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素描的方法与审美

时间:2022-08-10 01:14:32

论学习素描的方法与审美

摘要:素描是绘画的生命根源,是穿梭于黑与白的艺术中游刃有余的高手。学习素描需要手与眼结合的技术,需要唯物辩证法来指导素描的学习。素描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越高,素描的指向也就越清晰。素描是一个黑白的王国,它包含了一切深奥的思维和纯朴的美。

关键词:素描;艺术形式;技术;思维方式;审美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167-01

一、素描在绘画中的作用与地位

素描是艺术家的一项基本功。素描能够提炼出我们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精神。它采取了最简练的艺术语言明暗色调来表现世界。明暗在素描中呈现出许多层次,犹如缤纷色彩。造形手法多样化使素描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素描所要表达的内容、形式等都通过造型加以诠释。素描既是绘画中的基础,又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穿梭于黑与白的艺术中游刃有余的高手。

二、素描的技术,艺术的思维方式

素描技术是艺术家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提炼而成。对艺术家而言要把观察到的自然实体表现在画面上,就要把构成自然实体的元素组织在画面上。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表现方法。画是依据个人感受来组织技法。明暗在素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分布使二维画面呈现三维的立体感。“明暗即光影,是光线依据实体的结构所形成的,还有透视之后缩小形体的现象,是绘画艺术的主要长处。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发展了绘画中明暗的作用,认为物体是由受光而体现他们的形态特征。概括自然实体的明暗变化是艺术家必须掌握的方法。

画家通过素描技法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即经营整体的观念。有了整体的观念,艺术家就懂得依据实体来表达艺术家所拥有的艺术观念。虚与实,聚与散,疏与密,对比成了检验整体的有效手段。空间的思维方式是营造立体效果有效方法。这使艺术家具有了独特的艺术眼光。

三、从哲学的辨证关系看素描

第一,矛盾的观点,“一个形与形之间的区别,即正负图形的区别,正形刻画的是绘画对象的形,负空间用于描述实体图形周围的空间,负空间是相对于实体形而言的。”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所有的绘画都存在正形与负形,负形就是绘画中的背景与环境。它与主体正形正好构成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他们共同存在于画面上构成了统一的整体。第二、必然性与偶然性。在素描中通过理性分析,会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画面效果。而感性的东西或不经意的对一种新材料的尝试性的应用,随意的“乱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在探索的路上不经意的偶遇或发现。第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绘画的整个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面对写生,艺术家有一个初步感受,再用理性加以分析,构图,再将这种理性回归到感性上来。

四、学习素描的一些方法

由此可知学习素描的过程是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过程。学会正确地看,正确的领悟推理甚至是后来的感觉。首先,从整体出发,整体地看待素描过程,把素描推向一定远的距离去观察,发现画面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临摹大师的素描作品。临摹并不意味着仿造,温克而曼有言“我认为和独立的思维相对立的是仿造,而不是模仿。可见临摹是忌讳照猫画虎。通过临摹学师怎样把握整体怎样用笔怎样组织线条,有哪些特殊的技法可供我们学习。

五、素描的审美趣味和意义

“实际上,画素描不仅是把事物表现得像真的那样,而是表现似乎像那样的样子”这是有关于素描审美趣味的真实写照。当素描写生对着模特儿一丝不苟地描绘,最后呈现在眼前的像一张照片,素描的趣味性也就丧失了。审美趣味随着画面主题的表达而产生。素描最有力的表达就是作者想要传递出的精神世界是和谐宁静的还是狂躁不安的,是细腻优雅的还是奔放不羁的。“人们以为素描本身就是一种美,殊不知它的美是全靠着它所表达的‘真理’与‘情操’”鲁本斯这位巴洛克画家之王为他的妻子伊萨贝拉所描绘的素描肖像,着重刻画面部,鲜活的个性特征跃然纸上。画面所表现的一切是美的是我们追求绘画艺术最终的本意。“真正的美的素描与风格令人为它所表现的内容所吸引。当一件艺术品映现出真,表达深刻思想,激起强烈情绪时显然是美的了”“当一件艺术作品生成时,总是能够从周围事物中孤立出来并在欣赏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绘画艺术的审美主要由视觉经验担当,它综合了感知、想象、认识、情感等各种心理因素。对作品的欣赏总是想知道作品“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艺术作品的审美趣味是让我们从现实中超,进入一个由想象构成的非现实世界既艺术世界。这种审美趣味正是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广阔想象空间的非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达・芬奇.达・芬奇讲绘画[M].九州出版社,2005.

[2]孙建平,康弘.大师的手稿[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

[3]温克尔曼.论古代艺术[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探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地域化改造 下一篇:浅析“赛乃姆”舞蹈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