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的分析

时间:2022-09-27 02:42:16

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视角下的分析

摘 要:美国在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得到了时任总统奥巴马的认可,与此同时,我国也在相同的时间内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国家旅游部门的负责人也曾推出,利用十年的时间实现基本的智慧旅游,这标志着智慧旅游从理念探索的阶段进入了实践的阶段。在2013年的11月,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了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的活动,使得智慧旅游成为了年度的旅游发展主题。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信息服务;分析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对智慧旅游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对智慧旅游的实践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然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却对智慧旅游的本质存在着一种比较模糊的认识,甚至存在一种新瓶装旧酒的错误的现象,对新资源产生了一定的浪费,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使得政府与企业对智慧旅游的信心造成了打击,使得智慧旅游面临被暂停甚至抛弃的境地。在当前,对于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相关的单位与个人分清智慧旅游的范畴,准确的认识对于智慧旅游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根据智慧旅游的现象来挖掘本质,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发展智慧旅游的事业。

一、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智慧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的活动中可以接收到的各种旅游信息的服务。旅游信息服务则是对智慧旅游的所有共同的属性的概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旅游信息服务都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专门为那些为单个的旅游者提供的,可以无处不在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信息的服务,智慧旅游就是为旅游者个体的特殊需求而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的一种信息服务。

对智慧旅游的逻辑关系可以理解成如下的四层。第一层是指智慧旅游的旅游信息服务,是对智慧旅游最根本属性的一种表明。第二层的逻辑关系则是一种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表明智慧旅游不是一种平常的旅游信息服务,可以保证旅游者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获取旅游信息的一种服务。第三层的逻辑则是表明智慧绿玉的服务对象是旅游者个体而非群体。最后一层的逻辑关系则是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的整体流程与时空、媒介、方位、终端以及各种机构之间的整合、协同、优化与提升,是对传统的信息服务的一种颠覆。

二、智慧旅游的内涵

智慧旅游的核心的内涵就是旅游信息的服务,智慧旅游所涵盖的旅游信息服务已经改变了群体的供给方式,原来的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式是面向群体的,也是非定制化的,是通过一些机构的某些手段来对信息服务的一种提供,比如电视广告,电台广播等,可以为游客提供目的地的一些旅游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提供当地的天气信息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印刷品与各种指示标志,以及大型的电子显示屏等设备或者手段向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服务相对而言都是比较独立的,需要旅游者去关注,因此得到的信息也是比较独立的散乱的,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判断。

智慧旅游的概念则是泛在化,泛在化的意思是立即达到的任何地方的能力或者直接解释为无所不在。最初泛在化标示的是网络的无所不在,因为网络已经完全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可以无所不在的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计算也不仅仅局限在桌面。用户可以使用手持的设备,可穿戴的设备以及其他的一些设备进行无障碍的计算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旅游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经过任何媒介来对旅游信息的获取,这就称之为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

智慧旅游的核心内涵还应该包括旅游者个体。在智慧旅游中,相关的旅游机构根据旅游者个体提供的旅游信息的服务,进而对旅游者个体在旅游过程中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中与掌握,无数个旅游者个体就会聚集成一个超级大的大数据。不管是管理单位还是服务单位,都能够根据这些数据中的承载关系,来对旅游者的服务、旅游业务的模式。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改变,实现旅游业真正的转型与升级。

三、智慧旅游的基本外延

泛在化的旅游信息的服务使得旅游信息流的重构与旅游业务的重组发生了改变,因此需要对旅游组织进行优化。同时旅游信息的服务也使得旅游信息的搜索行为与方式,以及旅游营销的方式,与旅游管理的方式,旅游服务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智慧旅游使得旅游者的信息搜索的行为产生了变化,使得旅游信息的收集变得更加的灵活,旅游者可以根据互联网提供的渠道进行信息的获取,这些信息都是根据旅游者在网络上的点击行为或者消费记录等数据经过数据挖掘之后产生的。旅游者还可以根据虚拟的三维软件系统来对目的地的旅游进行体验,根据职能终端来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信息进行了解。智慧旅游对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使得旅游者在旅程中的灵活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增强了自身的随意性,不会再有之前设计中的局限,旅游者可以对自己的行程进行随时随地的改变,提前了解目的地最新的各种信息。智慧旅游还可以帮助旅游者对旅游的体验进行各种分享,可以通过照片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行程与旅行路线,还可以将其分享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中。

四、对智慧旅游本质的分析

对智慧旅游本质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还需要放眼于世界,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理解。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观念中,并不是特别热衷对智慧旅游的概念,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市场的行为,这样可以在对新老客户的争夺中更好的使用新的技术。而在中国,尽管已经高调的提出了智慧旅游的概念,还希望通过智慧旅游来实现对整个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并对旅游业的信息水平进行全面的升级。由此可见,对智慧旅游的本质与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与智慧旅游的期望与旅游信息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还需要保证智慧旅游的概念的普遍适应性,保证智慧旅游不能再短的时间内失去活力。

对于智慧旅游的探讨,各方面的学者与专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认识。智慧旅游融合了各项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旅游者自身的体验,将实现全方位与一体化的旅游业信息管理服务,并将这种服务应用在旅游者,企业与目的地政府的旅游发展理念与运营中,为行业内的所有主题提供最全最新的旅游信息。

结语:

对智慧旅游,要在旅游信息的服务层面进行解读,这样对智慧旅游的发展将会注入强大的动力,帮助旅游机构可以准确的把握方向。将智慧旅游定位在旅游的信息服务,这样可以使其成为旅游系统中最核心的信息流,可以在技术与需求的推动下实现无处不在的旅游信息的服务,是对认为隔断的传统旅游信息发展的完美的解决,也将旅游信息搭载到不断发展的信息快车之上,对旅游游客与旅游信息之间的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产生一个缓解的作用。通过这种概念化的建设,对智慧旅游也将是一种变革,旅游的智慧化也终将会成为旅游信息化之后的一种突破,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鹿小龙.智慧旅游搞不好就是纸上谈兵.[N],中国旅游报,2011-07-01(2).

[2]张凌云.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与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J].旅游学刊,2012,27(2):3-5.

[3]林若飞.国内智慧旅游研究现状述评[J].旅游总览(下半月),2013,(3):11-13.

[4]王兴斌.智慧旅游,还是智能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2-04-20(11).

[5]马勇,刘军林.智慧旅游应用前景巨大[N].中国旅游报,2013-08-24(13).

[6]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中国旅游研究年会论文集[C].北京:背景联合大学,2011:55-56.

作者简介:

蔡发书,女,1981年10月出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职称讲师,专业方向旅游管理,负责学生就业工作,讲授“就业指导”课程。

王朝岗,男,1982年7月出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职称副教授,专业方向网络工程,任课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上一篇:试论煤矿顶板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下一篇:浅议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