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收入拉开“大众时代”序幕

时间:2022-09-27 01:10:24

财产性收入拉开“大众时代”序幕

股市、楼市的空前繁荣,越发放大了财富的马太效应。为抑制全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于财产性收入,只能选择一条从“少数人拥有”到“更多人拥有”的路径。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拉开了让财产性收入挺进“大众时代”的序幕。然而,必须看到,要抹平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鸿沟、缩小贫富差距殊为不易,必须从各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

股市楼市正在深刻影响贫富格局

从狂飙突进的股市到一路疯涨的楼市,正在深刻改变当下的贫富格局。根据公开数据,通过炒股资产上亿元的已经不在少数。新近公布的2007年富豪榜显示,依赖于股市和土地的增值,富豪们的平均财富比上年增加了100%,其中,财富增加最快的7个人,在过去的一年中财富上升了100亿元以上,而这7个人的财富都与资本市场有关。股市持续走牛,不单催生亿万富豪,更刺激或成就了诸多股民、基民的“财富梦”。

鼠标轻轻一点,胜过荷锄一年。资本市场的空前繁荣,越发放大了财富的马太效应。尽管股市的强劲,已引起了人们对是否存在资产泡沫的质疑的担心,但无论中国股市以及楼市是否存在泡沫,有一点都是毫无疑问的,即这两大资产收入是目前中国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其流向的极不均衡性,主要为资产较多的中高收入阶层所拥有,因此使得本已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少数人拥有”到“更多人拥有”

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通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尽管财产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仅占2%左右,但由于其流向的极不均衡性所引发的马太效应,为避免迅速增长的财产性收入过于向一小部分人集中,进而加大全社会的贫富差距,不可逆转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企图以削减乃至取消财产性收入来缩小贫富差距,只能选择一条从“少数人拥有”到“更多人拥有”的路径。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即旨在让财产性收入覆盖更多的普通百姓,让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降低基尼系数的不二选择,同时,也是让财产性收入挺进“大众时代”的序曲。

谋求财产性收入“大众时代”的公平之道

然而,必须看到,要抹平横亘在乡之间的鸿沟、缩小贫富差距殊为不易,需要从各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首先,要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环境,破除垄断性非正常收益。完善与财产性收入有关的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破除信息垄断,积极开发适宜普通群众资产规模、专业知识、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让普通百姓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市场交易。同时,打破垄断性非正常收益,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缩小行业间、部门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

其次,要积极营造全民创富条件,尤其是要扶持农民创业。当前,随着《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实施以及“非公36条”等利好政策的出台,一个新的全民创富时代已然到来,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创业条件也越来越宽松。但是,在农村创业依然面临不少政策和体制的羁绊,需要从金融支持、行政审批等各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扶持。

最后,要尽快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切实保障公民财产权利。当前,随着“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宪法地位的确立,以及《物权法》等一批商法的修订施行,公民拥有财产、赚取财产性收入的权利和义务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明确和规范,但是,对于农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农地,依然面临模糊的土地所有制和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征用制度的双重冲击,也正固如此,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才会屡屡成为社会热点。所以,要积极改革农地制度,创新农地征用和流转模式,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交易。

(摘自11月2日《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关注“财产性收入” 下一篇:增加财产性收入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