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赛乃姆”舞蹈及文化内涵

时间:2022-09-27 10:07:32

浅析“赛乃姆”舞蹈及文化内涵

摘要:辽阔的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它的歌舞艺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而“赛乃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维吾尔族舞蹈之一。“赛乃姆”歌舞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并且蕴藏着深刻文化内涵

关键词:代表性维吾尔族舞蹈;赛乃姆;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147-02

赛乃姆意为“神像”、“美女”的意思,是维吾尔族舞蹈中流传最为广泛的自娱性民间舞蹈,也是维吾尔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它既是古典舞《十二木卡姆》中每个木卡姆中“琼乃克曼”的组成部分,也作为独立的舞蹈完整地存在和流行。赛乃姆继承了古代龟兹乐舞与西域乐舞遗风,并且与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自由豪迈的性格特征相结合,动作优美抒情、富有变化。它的首要特点是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运用与配合,赛乃姆舞注重细节,像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惯用华丽的装饰音一样,凸显了舞蹈的性格。

一、赛乃姆简介

(一)赛乃姆的音乐及伴奏乐器

赛乃姆舞蹈是由赛乃姆音乐伴奏的,赛乃姆的音乐是由各地区的民间音乐连缀而成,多则十余首,少则七八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虽然赛乃姆舞蹈的音乐在演奏时数量不一,可删可减,但是顺序不能颠倒,因为音乐遵循由慢到快的规律,与舞蹈的情绪紧密配合,舞者的舞蹈速度越来越快,与音乐相得益彰。赛乃姆的伴奏乐器分为弹拨类和打击类,有热瓦普、弹拨尔、手鼓(达甫)、都它等,手鼓在这些乐器中起到掌握音乐节奏,烘托气氛的作用。

(二)赛乃姆表演形式特点

赛乃姆的舞蹈表演形式十分自由,无固定模式,属于自娱性即兴舞蹈。在节日、婚庆和亲友聚会的日子里,维吾尔族人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而晚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跳赛乃姆。它可以是独舞、对舞、三五人群舞,或者更多的人舞蹈,均统一在赛乃姆节奏中。正如马力学老师所说的“诸多方面无一特殊要求”,是对维吾尔族舞蹈艺术性的高度评价,这里的无有特殊要求并非真的没有要求,而是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统一在赛乃姆节奏中,随节奏起舞,根据舞蹈者即兴发挥即可。赛乃姆由优秀的舞者起舞,在舞蹈过程中邀请别人,再由舞者不停地邀请,表演者越来越多。大家围坐在一起,乐队在一角,“舞者不歌,歌者不舞”。围观群众为舞蹈者呐喊,气氛热烈。舞者、乐队、歌者、围观者都是赛乃姆舞组成的要素,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其乐融融。

(三)赛乃姆的动律特点

“垫步”及“三步一抬”是赛乃姆基本动律特点。“垫步”,它是一种横向流动的动作,是指一小腿部的脚腕不间断的向内侧移动,另一小腿部的脚掌支撑于地面 ,一步紧跟一步,一移一垫,上身几乎不动,形成平稳流畅的特点。而“三步一抬”是“垫步”的换脚动作。它的特点就是换脚时腿向后踢起,同时支撑腿颤,平稳中产生一种瞬间的顿踢动感。

这一连贯的动作构成了赛乃姆舞蹈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舞步动作,也称之为赛乃姆的基本动律。

二、赛乃姆的文化内涵

赛乃姆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文化渊源,也是保留至今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一类,它是在当地人民的、劳动、宗教、情感等元素的熔炉中提炼的精华。

(一)追溯赛乃姆的渊源

赛乃姆的形成是漫长悠久的,是在文化大融合、宗教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中潜移默化而来的。我们现在不能笼统的说它是哪种音乐舞蹈的继承,或是受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下几点因素在赛乃姆舞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赛乃姆与西域乐舞

“赛乃姆”原来叫“赛兰木” 据《突厥语大辞典》记载,“赛兰木”原指“地名,在今中亚一带”。那里是古代西域舞蹈“康国乐”“安国乐”的故乡。这一带的居民远在16世纪,迁入新疆车库一代定居,自然把当地优异的舞蹈文化例如“胡旋舞”和“柘枝舞”带入库车一带,人们称之为“赛兰木”,以地名为舞名。赛兰木人的“柘枝舞”是典型西域舞蹈的代表,属于软舞(女子表演,舞姿柔软婀娜,相对于男子表演的“健舞”),在唐代盛极一时。唐代的文人骚客对 “柘枝舞”都有赞誉:“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刘禹锡《观舞柘枝》)、“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刘梦德《和乐天柘枝》),诗中的‘体轻’、‘似无骨’、‘腰身软’等,都是对“柘枝舞”的婀娜柔软形象的写照,这些特点在现今的南疆赛乃姆舞蹈,尤其是库车赛乃姆中(典型的如腰功)体现尤为明显。而“胡旋舞”属健舞(多以男子表演,风格奔放、明快),这在赛乃姆的舞蹈中亦有体现,如赛乃姆舞及维吾尔族的其他代表性舞蹈中极具特色的旋转、健康明朗的舞蹈风格等。

2、赛乃姆与龟兹乐舞

龟兹乐舞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龟兹今新疆库车,龟兹壁画向我们细致地描绘龟兹乐舞的特征:弹指、摇头、弄目、移颈、跷脚、手腕与舞姿丰富变化等。这些特征恰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库车木卡姆独树一帜的典型语汇,这些特征使舞蹈灵巧、轻盈、变化丰富,富有节奏感和律动感,大大增加了舞蹈的细腻性。

(二)赛乃姆的地区风格差异

随着民族的大融合,赛乃姆遍及全疆,各地区在自身舞蹈的基础上吸收赛乃姆的特长,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赛乃姆风格。南疆是维吾尔族聚集的地方,其中喀什、库车、和田地区的“赛乃姆”不仅较多地保留了西域古典乐舞的遗风,舞姿柔美多变,步伐轻盈灵巧,腰身柔软,还保留了“弹指”、“摇头”、“跷脚”、“弄目”等龟兹乐舞的语汇;东疆以哈密地区为代表靠近内地,是民族杂居的地方,有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这里的音乐舞蹈受文化交互影响,舞蹈动作幅度较小、风格沉稳,音乐节奏缓慢,具有一些突出的汉族音乐舞蹈特点;北疆以伊犁地区为代表也是民族杂居地,舞蹈吸收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元素,与东疆不同,北疆的赛乃姆潇洒奔放、动作利落,经常出现戛然而止和幽默动作,富有生活气息。

(三)赛乃姆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

1、赛乃姆的动作特点源于生活

马力学老师在他的《中国民间舞教材及教学法》中写到;“维吾尔族舞蹈已不是原始或原形的反映, 而是艺术典型化的概括和升华。如赛乃姆舞蹈中的摇身晃头、移动颈项、托帽式、扶胸礼等动作显然是从生活中提炼升华出来的典型化的舞蹈语汇。赛乃姆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的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到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维吾尔族人把生活中简单的犹如劳动动作如托帽、挽袖、拉裙式等融于舞蹈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舞姿,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丰富了舞蹈艺术,他们的生活情感用舞蹈来表达,而舞蹈反过来又体现了生活:如摇头、耸肩、移颈、三步一抬、跺脚、膝盖微颤;绕腕、翻腕、挑腕、揉腕等;甩腰、胸腰、侧腰、板腰;这些动律特点与装饰性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紧密结合,并相互配合,轻盈活泼。

2、赛乃姆表演形式丰富了生活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人们干活劳累,或思念友人,或身处逆境、苦闷忧愁时就会唱起赛乃姆,跳起赛乃姆,用以消愁解闷,减轻精神痛苦。在喜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和亲友欢聚时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都要跳赛乃姆。

比如在举行婚礼的第一天,一般由男女双方的朋友分别把新郎、新娘及亲友邀请到家里进行庆贺。当天傍晚,新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前往女方家里迎亲,一路上管弦齐奏,载歌载舞,这一天自始至终都是跳赛乃姆。表演赛乃姆时,大家围成圆圈,乐队聚在一角伴奏,群众拍手唱和。舞者不唱,伴唱者以婉转动听的歌声,除演唱群众熟悉的歌曲外,还用旧曲调即兴编新词,描绘当场的情景,表达大家的欢乐心情。总之,赛乃姆丰富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情感生活,给维吾尔族文化增添了夺目的光彩,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

上一篇:论学习素描的方法与审美 下一篇:论色彩在油画艺术中的情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