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激趣 以读导学

时间:2022-09-27 08:59:11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的地位和作用。朗读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字、词、句,加深领会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才是语文课的根本。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对此,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1)激发兴趣,体会感知,让学生想读。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渴望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感触,特别是那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语言浅显、内容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展现学生情感世界的故事、童话、散文等,他们都显出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利用教材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匆匆》这一课中,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作为重点指导朗读段,让学生读了这段话不仅感到很美,而且觉得作者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描写了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学生通过这一情景的创设、发展、深入,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挖掘了学生朗读兴趣的源泉。

(2)激感,合理想象,让学生会读。讲读一篇课文,学生反复吟读、合理想象,就能品出“文中情”,悟出“文外味”,加味出文章的余韵和余意味,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读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染人物的形象。如讲读《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我就要求学生品读重点语句:“粗暴的吼声”“满脸横肉”“冷笑着”,“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学生通过敌人与父亲形成的鲜明对比,体会到了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即使教师不讲解,学生也有了感悟。

小学课文中的文言文虽寥寥数语,但其中也蕴含着美的因素。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因此教师首先要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如《学弈》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读出肯定的语气等,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自然而然地就能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了。

(3)多样读法,培养语感,让学生美读。通过各种朗读练习,能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深入探索,在读中巩固语感,自觉地记下了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及时地储存到自己的记忆库中。如教《桂林山水》一文,为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美妙,我就这样设计:同学们谁能把桂林的山读得“珍奇啊”“真修啊”“真险啊”?把漓江的水读得“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以读引思,创设情境,好像是在与作者漫游桂林的山水,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想象,这样不但能感受到那美丽的山水景色,也从中得到了自学的乐趣。

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朗读内容的完美结合,是对语言的品味,是对作品意境的涵咏。美读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滋润,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激发。朗读的方法很多,各有巧妙。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而设计,可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可以让学生领读、个人读、分组读、奇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有时还可以多法并举。读法的变化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学生就会想读、爱读。

(4)拓展迁移,积累语言,让学生多读。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积累语言,首先要多读。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我认为一堂课中必须坚持“四读”,即讲前读,让学生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师范读,创造良好的意境,激发朗读兴趣;讲中读,针对课文重难点,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把课文读畅、读懂,读出节奏感;讲后读,以读代讲,讲在读中。这样反复朗读的过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反复吟咏,体会文中所蕴含之情及作者的表达意图,并在反复朗读中走进作者心灵,起到与作者对话交流的效果。其次要创设环境在读中拓展迁移。如教《丰碑》一文,当学生了解到“丰碑”就是指牺牲了的军需处长时,我就指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那些人物可称得上“丰碑”,学生不假思索的就能回答:“”、“张思德”、“郝副营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丰碑”的含义学生也就根深蒂固了。

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背诵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会,不断吸收。可以说这一迁移拓展,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我们应将课堂中的书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用生活的五彩线来装点和丰富课堂的书声,让课堂里的书声,声声相趣、声声得味、声声充满灵性。这样的课堂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课堂!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转换 下一篇:民间文艺之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