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疑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时间:2022-06-16 06:00:07

以质疑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新课程环境下,我们的学校教育都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多切实可行的途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有疑才有所思. ”一名学生敢于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质疑,才会激发其探索的勇气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目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该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设置符合实际的质疑情境,引发学生质疑

在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普遍采用“启发式”教学,但仍有很多的数学教师采取的是“自问自答,连问连答”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完全被老师提的问题和答案牵着走,学生根本没有考虑和自己质疑问题的时间,更谈不上让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了. 所以,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质疑,就必须设置符合实际的质疑情境. 要做好这一点,做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必须明确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 俗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教师应该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符合实际的质疑情境,引发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性质”的时候,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门框的对角横钉一条长方形的木板,门框就会牢固?”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因为和实际生活相关,所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知识实际运用的质疑.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古人曾说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不得章法的乱质疑反而起到反作用. 如何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呢?

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设置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好问和好奇的天性. 在给学生提创造性氛围时,公开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以及探索迹象都是好事. 当学生在对一项活动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如果学生愿意的话,要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猜测具有一定道理的时候.

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创设操作式情境,使学生在“动”中发“问”,学会如何质疑,并体验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组织学生用两根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等概念,而且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出示了一组计算题:

要求学生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结果. 在计算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道题的结果都一样,我并没有制止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和结果,将自己的想法进行整理,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认真地对所给的题目进行观察、思考,分别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疑问:“它们的商为什么都相同?”“商与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是否有规律?”……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列出来,并进行分类,以问题为牵线,带领学生走进了探索数学知识的王国. 由于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高涨,收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引导让学生带着质疑自主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对问题质疑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手段,引导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那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质疑的问题呢?这里要注意的是:

1. 重视学生的质疑

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和压抑学生的质疑积极性. 此时对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要尊重和要有一定高度的容忍精神.

2. 注意引导学生解疑的方法

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老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要轻易否定,老师在这时候应该起到的是组织和引导作用. 例如,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的时候,教学进入练习之前,我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名学生提出: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听到这个质疑以后,没有立即表态,更没有提出反驳意见,而是把质疑的问题当成新的认知冲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学习,我为学生提供三道计算题,作为新的探索材料,接着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 在组织交流时,我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 得出“从高位减起,一次看两位,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1,不过要先退1,再写上差”. 教学的最后,我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 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再一次获得了自主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都是由问题开始的. 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质疑水平,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是促进学生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 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留下自由思考时空,创设各种情境,因人而异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叩开数学的大门,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上一篇:提高低段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策略探寻 下一篇:新课标下关于中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