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

时间:2022-09-27 10:07:53

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

美国人的高收入在全球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拿着高收入却过着比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恬成本还要低的优质生活,你相信吗? 2011年7月12日,最新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出炉。其中,北京、上海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20、21名,而排在其后的有巴黎(第27名)、纽约(第32名)等著名的国际性都市。这一调查来自人力资源咨询、外包和投资服务提供商美国美世咨询公司。该调查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等生后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比较。

美国的平均工资折合成人民币后比中国高20倍,许多商品(甚至包括一些生活必需品)物价折合成人民币后却比中国还便宜,这是事实吗?

中美物价网上晒

在北京生活真的比在纽约生活成本高吗?中国的物价是否真的比美国还贵?这个问题令许多人关注,甚至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一些网友网上晒物价,把中美物价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番对比――

衣:99美元的Cloes鞋,39.9美元的Levis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 Hllfiger牌T恤衫。这些东西在中国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毕业于哈佛的经济学博士聂辉华称,一件哥伦比亚牌冲锋衣在美国花70多美元就买下来了,而在中国,这件衣服要花1500元人民币。耐克、阿迪达斯的新款运动鞋,美国售价为80-100美元,最贵不超过150美元,而国内专柜中,价格上千元的比比皆是。

住网友们说,中美物价差别最大的要数房子了。美国二线城市200平方米的商品房售价约为40万美元,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三五年即可拥有,而在北京一位30岁的副教授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中等地段儿的房产。一名赴美中国留学生对此做了统计,在美国二线城市一个不错的地段购买两室一厅90多平方米的联体别墅(不算地下室)需要20-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万元。即使是在洛杉矶、纽约、华盛顿这样的一线城市富人区,其房价也远低于中国的北京和上海。洛杉矶富人区的一栋使用面积350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上海50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别墅,价格仅为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每平方米1.8万元到1.9万元,这个价格在上海市区连一般的商品房都买不到。甚至连这栋别墅还附带一个能停两辆车的大车库,附送一个600平方米的院子。除此之外,美国的房产都是永久产权。甚至连房子上面的天空、房子下面800米以内的地也是属于房主的。只有高于一定的高度之后,天空才是国家的,如果在地下800米以内发现了石油或者其他矿产,这些资源都归房王所有。

据国际不动产商戈登罗克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买房子不需要太长时间,迈阿密需要4年,纽约需要57年,洛杉矶需要59年。

食驻美中国记者高娓娓在自己最新出版的一本书中记录道纽约法拉盛的华人超市,活海蟹,一打12只,价格随季节、质量而定,售价一般在5.99~12.99美元之间,猪肝、猪心、猪蹄、骨头等,每磅价格大都在0.50-0.99美元之间,泰国米,50磅(约45斤)装的,18美元左右一袋,百威啤酒,6瓶7美元,橙子,3~5个1美元。一家三口,如果不出去下馆子,只居家就餐,一般每个月300美元左右(约合2000元人民币)就够了。

王佩是一位生活在杭州的姑娘,她与生活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联手做了一次实地物价调查(按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67计算),结果发现,在21种商品的价格中,杭州有12种高于了波士顿。波士顿的大部分蔬菜,特别是叶菜价格要远高于杭州,例如杭州的青菜价格(以人民币计)是每斤1.68元,而波士顿则高达每斤7.37元;杭州的小白菜价格是每斤1.68元,但波士顿的小白菜价格则是每斤3.64元。但肉类、禽蛋类的价格,杭州则远高于波士顿。例如,杭州的牛腩价格是每斤45元,玻士顿则只要每斤22.12元,杭州一打鸡蛋是16.9元,波士顿则只要6.6元。杭州一公升全脂牛奶的价格几乎是波士顿的3倍。对21种商品进行单价叠加统计后,王佩发现,杭州的总体物价也以217.37元比波士顿的199.7元,高出了8%。即使在蔬菜水果方面,杭州也未必真的便宜。由于豆腐、小青菜、韭菜等是中国人喜欢吃的食品,在美国需求量本身比较低.所以价格才超过中国。但肉蛋奶的价格,已经赶超英美了。再有一个不好的因素是,美国所售蔬菜多为经过加工了的小包装净菜。不像中国,摆在地摊或案子上,全是泥土,大把抓着卖。

用在美国的商场里,最人满为患的地方往往是卖箱子的地方。国内售价1500元左右的箱子在美国通常标价为70多美元,仅相当于国内同类产品的30%-40%左右。至于奢侈品价格,更是相差悬殊。国内标价4.6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在美国售价还不到4000美元;一台折合人民币24000元的尼康单反相机,在国内的售价竟高达437元。

如果换一种方式进行比较,这种差距或许更加明显.在美国,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只要1美元,看一场电影只要8美元,占美国公民每月收久的0.03%和0.2%。而在中国,―杯星巴克的咖啡在20元人民币左右,看一场电影平均也需50TZX民币左右,约占中国城镇居民月均收入的1.5%和3.5%,相当于美国居民所负担费用的50倍和17倍左右。

行说到交通,就不得不说一下购车,在中国买辆最便宜的夏利车至少也要30000多元,而在美国买辆宝马最多才花30000美元。美国的高速公路全部免费通行,而在中国养车,则要面临森林般的费用。此外,中国高速公路收费之重,交警罚款之多,普遍被认为是将运输成本推高的罪魁祸首。据媒体报道,广州到北京的特价机票大约在700元左右,但如果开车从广州出发到北京,仅仅高速公路的过路费就要缴纳1400元,这还是你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检查。

在美国,人工成本贵,汽车本身不贵,以至于租车比打车便宜,在奥兰多租一辆很新的轿车,一整天不过18美元(还包括保险在内)。在北京、上海打车价格不菲,关键是出租车的经营成本太高。首先要用高于一般商品两倍到三倍的价格购买出租车,然后每个月还要上交五六千元的所谓“份子钱”,出租车管理公司收取费用的依据是由权力分配的经营牌照,而这些费用最终全部都要转嫁到乘客身上。

专家网民如何看

反对者认为――

就在网友们热议中美物价时,一批专家学者却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称由于北京与纽约两大城市在经济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价格构成也存在很大差异,简单的价格对比很难有说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误解。

首先,中美税制结构和征税方式差异较大,导致商场标价和消费者最终实际给付的费用可能存在较大差距。比如美国商场的标价是裸价,而我国的标价是含税价格。仍以Levi’s牌牛仔裤为例。经典款501号在中国官方网站的售价是799元人民币,在美国官方

网站标价为64-98美元,且需要支付3%-9%的消费税。也就是说,在纽约商场看似比北京便宜很多的这款牛仔裤,其实两地的最终售价也许相差不多。

国税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靳东升认为,知名品牌的定价不一定按价值规律办事。现在网友“晒”出的商品价格有点以偏概全,统计方法并不科学,不能以此断定中国的物价就一定比国外高。由于中美两国的消费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个别商品价格的简单比较缺乏宏观指导意义。2005年,美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仅为13.74%,而中国城乡居民2010年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同时由于消费结构不同,也直接反映了两国居民对不同消费品的需求不同。在美国,居民需求更多的是服务,由此理发、家政服务等服务类价格相对较高。而在中国,居民需求更多的是商品,人力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服务业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因此,两国物价比较,如果不考虑消费结构的差异,很难说明问题。

一个名叫Patrick的网友说,涉及人工服务的消费,纽约都比北京贵。“在纽约我剪头发需要20~40美元,但在北京的学校里,只需几元人民币就够了。”总体而言,纽约的理发价格约是北京的5倍。

还有一名网友发表自己的观点“说美国商品价格比中国便宜,这类帖子误导成分很大,基本上是以偏概全。”在美国吃喝穿用有很多确实便宜一些,但那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税、保险、医疗等,这恰恰是短期到美国旅行的人感受不到的。比如,只要涉及人工费用,在美国就很贵。此外,美国有些房子是相对便宜,但买了房子后还有地产税。

支持者认为――

针对以上言论,对此持相左意见的人也为数众多。

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提出,物价对比应该主要对比三个方面首先是物价与收入的相对数对比,这比简单的价格绝对数对比要客观。一个国家的物价绝对不能孤立看待其高低,必须与国民收入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反映出公民对物价的承受能力。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北京与纽约之间的物价收入比。纽约2010年人均收入大约为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2万元,北京201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为人民币29073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人民币13262元)。纽约房租CBD附近一居室为6400元人民币,北京为3000元人民币,与人均年收入相比纽约为2%、北京为10.3%,北京是纽约的5倍。纽约猪肉价格每公斤是人民币45元,北京为人民币40元,与人均年收入相比纽约为0.014%、北京为0.14%,北京是纽约的10倍。从北京与纽约的物价收入比看,北京远远高于纽约。其次,应该比较物价变动指数,即CPI涨幅情况。这样才能看出物价涨幅对居民的影响程度。中国2011年上半年物价同比涨幅在54%,7月份高达6.5%,8月份仍在6.2%高位。8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维持在3.6%,核心通胀率为1.8%,这已经创出了新高。从8月份看,中国物价指数高出美国36个百分点。我认为,最能说明问题的应该是那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刚性需求价格的对比。即吃穿住行用等日常消费品。在这些消费品中,无论高中低档,中国都比美国贵,这是不争的事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表示,中国工人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4%,跟1975年的韩国类似。物价是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市场化体现,月收入数千美元的美国人掏20美元理一次发与月收入千把元人民币的中国人掏10元人民币理一次发,实际上后者的消费压力远远大于前者。

网友余晓平说,从整体情况来看,美国人各项消费的支出所占收入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中国人。如果考虑到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同时考虑到性价比,那么据我观察,美国只有两样东西要比中国贵,一个是知识产权,一个是人工。

找出根源积极应对

比较物价,其意义不仅在于分析价格本身,更在于透视价格之下的民生感受。这一话题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其根源是广大民众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普通居民对目前生活状况感到压力过大。如何理顺国民情绪并改善这种不良现状,需要我们深挖问题的根源,尽快采取应对之策。

综合各方意见,中美物价倒挂大致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税负重

有网站针对中美物价问题在网上进行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在“过重而不合理的税负推高了物价,并且导致了国富民穷”这一选项下,有52.06%的人投了赞同票。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认为税收重是导致我国物价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许多学者也对此表示赞同。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同样的成本,同样的产品,如果产自中国国内,即使算上“出口退税”部分,也不该出现高于国外市场两倍的情况。反之亦然,如果产品来自国外,在WTO框架下,即使有制裁性关税,也绝对不可能出现超过一倍的价差。这完全不符合基本的国际贸易规律,价格差有点过分了。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王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埋单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据中国杜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统计,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每年都是GDP增长速的两倍。而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又都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环节。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哪国制造,只要流入中国就将背负上这些处于流转环节的间接税。

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是,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定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其中,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 33倍。就商品纳税而言,美国的商品往往会在价格之外还要标明税款,中国商品实行的则是价内税,即消费者只能看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却逃不掉的间接税。

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价格只占36%,中国普通消费者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举个例子,在目前中国商场里出售的100元女性化妆品中,会有14.53元的增值税,25.64元的消费税以及402元的城建税。单这三项,就占整个女性化妆品零售价格的44.19%,如果再加上生产和运输环节的间接税收,保守地说,政府税收对女性化妆品的最终价格至少贡献了50%以

上。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显然,政府税收对国外产品最终价格的贡献也已近6成。

2009年中国财政实际收入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但收上来的这些税款由于长期缺乏监管,财政开支极不透明。一方面,政府机构臃肿,行政事务费占比高。另一方面,大部分纳税人的钱都成了地方官员充实GDP的弹药,而用于改善民生的明显不足,特别是基本社会保障方面欠账更多,政府在公共产品(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等)提供方面也较为席后。所有这些因素造成的结果是,本该由政府负担、民众免费享用的部分,反倒都一骨脑地来由民众被迫自己埋单。

二、物流成本高

物流环节中存在不少垄断性收费。比如,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10-20元。商品进入超市、商场后还要面临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最终也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三、收入低

据了解,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这就意味着其国民财富在初次分配阶段即大部分为劳动者所有,而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还不到40%。劳动者难以分享到更多财富,直接体现为工资增长缓慢,这让消费者在面对高物价时,越来越缺乏底气。

中国长期性的低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1980年美国人均收入是10200美元,中国是190美元,相差约54倍。由于中国是低工资低物价,所以当时在收入相差54倍的情况下,中国人也和美国人一样,独自一人就能够养活一家四五口人。2008年美国人均收入37600美元,中国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货币收入差距缩短了三分之一。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美国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四五口人,而中国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很困难。为什么中美两国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却在下降7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程度?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原因是中国的物价在向西方国家看齐,而国人的收入水平却没有出现大幅增长,从而使国人养活家庭的能力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四、通货膨胀

尽管在与美国的物价对比中,中国部分商品的价格确实较高,但正是由于美国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大量采购中国的廉价产品,才造就了美国持久的“低通胀”,维持着美国较低的物价水平。

留学美国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自1990年到2000年,美国几乎实现了“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指数也一直在2%上下浮动,从而使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却还能始终维持着“低通胀”。美元诞生100多年来,美分作为最基本的货币单位,目前仍然还在市场上流通,美国物价的稳定由此可见一斑。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分”作为人民币最基本的货币单位,几乎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物价上涨的速度之快。

五、房价暴涨

过去十年,全国的房价平均上涨了500%,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方,涨幅超过1000%。房地产价格的暴涨,直接拉高了商业地产的租金价格,进而增加了经营成本。

从2006年到2009年,在全球最贵商铺的排行榜上,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外滩的租金从前50名逐渐上升到了前20名。目前北京前门商业街每平方米的年租金已经达到了3700美元,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接近美国第五大道的租金水平。

抛开这些皇冠上的钻石,普通的商铺租金最近几年也开始急剧上涨。北京一个普通街道的临街店面每平方米年租金已经达到3000元,一个40平方米的小店面月租金竟高达万元。而仅仅在几年前,这样店面的租金只需300元左右。

租金飙升,必然体现在最终的商品价格当中。更为重要的是,高昂的渠道和商铺成本,让一些本有意做内销的外贸企业也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六、权力寻租

另外一种“租金”形式即是非法寻租产生的各种腐败。在中国许多经1齐链条上,都有权力寻租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你,尤其是房地产业,有人说,每一枚鲜红公章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龌龊的权钱交易。

而这些“租金”都会悉数摊入物价,交由大众埋单。正是这些非法以及不合理但却合法的“租金”,生发出了超越国情的奢侈品消费、庞大的地下经济、日益脆弱的民生感受等一系列“不正常经济现象”。

中国很多商品价格都高于美国,中国民众正在忍受着与其收入水平不相称的高物价,这是一个现实的拷问,也应该成为一个有益的提醒和警示,有关部门应该有所触动、有所反思、有所作为。降低物价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让利于民”,更应该让其成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动力支持,实现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包括政府收入在内,整个国家都将从中受益。毫无疑问,找到差距,消除差距,才能安抚民众的焦虑情绪。

物价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正如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中所强调的那样,物价上涨快了影响群众的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出高招下大力,降住物价上涨这只恶虎。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幸福指数与日俱增,这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广大人民发自内心的殷切期盼。

(责编 山林)

上一篇:姐弟相残:续香火引致争家产 下一篇:退休女教师难舍山村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