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妙处

时间:2022-09-27 06:19:26

作文的妙处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人们在上班的公交车上挤得异常惨烈。当我望着即将关不上的车门而却步时,被后面的大姐边骂边使劲推着挤近了车门。这位大姐不止行动勇猛,说话也很咄咄逼人。在我犹豫着要不要拼命挤上车的时候,她就很愤怒地催促说:“赶紧上,像你这等到迟到也上不去,还要挡在前头不让别人上!”她还一直抱怨说车里面的人都像是活死人不懂得让一下。我一晚上养精蓄锐得来的好心情,在这个女人的唠叨之下,消失殆尽。然而当车辆缓缓驶进下一个站台时,这名妇人反倒比上车时更加焦急地冲司机喊:“不能再开门了,不能再开门了,挤出人命啦!”后门虽有零星几人下车,车厢前面却没有人动弹,玩手机的人依然在玩手机,说话的人依然相谈甚欢。车门外面,有人一边敲门一边狠狠地骂着,有人既期待又焦虑地在一边站着。车上车下,天上地下。于是,我很沮丧、很郁闷、很烦躁。为什么上个班挤个破车竞争的人也这么多?“愤怒出诗人”,那个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写些东西宣泄一下内心的怨气和委屈。

然而,当坐在电脑前写那篇满腹怨气的稿子时,写着写着却发现,我没有单纯地去抱怨要死要活挤公交这件事,也没有字字句句去讽刺那些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人,相反,在梳理整件事情的过程中,心情释然了许多,想一想,各种纠结、矛盾、冲突都是人性使然。比如说,从推我上车的大姐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利益既得者的姿态。当她成功地搭上车之后,就完全无视那些与她有着同样需求的人们。除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还要想办法使这种利益扩大化。她不想让后来的人再上车挤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这就是人性。再比如,从上班高峰期经常挤不上车这件事情中,我更深层次地做了一个自我检讨,并总结出一个道理。高峰期坐公交就好比是找工作,人最多的时候去挤去抢,胜算自然不大,但是如果能够早走十几分钟,既能轻松地上了车,又会幸运地避免堵车。当然,凡事想要顺利都要付出代价。这早走的十几分钟便是换取顺利和舒适的代价。人生之中的很多事,大抵如此,如果比别人早做些准备,早赶一步,所走之路可能就比别人顺畅许多。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赶早不赶晚吧!

当我写完那篇文章的时候,很为自己的发现高兴,写作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她使一个伤心、愤怒之人几乎变成了一个豁达的人、一个哲人。如果不是去想并且动笔去写,我可能不会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思考,有那么漂亮的见解。原来,我的文字可以说我不会说的话,她有着比我更宽阔的胸怀和肩膀,她比我更加聪明、更加丰富、更加美好。

有人问作家彭荆风创作的目的是什么时,他回答说:“抒发我的爱与憎。”大部分人不会有太多憎的情感,在文字之中,人们总要不自觉地表现美好的情感,即使有憎、有怒,文字也会比其人更加豁达、宽容、善良和美好。这就是写作的妙处。正如当有小孩子问“小猫吃——”如何造句时,人们立马会告诉她小猫吃鱼,而不是小猫吃老鼠,显然,小猫吃鱼比小猫吃老鼠要诗意、美好许多!

上一篇:发散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标题式命题作文的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