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电大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完善

时间:2022-09-27 09:13:45

网络教育电大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完善

[摘要]网络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变,电大教育的目标群体、教学方式和教育资源更加开放和灵活。传统的电大教育相对滞后的教育观念、信息技能、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面临着挑战。通过系统化的网络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教育理念、信息技能等方面的建设是实现网络教育背景视野下电大教师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的较优路径。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管理;优化路径

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网络教育带来了契机,教育的主体、目标群体、教育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1]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教育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呈现出新的特色。电大教师在新的特色下面临着新的教学管理挑战,因此,电大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找准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素质,开辟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路径。

一、网络教育视野下电大教育新特色

总理在《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计划,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全面渗透与融合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教育需求的革新来源于社会各个行业在网络发展下的革新[2],促成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赋予电大网络教育的新使命和新特点。网络教育就是要借助计算机设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通过互联网展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网络教育模式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或者纯粹的互联网学习模式,而是两种学习模式互相结合的产物[3]。近年来电大教育适应时代的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成人教育方式,先后创设引进了开放教育和奥鹏教育等新形式,拓展办学渠道,与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为很多成人创造了就读名牌大学的机会。网络教育为电大教育赋予了新的活力,新的特色。

(一)开放的目标群体

网络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目标群体的全开放式,几乎不受任何传统教育因素的约束。它改变了传统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方式,即学生通过成人高考后才能录取的方式。学习者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学历高低,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得规定课程学分后,即可取得相应文凭,改变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网络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公平理念,是教育资源效率与公平合理配置的科学化体现。

(二)灵活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灵活性、互动性和高效率,既能够发挥教育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也能够实现对受教育者个性需求的最大化设计和满足。网络教育通过网络集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全通道式的排列组合,学生不再受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主体和教学设施的限制,再也不局限于教师与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面对面的教学形式。网络教育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按照教学安排,将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整合在教学网站上,学生通过注册学号可以随时随地在电脑或手机终端上在线学习,可以克服工学矛盾,随时利用空闲时间通过网络完成学习和考试任务,同时可以与教师就学习问题在线答疑,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督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它改变了传统教育体制中教育提供者的绝对主导地位,克服了单向教学沟通局限,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关系中供求双方的高效互动,并实现教育资源供给的便利化和快捷化。

(三)共享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教育公平理念的具体实现,通过网络教育,北大、清华等全国名校对一切人敞开了大门,实际就是优势教育资源在教育分配中的均衡,在网络教育推动下,很多教育资源逐渐向普通社会公众开放,并通过教育过程实现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网络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具有节省硬件资源配置的优势,在不需要大量教师、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等教育硬件配套设施前提下,大大节省了学校的办学成本,使教育公平的具体实现更加可能。在这种模式下,电大教育可以整合各种优势教育资源,以开放教育为平台,引入全国著名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让想获取优势教育资源的学生就近入学和学习,获得名校的学历和文凭。

二、网络教育视野下电大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

网络教育在颠覆电大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同时,也给电大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出全方位的挑战。教育信息化也已成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重大趋势,电大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提升信息教育服务能力才能适应这种趋势。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教育公平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高效率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教育公平化得以贯彻的基本前提。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优势而获得课堂的主控权。而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更丰富、方式更便捷,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信息技术化则是电大教师适应这种理念的重要表现。电大教育的开放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教育发展对电大是重大的机遇,更是重大的挑战。电大教师必须树立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教育观,对信息技术社会下人才素质结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化特质进行梳理和研究,在充分考虑网络教育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信息化。

(二)教学技能的改进

网络教育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电大教师不仅要掌握一般的简单的教学手段,更要掌握教育的信息技术技能。电大教师既要能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设计和提供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网络课程,也要能够通过对网络互动平台技能的掌握,与受教育者远程互动,以实现在信息技术平台硬件基础上对教育知识构成等软件资源的分享。同时,电大教师也要积极关注教育科学的发展动态,对于网络精品课程、慕课等先进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学习,并能够在充分领悟的前提下进行运用。

(三)角色定位的转换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知识的源泉。现在,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学习资源,教师与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从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播者转换为学习的促进者、信息的咨询者、道路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教育中的主角,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教师也由教材的执行者转换为课程的开发者,要在充分了解目标学生群体的特征基础上,以网络为媒介将信息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以满足目标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电大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的知识需求,掌握从哪里学、怎样学的技能,帮助他们高效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源,通过信息的探索与整理,完成各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最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四)教学模式的转型

教学模式的转型取决于社会需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一般有固定的硬件设施和相对封闭的软件资源,往往是“一块黑板+粉笔”的教育,比较僵硬地实现知识的传授。而现代的网络教育采用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没有固定的硬件设施,教育软件资源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网络教育背景下,教育资源不仅仅具有知识内容的丰富性,也具有知识传授的个性化特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者,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并实现教育过程中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协同。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更多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探究。

(五)师生关系的改观

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相对固定和封闭。在网络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具有高度开放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多元化的扩展。教师必须通过网络技术,通过科学化的教育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更轻松、更容易被接受,学生真正回到了“教与学”的主体地位,摆脱学习的被动局面,自主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口号。

三、电大教师网络教学管理能力优化路径

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产物,是教育资源效率和公平科学化配置的重要载体。在现实教育情况下,单纯套用最前沿的技术而抛弃原有的教学平台和授课方式是不可行的[4]。积极适应网络教育发展的最新变化,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对电大教师未来教育范式转变的重要要求。教师是任何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在信息技术高度化应用的网络教育中也是如此,因此,网络教学的应用程度与电大教师网络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探求电大教师在网络教学管理中能力提升的优化路径更加关键。

(一)树立多元教育理念

网络教育模式中,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身份没有发生变化,但其角色承担更加多元化,由简单的知识传授转为了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要素,学习过程指导、教学过程合作、网络教育产品开发等为辅助要素的多角色集合。这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元角色的教育理念,既要精练基本的教育知识,也要提升教育技能,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教师要强化教学的适应性和专业性意识,为广大学员提供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辅导、课堂教育及网络培训,最大限度的培养实用型人才。另外,电大教育涉及大专、本科等学历教育,还涉及满足多种社会需求的技能培训,因此电大教师要主动适应新时期不同层次、不同人群接受教育和知识的需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调整教学思路,创新执教理念。

(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知识更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不断更新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发展能力,包括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继续教育是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教育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冲击下变成现实,对于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教师来说,应十分清楚自己曾经拥有的知识在不断锐减老化,“五年不换教案”已经成为历史。“终身教育是对所有人的要求,任何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对教师则更为重要,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面。”[5]教师要通过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塑造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两大平台,在加强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同时,加强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教育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也需要学校的精心组织和政府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

(三)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冲击着社会上众多的传统行业,更是为各行各业提升层次带来了机遇与希望。网络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并将传统教学推向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首先,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工作。学校通过政策和资金投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基本教学资源,实现信息技术培训对象的全覆盖,并通过考核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其次,重点培养教学骨干,通过先进教学典型的示范,提高广大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并提高培训质量。最后,设计培训专题模块,实现理论和技能传授与具体教学实践的结合,在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上实现无缝对接。

(四)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相对的固定性和封闭性导致教育体制僵化,建立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成为必然。互联网时代教育体现为“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6],要适应这一新变化,首先要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的职能也由“教”转变为“导”,通过网络进行引导、指导、辅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发展自己。其次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自动化管理。开发教学管理软件和平台,自动处理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作业、考试、学籍管理等事务,实现管理全程信息化和自助化。再次,是交流平台的多样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方式如聊天室、论坛、电子邮件等,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教师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也能及时获得解答,有助于个体化学习[7]。

(五)健全综合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推动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提高教师网络教学管理能力,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激励广大教师投身网络教育。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平台,教学管理平台,运用网络实时统计教师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网络大数据对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评价与监控,建立融合教学、互动等过程,教师、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维护者等多主体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奖勤罚懒,建立起教学管理的激励机制,提高电大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推动电大网络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会为更多人所接受,教学管理的研究会更加深入。通过树立多元教育理念等多项优化策略的推动,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服务于大众的教学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的网络教育系统将会逐渐呈现。

[参考文献]

[1]张力.新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及实施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33—37.

[2]郭,陈丽,陈庚.互联网基因与新、旧网络教育——从MOOC谈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183—184.

[3]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2):3—4.

[4]周珺,陈东.全媒体环境下成人网络教育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81—84.

[5]张宏辉.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2):37—39.

[6]李亿豪.互联网+创新2.0下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

[7]北外网院的博客.远程教育灵活度大有助于个体学习[EB/OL].(2014—11—09)..

作者:陈彭兰 单位:宜昌市广播电视大学

上一篇:网络教育下化学实验教学分析 下一篇:中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