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27 09:16:49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体育教学与考核工作,一直在一种模式化和程式化的状态下进行。在固定的课程标准下和统一的教材内容中,由一名老师进行整齐划一的教学。因此,基础好的学生“鹤立鸡群”,基础差的学生“袖手旁观”。这样的教学局面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导致学生积极性不强,教学效果不好,不利于贯彻教育方针,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改后,我们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提倡教学时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差异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而注意教学的层次性上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从实际出发的体育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施分层教学法,让体育学习的阳光洒遍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教师应该力争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新课程的学习而有所提高,并能尽最大努力开发出其潜能。因此,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重视和开发,是体育课分层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分层教学的涵义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同时根据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模式。应该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体育教学的评价环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结果的测试,同样要体现层次特点,不同基础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如50米速度测试标准为A层以90分为及格,B层以70分为及格,C层以60分为及格。如果有部分学生身体素质特别差,及格的标准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分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健康学习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而使学生不再望尘莫及,都为自己能达到教学要求而满足和愉快。既关注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堂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其内在蕴藏的巨大潜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最近发展区”。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1.正视差异,分层施教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因此,在教学中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差异,面对差异,并且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分层施教,可以保证教学内容呈现分层递进的态势,这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重视差异、利用差异、弥补差异,让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承认和实现进步。分层教学也是老师创造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教学的体现。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拟定全员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差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递进式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帮助学生获得健身知识,形成健康、体魄。

如初一的韵律操的学习。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韵律操的锻炼价值;学会组合动作的5~9个拍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良好的身材。教学重点是节奏感和协调性,难点是各动作的路线。开始上课做准备操,上肢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等等,然后分别讲解每一节韵律操的练习特点。根据情况选出小组长,把基础好的、协调性强的分为一组;把稍差一些的学生分为一组。第一组在课前准备活动结束后,便开始进行主题课程的教学,在老师的标准示范下,学生模仿练习,完成9节操的学习;第二组的教学,老师要谨慎对待,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老师示范后,适当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结合一些游戏来辅助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来完成教学任务。完成5节操的学习之后,制订最后的测试标准,学会3节即为及格水平。

2.弥补差异,分层训练

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头戏。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应该以分层练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以及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这些差异,保证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体质好的学生要求高一些,体质差的学生要求则低一些。这样可以让学生易于接受,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说,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应该确定教学目标是学习蹲踞式起跑及相应的起跑要领、学习加速跑和冲刺、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和分类。教师首先讲解蹲踞式起跑的要领,示范动作,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练习,制订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学生上起跑器,练习起跑要领。提出练习时的注意事项,需要臀部高于肩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情,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加速跑和冲刺,分组反复练习,记录学生的成绩。根据技术掌握情况,适当降低学生的难度要求,分组测评合格标准。

3.个别辅导,有效实用

要想让各层次的同学都能在固有的技能基础上得到锻炼和提高,还要注意以下三个结合:①授课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体育是以锻炼和技能为主的学科,因此我们在阐述完关键问题后就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协作练习;②个体与集体有机结合:普遍性存在的问题集体讲,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单独授讲就可以了,这样不会占用其他人的练习时间;③课堂内外融会贯通:课堂上解决了的问题,课下有时间可以巩固和练习,课堂上没有及时解决的,要寻找机会在课外进行适当补充和延伸。

4.准确全面,积极评价

分层教学要构建积极的评价体系以期反作用于教学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同学们的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性课堂评价。当然,我们的评价不能只着眼于同学们当前的水平,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充分发掘各位同学的“亮点”,以此来鼓励和调动大家进行积极学习和锻炼。针对练习技能有困难的同学,我们要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态度和学习进步程度;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方法,既找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拼搏。

体育教学的评价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组成,每一节教学,老师的评价也是分层进行的。这一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快乐。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第四中学)

上一篇: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浅议物联网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