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时间:2022-09-27 09:18:58

高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进步,各个专业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在高职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也在不断的改革,该课程作为学生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重要技能和手段一直备受关注,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并培养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的可能性一直以来都是业内人士努力的目标。本文中,笔者以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具体课程为例,首先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两个角度研究课程的改革方法,然后结合实例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 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言

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和应用者,下文笔者将首先分析目前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最基础最专业的课程,它不仅需要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论及思想,也要求学生学会深入研究计算机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并且该课程对学生后面的专业课程体系有重要作用,对其他课程的教学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可以说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

二、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问题分析

(一)心理特征。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往往是当前学生在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相关的程序设计课程。由于此前的接触比较少,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到学起来比较吃力。并且由于高职类院校的生源不同,有些来自于高中毕业生,有些来自于中专毕业生,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也有差异。这就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并且相应的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一些不便。

(二)行为特征。从学习方法上来看,很多同学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只是习惯性的延续以前学习的“题海”战术,习惯于单纯的做题和背语法,甚至在考前对一些典型的程序进行死记硬背,很少亲自动手尝试程序的编制。在这种学习的模式下,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就仅仅能通过简单的考试,失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完全背离了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目的。因此,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上需要老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引领一个合理的方向进行合理学习。

三、高职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成果也是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以及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熟悉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最终实现熟练运用编程工具对程序进行编制和调试。而教学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必须要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前导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优化整个培养结构。例如,涉及到的二进制、存储程序原理等内容的计算机导论课程就是C语言程序课程的重要前导课程。

(二)转变师生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活动。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精心的启发、诱导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主动探索,不能使用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思想。

(三)案例驱动,分层教学。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用且有趣的实例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增加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理解,在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循环结构时直接使用Fibonacci数列作为实例,学生就会感觉无趣,但如果把此实例改为经典的“兔子繁殖”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大不相同了。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索性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课程设计和实验课程两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主要方式。教师必须对课程大纲有足够的熟悉度,对教材进行精心的编制,让学生通过验证型实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设计型、综合型项目培养程序设计能力。同时,除了安排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的程序设计比赛,从比赛中得到锻炼。

(五)关注对课堂的评价,推动师资力量的管理。对课程的评价既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学习的理论成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统一的考评,做到优化和合理,综合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影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团队必须保证老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成果的改进。

四、结语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业内人士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探讨。教师应当认清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的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在高职院校中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穆建平. 怎样搞好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03)

[2] 林婧,李贺华,刘翼. 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 科技信息. 2010(20)

[3] 张亮.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与改革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27)

[4] 马丽平,李肖红. 高职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 吕晓华,司海峰,张燕,沈娴. 初探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7(11)

基金项目: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编号教研201314)。

上一篇:沉重的无知 下一篇: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