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债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27 10:40:55

我国企业债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为三部分,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债的现状,其次,就现状分析得出现存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债 发行规模 发行主体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如饥似渴”,这导致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资金融通。而且近年来,我国企业债的发行规模成上涨趋势,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将对企业债发展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我国企业债发展现状

(一)企业债发行规模呈现上升趋势

(二)企业债发行地区分布广泛

截止到2014年11月份,全国共有31个省(直辖市)发行了企业债,债券余额共计149071亿元,债券数量9927只。其中债券余额占据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广东省、江苏省、上海、浙江省;债券数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见表1)。虽然北京及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发行规模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中西部地区企业债也得到了发展并不断增加发行规模。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债的发行地区分布广泛。

(三)企业债发行主体多元化

企业债的发行主体不仅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还包括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未上市企业。而且由表2得出,企业债的发行主体所属行业也是各有涉猎。截止到2014年11月,一共有10个行业的3786家企业发行了企业债。这些发行企业债的行业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日常消费、医疗保健、电信服务等到金融、工业等,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整体上,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呈现多元化。

(四)企业债信用等级均在AA级(含)以上

由wind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得到:截止到2014年11月份,AAA级企业债债券余额最大,比重为37.52%;其次是AA级,比重为35.83%,第三位是AA+级企业债,比重为26.03%。总体来说,企业债的债项等级大部分在AA级(含)以上。

(五)企业债主要在银行间市场交易

银行间市场有2211支企业债进行交易,而且债项等级均在AA级(含)以上;上交所有1505支企业债进行交易,债项等级也均在AA级(含)以上;深交所有30支企业债进行交易,债项等级也均在AA级(含)以上;柜台交易地有44支企业债。很显然,银行间市场是企业债交易的主要市场。(以上数据由wind数据库中企业债按市场分类数据整理得到)。

三、我国企业债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一)企业债的发行规模较其他债券品种偏低

虽然横向来看企业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纵向来看企业债的发行规模占比偏低。企业债的发行只数占比为11.05%,发行额占比为5.68%。发行只数占比排在第五位,但是发行额和其他券种相比是较低的。国债发行额比重为17.55%,金融债为30.23%,短期融资券为16.84%,还有其他几个品种也都处在5%左右的水平(见表3)。所以,企业债的发行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企业债的发行地区、发行主体不均衡,过于集中化

就发行地区而言,企业债的发行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北京及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债在这些地区的发行规模是中西部地区的数倍。

就发行主体而言,在企业债的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依旧是1987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只占了很小的份额。由wind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债是254支,地方企业债是3534支,而集合企业债仅为26支,差距还是很大的。另外,企业债的发行主体按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工业类和金融类企业,二者发行主体数量占比高达85.31%,这说明,在债券市场上发行企业债的企业大部分来自工业行业和金融行业,这种行业的过度集中化进一步说明了发行主体的分布不均衡。

(三)企业债的融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发行主体的分布不均衡和过度集中化,导致现在企业债市场上的企业债大部分来自于中央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真正属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份额很小,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企业债进行融资,企业债的融资功能就被无形地削减了。

(四)企业债的流动性风险加剧

由于我国对企业债的发行、交易、流通的管制过于严格,使得企业债的发行和流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企业债的流动性风险加剧。例如《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的出台提高了企业债的质押门槛,使企业债的流动性风险加剧。

四、对策建议

(一)增加企业债发行规模

近年来,我国企业债的发行规模是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的,政府要更进一步地支持企业债的发行。一方面,应放宽管制,降低发行门槛和准入门槛,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发行,使更多的企业债参与流通;另一方面,应把现行的核准制改变为注册制,使企业债的发行实现市场化,由市场决定企业债的发行规模,从而提高企业发行债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投资者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债实现更大规模、良性的发展。

(二)均衡发行主体

均衡发行主体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发行主体的多元化,发行主体不应该仅仅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也不应该过度集中于工业类和金融类企业,应该让信用良好的“潜力股”民营企业也发行企业债,充实企业债市场的信用等级和行业类别,打破企业债信用等级均在AA级(含)以上的格局,打破工业类和金融类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满足不同的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

(三)因地制宜

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是不同的,而且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对地区进行分类,经济发展领先的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归为一个类别;经济状况居于中间水平且偿债能力一般的地区是需要控制的,归为一个类别;经济发展缓慢、偿债能力比较低的地区就需要进行风险考察和监控,归为一个类别,根据不同的类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管理企业债的发行和流通。

参考文献

[1]袁婕.浅析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现状[J].时代金融.2014(3).

[2]未来.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08).

[3]艾永梅,周国栋.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化进程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5(1).

作者简介:史波(199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梁朝晖(1971-),女,教授,博士,现就职于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上一篇: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基层站段如何加强成本管理 下一篇:论压岁钱的打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