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的“依样画葫芦”

时间:2022-09-26 09:56:07

数学课中的“依样画葫芦”

【摘要】 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不明白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而是模仿老师的做法,依样画葫芦. 本文主要以“混合运算”为例,分析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并设计教学环节由加到乘,让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背后的道理.

【关键词】 混合运算;加法;乘法

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混合运算教学中,老师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超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生:看到了面包每袋3元,饮料每瓶6元.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买一个面包和一瓶饮料一共多少钱?

师:小熊买了三个面包和一瓶饮料,你能算一算它一共花了多少钱吗?

生:3 × 3 = 9(元),9 + 6 = 15(元).

师:你说得真好,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呢?

生:我用的是3 × 3 + 6 = 15(元).

师:你用的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综合算式,谁能说一说3 × 3代表什么含义.

生:代表3个面包的价钱.

师:你们看老师这样列式,6 + 3 × 3 = ?你知道结果是多少吗?请你尝试解答.

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不清楚运算规律,先用6+3=9,再用9×3=27元.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得到27元,这个结果对吗?

生:不对,应该是15元.

师:我们做混合运算的时候应该先做乘除,后做加减. 6 + 3 = 9在这道题目中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应该先算3个面包的价钱,然后加上一瓶水的价钱.

师:下面请看几个算式,自己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 + 4 × 3,5 × 4 + 8,9 × 2 + 4

这是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一节课中的一个片段. 教师采用了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进行导入. 教师出示算式6 + 3 × 3试图用情境来说明先乘后加的道理. 先算三个面包的价钱,再算三个面包和一瓶水一共花的价钱. 随后教师总结,当加法和乘法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当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然后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在练习中,学生都能说出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但是学生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加,而是在模仿老师的算法,依样画葫芦.

在教混合运算之前,教师往往分析的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缺乏对后面要学习知识的分析,缺少关联性. 四则运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任何学科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用到四则运算来计算.

混合运算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 因此学生学习混合运算时,不仅要直接得到算法,而且要体会到算法背后蕴含的道理.

一、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难点

分析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难点,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现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认为难点在于混合运算的书写,因此将重点定在如何书写上,如等号的位置,运算结果的位置,等等. 这些是混合运算的难点吗,混合运算的难点到底在哪?

学生对于3 × 3 + 6 = 15这样的题目错误率很低,而对于6 + 3 × 3错误率就很高了. 两个题目都是有加有乘,为什么学生在做第二道题目时容易出错呢. 原因在于第二道题目与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不一样,不是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乘再算加,这是学生认知中的一大飞跃. 学生出问题的地方就是教学的难点. 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应该是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

二、先乘除后加减的的原因

加法表示的含义是将两个量合并起来. 乘法的含义是同数连加,也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减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从整体中拿走一部分后还剩多少. 二是两个量比较,多出的部分是多少. 除法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平均分,二是包含除. 包含除其实就是同数连减,用12 ÷ 4 = 3,其实就是在求12里面有几个4,用12 - 4 - 4 - 4 = 0发现可以减去三个,所以结果是3. 通过以上分析,乘法和除法是建立在加法和减法之上的运算,因此称加减法为低级运算,也可以说一级运算,乘除法为高级运算,也可以说是二级运算.

6 + 3 × 3,如果我们想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我们就需要将3 × 3进行降级. 3 × 3原本的形式应该是3 + 3 + 3,所以6 + 3 × 3的基本形式是6 + 3 + 3 + 3. 写成基本形式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了.

三、将先乘除后加减的理论渗透到课堂中

教学中,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不可能告诉他们先将高级运算转化为低级运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如何将道理渗透到课堂之中呢?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环节,让学生体会由加到乘的过程. 课堂中老师出示题目:面包每个3元,水每瓶6元,买3个面包和一瓶水一共多少钱?由于学生刚学完乘法,所以大部分学生直接算出3 × 3 = 9(元),没有学生用3 + 3 + 3 = 9(元)的方法,学生认为这种方法比较麻烦. 这样就会给6 + 3 × 3带来问题,无法让学生经历乘是由加转化而来的过程. 所以在设计时,教师可以先出示题目:买2个面包和一瓶水一共花费多少钱. 这样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结果. 抓住学生生成6 + 3 + 3 = 12(元)问学生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6 + 3 × 2,先算6 + 3还是先算3 × 2,这时学生就会明白先算3 × 2,因为那是两个面包的价钱. 这个过程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由加到乘的过程,从而体会,乘法比加法高一级,需要降级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所以要先乘后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课程内容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仅仅告诉学生结论,没有让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就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模仿老师,依样画葫芦,而非真正的思考.

上一篇:落实课程标准,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思想 下一篇:小学数学中如何巧用错题资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