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时间:2022-09-28 07:33:31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政策的转变及高校的不断扩招,面临着越发严峻的形势。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到国家、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和大学生本身对自己的就业没有明确目标、认真规划及接受系统的就业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及职业道德、法制、诚信、敬业等品质中必不可少。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展开较为具体的分析,首先透过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论述,从而说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其次,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素质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大高校的极大重视,但这一问题是复杂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也是复杂的。对于一个问题的产生,内因往往是占据主要地位的,因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最关键还在于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与他们是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联系。当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都极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超过于对文化知识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到了博士在读期间还在延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限于课堂上。

尽管如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各大高校的开展仍然遇到了许多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据了解,就业问题在高校开展政治思想的相关课程中,所占比例极小,在教材中的篇幅也十分有限。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1、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前提

大学生就业素质包括各个方面,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确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就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来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还能够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精神、智能、心理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说,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对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发挥着潜在却又深远点作用,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是以思想政治素质为前提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为社会主义输送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2、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核心

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时代的发展往往要求大学生能够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而不仅仅是文化素质。”有才无德是小人,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无德无才是废才。”可见,即使是有了再多的才能,思想政治素养不过关,一样得不到重要。这是源自古时的话,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实用性。大学生在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同时,更应当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因为文化素养依赖于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而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的提高又受着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极大制约。可以说,思想政治素养决定了大学僧最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行为方式。显然,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人,相应地能够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企业愈发看重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而不仅仅是工作能力。尤其是在国际竞争中,要求我们要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放在首位。同时,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更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文化、信息都发展迅猛的当前,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压力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正确指导思想的大学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1、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潜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素质

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更多的潜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智力因素是由人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是指情商、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六个方面组成。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升大学生对非智力因素,是在先天生理条件对基础上,在个体与社会环境及教育交互作用对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就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总和。因而,开展思想正式教育能够是大学生在相对确定的智力因素下,极大的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能。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随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这些政策的改变,使得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就业难成为困扰他们的一大心理难题,甚至许多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自杀。这些问题都归根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所致。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完杀案大学生就业人格特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等人格特征。与此同时。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渠道,运用校园文化、心理咨询和社会资讯等多种载体,还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提高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进一步发展,挖掘出每一个大学生的最大潜能,提高就业机率。

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于现当代的大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能否在这个激烈就业环境中获得生存,创新意识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不但要具备知识技能,还要求大学生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以求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而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境界,还可以有效激发人们的创作欲望。强调创新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催生创造灵感。还可以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端正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从而引导他们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创新。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也越发明显,与之相反的是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越发淡薄。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自我认知。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加强对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爱岗敬业,即使在失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快速的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找到工作。

4、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掌握文化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唯物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知识更为高效的方法与技巧。这样的思维方法能够把大学生从固有的、老套的方法中解放出来,运用创造思维学习知识。这样的结果是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够看到每一个知识点的整体面貌从而更加快速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刘洋 中国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钟敏华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校之窗.

上一篇: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 下一篇:关于农村闲置宅基地退出后土地及地上房屋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