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时间:2022-09-27 09:35:55

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的现象:为了应付考试,教师让学生机械地做模拟题,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厌学,成绩两极分化。这不仅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而且制约了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在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合理应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以人为

本、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利用情感因素优化英语教学?本了以下的探索。

一、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轻情感的教学观念

1.1改变过去单纯以讲解知识为主的教学现状,做到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情感

教学不但需要交流信息,更需要交流情感。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成功与否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明显影响着外语学习。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让人愉快的情感和健康开朗的个性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的兴趣;一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那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会极大提高;坚强的意志力和较强的自信心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

1.2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和谐的情感氛围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在教授新生时,首先应创立一个具有亲切力的环境,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一个条件。可以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告诉学生不需要紧张,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可以做朋友,这样可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是要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们可以用多个渠道,比如原先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谈心,这样都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教师还要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生可以是朋友关系。例如有的学生家庭出问题时,我们老师私下能帮助的尽力帮助;或者自习课可以轻轻地拍打一下肩膀,问一下“问题都解决了吗?”这一些,都是不错的方法,可以最大化的缩短师生距离。

二、教学内容情感化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学当中的三大要素,如何把这三者用情感组织起来发挥最大的效果,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2.1运用情感手段来组织教学,发挥情感因素的有效功能,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外研社课本第一册 第一单元My Hometown. 提到了石家庄,教师在导入时,提问学生:Does anyone come from ShiJiaZhuang?很快一位男生站了起来;笔者紧接着对他说:Good!Welcome to ur city. What will you do if we go to it by chance?学生们都抢着回答:有的说让他请客吃饭,有的说让他带领我们去游览石家庄!还有学生建议让他当场打包票不能反悔。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整节课很顺利的完成了,并且师生情感相通。

2.2树立情感目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第五册卓别林一课时,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① Why Chaplin was so successful?

②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are in such a condition?

③ What should we do if we want to succeed in our life and study?

这些问题能使学生得到情感启发:即要勇于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解决困难;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拥有乐观的精神。这一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三、进行教学反思

情感的凝聚力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激励的作用。如果教师教学富有激情,可以对学生产生强大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感染力。如果教师带有低沉的情绪,学生不可能有高效的学习效果。而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就必须拥有过硬扎实的素质,比如,能够根据课堂变化而变化的随机应变能力,乐观向上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巧以及良好的教态,语言组织教学能力。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反思性教学对教师自我完善以及提升情感素养来说不可或缺。

教师在反思的时候,力求发挥积极情感,因为它可以对反思有促进作用。在面对教学中不如意的时候,有的教师也进行教学反思,因为心情差、苦恼,不能静下心来分析原因,也不注意与别人交流。他们过分关注不成功或者失误的地方,并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感。试想一下,教师被这种消极情感支配,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甚至还会产生畏惧心理,进而对英语教学改革采取回避的态度。

四、结束语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确立情感教学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 教育部. 新课程英语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研究课改理念,创新高中英语教学方式 下一篇:巧抛砖,妙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