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析

时间:2022-09-26 11:44:11

跨界合作: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析

摘 要: 跨界合作是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的融合现象,其精髓就是将分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因此,跨界企业必须从单独个体的独自运作转移到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运作。在商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跨界合作企业间协同合作关系的发展会而有不同的侧重点,最终实现和系统内的成员共同进化。

关键词:跨界合作 商业生态系统 共同进化

中图分类号:S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081-01

继1月29日与百度时代订立合作协议, 2015年1月31日,畅捷通又与滴滴打车(小桔科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无论是与百度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合作,还是与滴滴打车在产品、品牌、市场等方面的全面合作,都是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这种跨界合作,是小微企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和突破,描绘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圈。这说明,在新经济中,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仅依靠完善自身还远远不够,必须密切关注相关的经济环境及其组织,塑造一个开放、抵抗力强、与相关企业共同进化的商业生态系统。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1996年,James F.Moore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1998 年,Moore又指出了商业生态系统中供应商群体、消费者群体、贸易合作伙伴等的共生性和动态性。1999年Lewin提出,商业生态系统主要由在不同生态位、利益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2004年,Mirva Peltoniemil 和 Elisa Vuori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利益相关的企业组织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企业之间以互利的方式与其所处环境即商业生态系统共同进化,而不是简单的结合。商业生态系统成员主要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和有力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他们与整个系统网络同呼吸共命运,而不仅仅是竞争或合作。

二、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分析跨界合作

Crossover一词在英文中原意是“转型、转向”的意思,但在诸多领域被翻译作“跨界”,引申含义是“跨界合作”,意思是跨越两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跨界合作通过一体化的举措实现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使原本松散联系的独立企业“单打独斗”转变为多个企业“协同作战”,甚至使原本的竞争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其精髓就是将分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精力从注重单独个体的运作转移到注重商业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运作。

1.企业互利共生,合力开拓1+1>2的市场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会,各个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复杂。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行业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等种种关系整合组成了整个系统(图1)。其中,核心企业负责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到这种商业活动中,并在其中获取一定的利益。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是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中心。企业与企业互利共生,才能共同致力于提高运作效率,合力开拓1+1>2的市场。

互利共赢是企业间进行合作的基础,因此“交易规则”是维持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1)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圈”,通过一方的壮大,带来另一方的需求增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如畅捷通“工作圈”与滴滴企业专车之间的业务互通,通过各自优势产品,提升两家企业之间的业务运营效率。(2)在利益分配上,照顾各方自身的发展诉求,构建平等的发展机会,相对对称的利益分配机制,凝聚成具有同步进化特点的合作关系。

2.加强组织学习,相关企业共同进化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所处生态系统的前景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不仅要完善自身,还要塑造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的企业“联合、联动、联盟”,只有提高组织学习能力,通过知识资源的不断融合、积累和利用,才能动态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商业生态系统搭建了一个知识交流的“多边平台”, 平台上的各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显性、隐性知识和核心技术,通过知识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能够对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协同反应。

3.重视外界环境,提高系统动态能力

商业生态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系统,它“既有生态系统的特点,也有一般经济系统的特点,还有复杂演化系统及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从图 1 可以看出, 政府机构和制定规章其他管理部门构成了环境子系统,投资者、贸易协会、行业协会、工会等组成了支持子系统,它们不同方面对商业生态系统产生这重大影响。比如,政府及公共关系建立的环境子系统可以进“行目标与系统价值、环境的最大协调”、“吸引社会精英积极参与”; 风险承担者的确认及利益保障,可以“确保系统拥有高质量的股东”、“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吸引更多风险承担者参与”等。因此,在跨界合作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让行业协会更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此外,要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促进企业的有效沟通,提升整个系统的动态能力,适应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动。

三、跨界合作企业间协同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如前所述,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共同进化。它强调的是“共同体内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相互作用结果的高度整合”,这种整合分为 开拓、扩展、领导、自我更新4 个阶段(Moore,1996)。在不同发展阶段,跨界合作企业间协同合作关系的发展会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1.开拓阶段。这个阶段是合作关系的建立阶段。主要是具有市场潜力的新的产品或服务的探索或创造,初步建立起新的商业网络。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结合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合作伙伴关系潜在的风险和收益作出评估。然后分析自身核心能力是什么,需要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跨界合作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核心能力,以实现优势互补并有效整合企业间资源。明确了对合作企业的需求之后,就要广泛收集信息,寻找潜在的合作企业。最后通过过滤、组合优化,作出决策选择。同时,通过签署有效合同,设计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来建立高度信任合作关系。

2.扩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推广应用成功的商业模式,以吸收更多的新顾客成员、相关风险承担者、相关利益者和关注者,获得更大发展。此时的关键在于在关注和开发的市场界限内建立核心企业,即位于系统中枢的骨干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规模快速扩大的过程中,一方面核心企业不断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为现有的成员企业创造价值,同时依托自己的核心技术,吸引更多的其他企业,获得对市场的支配地位,建立行业标准;另一方面,在一个健康并且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里,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整体价值和获得的利益也不断增加。这不仅可以促进成员的共同进化,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还能使他们感受到支持和被领导,树立对核心企业的信心。

3.领导阶段。随着商业生态系统的快速稳定发展,各个系统成员经过竞争,选择进入的机会窗口,出现在适当的位置。此时,核心企业成为关键成员,充当商业生态系统调控者的角色,协议和关系则成为商业生态系统运行的自组织机制。此时,核心企业必须保持技术先进性和卓越的质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出建设性和有实际意义的方案和措施,通过为成员企业提供有实际价值的产品和技术,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带领整个系统不断前进。

4.自我更新或死亡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是保持生态系统持续地改进性能,防止衰退。环境变化促使商业生态系统逐步变化,弱势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衰退现象;时移势易,即使是最强健的生态系统,也会被更新的商业生态系统所代替。这一阶段,核心企业不仅要通过变化或有效的变革,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要通过创新,维持它的动态平衡,不断增强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Moore J. F., 1996,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2]陆杉,高阳.供应链的协同合作: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5)

上一篇: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 下一篇: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念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