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17 10:51:51

浅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当前社会需要创新,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新性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只有依靠创新教育才能实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针对的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十分重要,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意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所具备的作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演示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实验,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尽管物理学科的内容非常严肃和严谨,可是具有多样性的体现形式。由于初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学习兴趣常常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有关大气压知识的时候,能够为学生演示以下的实验:在盛满水的杯子上使用一张硬纸片盖住,然后倒立起来,结果水没有流出,纸片也没有落下,这让学生观察到了真实存在的大气压。然后教师要求两名学生对马德堡半球实验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借助小吸盘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大气压。教师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加深学习的印象,容易理解和记忆。这样的初中物理教学必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其实也是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是为了激发学生不断地思考,以使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之后,得出问题的正确结论,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知识。学生这种思考的过程有利于推理论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启发学生将自身的思维能力与物理分析方法统一起来。例如,教师讲解测量的时候,要求学生对灯头的体积进行测量,学生会根据常理进行计算,然后教师将一个装满水的容器拿出来,放入一个灯泡,这时,学生会顿时明白,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创新的实质内涵,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的特点在于自然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验证,因为其本身就有较强的探究色彩。新课标对于探究性学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中探究性学习的比重上升,这使得教师更有利开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初中学生普遍好动,相比课堂的理论讲述更喜欢动手实验,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其能够大胆创新,以动手、动脑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慢慢掌握物理知识以及物理现象的原理,树立科学探究的学习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首次实践的结果做出大胆预测,然后对预测进行下一步实验,从而修正预测,这是正确实验流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有关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为了验证小灯泡两端电压与额定电压出现差异时其灯管强弱的变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对变阻器阻值的控制来完成观察,最后通过试验和数据的对比得出最后的结论,使探究式学习的价值得到体现。

四、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一)增强学生动手实验力度

物理学中相关概念与定律的发现与实验有着必然联系,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侧重实验的作用。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主要以演示实验为主,教师只在讲台或者多媒体设备上进行演示教学,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着阻碍作用。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现有教学器材,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物理现象与规律,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课前准备简单而有趣的小实验,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课堂效率,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重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在物理实验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关的讨论,对每个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予以合理的肯定,促进学生提升实验的正确率,同时树立起物理学习的信心,提起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让学生灵活使用物理知识

(一)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中,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大致有’等效替换法、类比法、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解题技巧,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并且在多种解题方法中找到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单一思维,建立知识、能力、方式相结合多维模式,让学生在建立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理解物理科学实质,掌握精随。要重视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掌握每种物理现象的原理,从生活中找到各种物理知识的应用,活学活用,灵活使用各种物理知识,不断探究物理问题,逐渐培养创新意识。

(三)培养解题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不满足、不盲从教师和课本,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多问为什么,不轻信、不附和,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就要在课堂中设计些出乎意料、表面复杂、实质简单,或者表面简单、实质较难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总结

初中物理是学生们刚刚接触物理的阶段,虽然只是讲解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但是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意识,不能死板的学习课本内容,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发散思维,大胆设想,勇于求证。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配合物理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为物理教学提供实验器材,对一些在物理学习中有着创新方法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1]欧云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浅见[J].大观周刊,2011(47).

[2]辛学军.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B,2011(9).

[3]赵耀华.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

上一篇:浅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一般设计原理 下一篇:关于美声唱法中女高音中低声区训练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