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对社会就业贡献及改进措施的研究

时间:2022-09-28 03:31:05

旅游业对社会就业贡献及改进措施的研究

【摘要】 积极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是我国目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分析了我国发展旅游业对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改进不足,更加充分发挥其扩大就业这一优势的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业;社会就业;结构调整;贡献

一、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形势

1.全国社会就业现状。中国成功地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目标,截至2000年,GDP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的总量规模。在GDP增长的同时,全国社会就业态势呈现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上升的态势,基本形成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例各占一半的格局。

2.社会就业压力。2001~2010年期间,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据测算,当GDP平均每年增长7.5%时,存在约3,750万的失业人口;当GDP平均每年增长7%时,存在约6,200万的失业人口;当GDP平均每年增长6.5%时,存在约8,750万的失业人口。如果全国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发生的失业率水平约在8%左右。

导致社会就业压力的最重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结构性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经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过程。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过程中由于农民技能欠缺等因素,形成大量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调整力度最大。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较高的行业进行了减员增效的改革,释放出大量人员,使隐性失业显性化。第三个结构原因是地区性的劳动力流动造成的城镇失业。我国经济呈现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然伴随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二、发展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就业问题关系到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政府重视和国民关注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时期,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目的,我国正在经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过程,同时科学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对职工就业存在着“挤出效应”,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几个人口高峰阶段的大量劳动力涌入市场,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产业关联度比较大,吸纳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很强。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1999年曾指出:“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作为一个整体雇佣了全世界从业人员的1/10,已经成为世界上创造新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1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6500万人,整个产业达到7600万人的总就业规模,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9.6%。并且,据推测旅游业在未来提供的就业岗位将更为可观。

虽然旅游业发展对社会就业贡献很大,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容忽视。当前,由于就业门槛低造成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进而影响服务质量;春节、“五一”、国庆节等三个“旅游黄金周”所形成的特定旅游周期,造成明显的旅游资源供给的淡忘季节差异,各项资源在旺季时超负荷运转,在淡季时大量闲置,影响旅游就业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度假与特色专项旅游产品体系还不发育等。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的优势,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三、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就业功能的措施

1.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以产业规模推动就业规模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具备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就业规模。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与产业质量差距还很大;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和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目标的要求相比,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与产业质量还很不足。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推动旅游就业规模:一是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住宿业,尤其是国内旅游住宿接待,是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人数最多的旅游要素,也是突出体现旅游业劳动密集型特点的重要方面;二是要积极发展旅游餐饮业,增加旅游餐饮服务的就业规模。旅游餐饮业是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门槛较低的旅游要素,是最能结合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领域;三是要着力发展旅游商品,增加旅游商品生产领域的就业比重。旅游商品是旅游消费弹性较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要素,也是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潜力最大的领城。

2.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完善就业结构。我国旅游业是从国际旅游开始发展壮大起来的,多创外汇、平衡国家外汇收支是基本目标,由此也形成了入境旅游优先发展的市场格局、产品格局和就业格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已经由一种生活时尚逐渐发展成为生活必需,国内旅游也因此需求旺盛、增长迅猛,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体。从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要求来看,国内旅游的就业数量更多、就业门槛相时较低、就业潜力更大。为了适应新的旅游发展形势和就业形势的要求,必须在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下,整合各类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大力开发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等国内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农家乐气乡村旅馆”、经济型旅馆等国内旅游设施和要素,广泛地吸纳城乡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形成“国内旅游就业为主体、入境旅游就业为主导、出境旅游就业为补充”的旅游就业结构。

3.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以产品体系建设就业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培育旅游就业体系,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重要出路。建设旅游产品体系和就业体系:一是要完善旅游产品类型,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参与性;二是要进一步扩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项目,拓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果道;三是要根据旅游产品体系建设规划,制定旅游就业体系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旅游各要素吸纳就业的目标和年度指标。

4.加强职业培训与教育发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旅游业是妇女、年轻人就业为主的产业,其中很多从业人员还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不高、自身素质较差的缺陷。坚持岗前职业培训,持证上岗,定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和再培训,以不断巩固培训结果。要大力发展旅游专业教育。选择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大连、桂林等风景旅游城市办好国际一流的高等旅游院校,培育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高等级人才。

5.加强旅游促进就业增长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旅游就业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任何有关发展旅游、扩大就业的对策,必须从旅游业发展的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探索不同旅游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的旅游就业容量、模式和规律,以实现旅游增长的可持续性。要加强旅游促进就业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进一步总结各地发展旅游经济与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不同旅游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的旅游就业容量、模式和规律。借鉴世界旅游组织(WTO)推荐的旅游卫星帐户(TSA)核算体系,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促进就业增长的测算模型,为国家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社会就业增长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旅游经济与就业理论。

参考文献

[1]张佰瑞.北京旅游就业效应和就业乘数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0(1)

[2]舒刚,涂文静.关于促进我国旅游就业的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3]厉新建.北京旅游就业研究及修正计算.旅游学刊.2009(3)

上一篇:初探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我国保险市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