郁,平衡功能失调60岁以上约有30%左右的老年人可出现平衡失调,如走路不协调、站立不稳,易发生跌倒。

1.1.3感觉:视觉异常如视力障碍视力减弱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而视力在维持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一项视力损害与髋骨骨折风险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视敏度的降低,还是立体影像知觉的退化,都会使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增加6倍。

1.1.4行动:需要协助(人或物),虚弱下肢虚弱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是跌倒的较为常见原因,腿虚弱者跌倒的危险性可增加5倍。

1.1.5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镇静剂、降糖药、降压药等,如大量的抗癫痫药易发生共济失调,其他药物都可不同程度降低老年人的机敏性。有研究发现,健康老年人服用镇定药(咪达唑仑)105min后才可重新获得姿态的稳定性,易导致跌倒。利尿剂、泻药服用后老年人可因机体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和电解质,出现嗜睡、乏力、头晕、站立行走不稳而跌倒。

1.1.6其他慢性病、性低血压等也是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1.2外在因素

1.2.1光线及地面因素不平的地面和照明不足是公共场所跌倒最常见的原因。

1.2.2不适宜的病房设施,大多数老年人跌倒发生在室内,浴室、马桶缺少扶手、病房座椅无靠背、无扶手、轮椅或床制动不好或未及时制动、病床高度不合适、无床档或床档固定等都是造成老年人跌倒坠床的潜在危险因素。

1.2.3其他自身因素如穿着过长的衣裤、不合适的鞋袜等,鞋不跟脚,鞋底不防滑,也是跌倒的相关因素。跌倒发生与患者活动高峰时间是一致的[3]。

2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应用方法

所有住院患者在入院时均按表格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填写。总评分≥4分者为高危患者,交由护士长签字确认,并建立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跟踪表,每天跟踪检查,由护士长每1周记录1次,而

2.1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确立跌倒的高危人群对高龄体虚能活动的患者,以往有跌倒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服用镇静剂、降糖药、视力下降、久病下床及随时有晕厥可能的患者均应特别予以关注,患者床头悬挂易跌倒的警示牌,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并预防落实措施,避免患者跌倒的发生。

2.2防范措施

2.2.1对有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分值≥4 分者)必须采取的预防措施有:(1)使用床栏;(2)对烦躁不安者使用约束带;(3)床尾挂警示标识;(4)使用手腕带;(5)指导家属防护;(6)加强安全教育:穿防滑鞋、睡前少饮水、起床前先坐片刻、特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7)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8)落实相关护理记录.

2.2.2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降低跌倒的发生地面材料应防滑,,病室及走廊安装扶手,保持足够的照明灯,选用合适高度的床和座椅,并保持良好的功能。

2.2.3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包括个人的防护及预防跌倒的知识以及对有跌倒危险、神志模糊的患者需有人陪伴,并放置护栏。同时,加强护士巡视病房,呼叫铃、常用物品放置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必要时协助患者上下床、用餐、如厕,随时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3优点

3.1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详细准确记录了跌倒/坠床、自伤等相关的危险因素,规范了评估方法与标准,使护士在评估阅览后能够比较准确判断并采取适合个体的防护措施。

3.2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对高危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及时的防跌倒、坠床宣教,增进护患间的沟通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3动态评估监测,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对患者进行再评估,总结分析当前与患者最为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对病室环境进行改进,提供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探讨新增的危险因素,着重关注心脑血管病及服用的相关药物,

4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记忆力减退、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等,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因此,通过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的使用,及时全面地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护士在老年患者入院当天就掌握了其潜在的跌倒危险程度,针对不同的危险项目及程度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赵陈英,闫成美.老年人跌倒生理、病理变化及致跌因素的分析与护理.现代护理,2004,(4). 

[2]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4-204

[3]徐建鸿.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最新护理实证.实用护理杂志,2001,17(7):38-39.

上一篇:糖尿病的健康教育(2) 下一篇: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