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9-28 03:35:51

人文关怀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87-01

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 [1]。近年来,“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在我国护理行业内已基本达成共识[2]。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3]。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由于患者的特殊性而需要大量的技术型护理操作,这些护理技巧包括患者生命支持设施的使用、监护器数据的辨认与熟悉,然而这些技术性的护理操作对于ICU的患者而言仅仅只是一种机械的护理。由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他们对单纯的技术性护理并不满足,而且ICU本身的特点为封闭、隔离,极易使患者产生心理压抑、冷漠,拒绝配合护理计划,严重者影响其疗效及生存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在ICU内必须掌握如何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与心理社会学的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我院ICU积极探索和开展护理服务新模式,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关怀和尊重,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1 人员关怀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1 进入ICU时的人文关怀

1.1.1 热情接待患者: 向患者及家属作自我介绍.以合适的称谓称呼对方,然后简单介绍ICU的环境、人员配置、监护的设备。告知入住ICU的暂时性和必要性,认真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期间注意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患者,并充分尊重隐私。

1.1.2 合理安排:根据患者疾病取舒适,如脑出血患者适当抬高床头,其次,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给患者取最舒适的卧位.对有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患者事先铺好硬板床,用软枕垫于肢体受压部位。

1.1.3 密切观察病情,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患者进入ICU后,护士主动接近,床边巡视,仔细询问患者的术后身体感受。若患者感觉不适,轻握患者的双手或轻抚背部给予安慰.让患者从心里感到温暖.增加安全感。

1.1.4 合理安排饮食:大多数ICU患者均为鼻饲流质饮食,进食流质前主动征求患者的意见,根据患者的喜好,尽量选择患者喜欢的流质食物品种,少量多次进食。

1.1.5 保持安静的环境:尽可能降低床边监护设备产噪声及报警音量.医护人员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有其他抢救患者时动作轻。监护床之间设置隔帘.午休时拉上窗帘.晚间尽可能只开小夜灯.给患者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

1.1.6 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特别强调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入室时留好联系地址和通讯号码,以便随时与家属保持联系。对入住ICU时间较长的患者,及时向家属传递信息,告知患者基本情况情况,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情绪,并给予一定的探视患者的时间。对有特殊要求的家属在不违反医院制度的情况下尽量给予满足。

1.2 离开ICU时的人文关怀:离开ICU时的人文关怀责任护上告诉患者已平稳度后危险期.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可以离开ICU.用平车护者至病房.妥善安置各种导管。拉起护栏.途中注意保暖.搬动患者.向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1.3 体现人文关怀的其他方面

1.3.1 营造人文气氛: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以病人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营造这种氛围最重要的是每个护士自觉的人文情感和人道伦理意识。病房环境的设计和设施布置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方便,这样既消除病人的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同时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护患沟通交流环境,更有利于护士及时了解病人存在的问题和顾虑,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1.3.2 将现代礼仪融入护理行为中:将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交接班规范等行为融入各项护理工作中,使护士的形象工程、爱心意识得到了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 结果

2.1 全面满足病人的需求:高超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是整体护理不断深化的体现,人文关怀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病人对护理工作更放心。实施后通过问卷、当面征求意见等方式调查得出:病人满意率由大大提高。

2.2 减少疾病复发,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实施回访制度,年多以来,普遍提高了出院病人自我维护健康意识、慢性病病人自觉遵医嘱合理用药,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2.3 减少了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良好的仪表和行为规范,善于与病人沟通交流,使病人与家属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怀、爱护,促进了护患间的理解,使病人对医院的医疗、护理、收费、检查等放心,真正体现了百姓放心医院的五个放心、五个明白。使护理纠纷和病人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

3 讨论

护理工作的第一要求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4]。ICU传统护理模式中,护士总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患者生命抢救和病情监测上面,忽视了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变化[5]。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实施,促使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时刻注意在准确掌握和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融情感服务于技术服务中。使护患沟通在和谐、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进行,与此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护士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方便了患者和家属,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多数家属对ICU并不了解,患者进入ICU后,家属往往会产生不放心心理,一是担心患者病情突然变化不能及时知晓,二是担心患者得不到足够的心理支持和良好的生活、饮食护理[6-7]。为此,我们特别强调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人文关怀可有效提高ICU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晓伟.在2007年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活动上的讲话.卫生部卫生政策规司.卫生政务通报,2007.

[2] 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0-543.

[3] 李惠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8.

[4] 潘习龙.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简易方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9):421.

[5] 孙亚平.早期人文关怀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河北医药,2010,32(2):245-246.

[6] 张基灵,刘迪.鲁晓芬.基层医院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与探讨.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2):159-161.

[7] 李丽,沈乐,赵继军.国内外ICU患者家属支持的研究现状.护理杂志,2009,26(12):23-24.

作者单位:201900 上海市曙光医院宝山分院 ICU

上一篇:对老年病人输液的体会 下一篇:行为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