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霓裳羽衣曲》的历史文化变迁

时间:2022-09-26 08:52:42

唐代《霓裳羽衣曲》的历史文化变迁

摘 要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各民族相互融合,这些大大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霓裳羽衣曲》是唐朝音乐文化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唐代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乐舞。本文通过了解历史的变迁,进一步研究《霓裳羽衣曲》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性。

关键词 唐朝 霓裳羽衣曲 乐舞 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1盛唐时期的《霓裳羽衣》

盛唐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繁盛,社会景象一片繁荣,充满活力,这种景象也同样反映在音乐上。于是,像《霓裳羽衣》这样以仙境为题材的乐舞,在传说中通过最高统治者唐玄宗之手,从“天上”来到了人间――皇家宫廷。这一时期的乐舞主要在宫廷表演,用于皇家享乐或君臣同乐。据《杨太真外传》: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册立杨贵妃时,曾经演奏过其中的部分。杨玉环由女道士的身份册封为贵妃,进见那日所演奏的曲调应是淡雅庄重。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明皇在木兰殿宴请诸王时,杨贵妃在酒醉中,表演了独舞《霓裳羽衣》,唐明皇很开心,龙颜大悦。她的侍女张云容曾在绣岭宫表演此舞,杨玉环为她写了一首《赠张云容舞》。这首诗是杨玉环赞侍女张云容罗袖轻轻,身躯曼转,翩翩起舞之态。杨贵妃和张云容表演的为独舞或突出领舞的群舞。据记载,宫女中不止张云容会此乐舞,还有众多宫伎表演的群舞《霓裳羽衣》的记载:宫伎们头梳九骑仙髻,身穿孔雀羽衣,身上配有缨络和“珠翠”,装扮成想象中的仙女的模样,表演大型群舞《霓裳羽衣》。在《霓裳羽衣曲》创作初期,所以无论独舞、群舞,要求都很高;而且对表演者的技艺、容貌要求也是极高的。所以,有了“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有了“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去梨园未教人。”相传杨贵妃自己也曾说:“霓裳一曲,可掩千古。”这一时期的总体风格为清商乐舞的婉转轻柔。在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盛唐,表演此乐舞的人,技艺高超、服饰华丽,展现了一种美轮美奂的神幻意境,呈现出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

2中唐时期的《霓裳羽衣》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此时的《霓裳羽衣》已不似从前浪漫瑰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相比盛唐时期《霓裳羽衣》注重个人发挥,不拘于某种模式来看,中唐的《霓裳羽衣》开始注重整体场景的表现。有了双人舞的形式,对表演者的要求也不像玄宗时期那么严格了。《霓裳羽衣》是由帝王所创作的乐舞,最初主要流行于宫廷和一些权贵中。所以有“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之说。然而中唐时期乐舞文化的中心开始渐渐转移到民间,此时的《霓裳羽衣》表现出趋于平实的趋势。这一时期对此乐舞的了解,大多也是通过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他在任杭州刺史时,曾组织过乐伎排练《霓裳羽衣》。在任苏州刺史时,对此乐舞在苏州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宫廷大型套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表演者的心情和不同场合,对其稍加改编,可大可小。“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一名小伶便可以演奏一曲《霓裳》。据白居易的《早发赴洞庭舟中作》:“出郭已行十五里,唯销一曲慢霓裳。”这里,又成了演奏时间较长的“慢霓裳”。由此可见,同宫廷中演出的大型套曲不同的是,乐舞《霓裳羽衣》在民间的表演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3晚唐时期的《霓裳羽衣》

这一时期的《霓裳羽衣曲》最显著的变化和特点就是被雅乐化,此时的乐舞早已不是开元、天宝年间的模样。文宗时儒教势力开始抬头,文宗本人就极喜欢雅乐,曾命人重新制作乐舞《霓裳羽衣》。除了音乐上参考了开元年间的雅乐外,舞蹈部分是重新创作的。文宗三年的进士陈暇所作的《霓裳羽衣曲赋》,“宛似群仙之态”、“绛节回互”,显示出此时的群舞形式更为注重队形的变化和安排,与玄宗时的舞蹈形式大不相同。宣宗是个喜爱乐舞并精通音律的皇帝,宫中曾表演过雅乐化的大型群舞《霓裳羽衣》。此时的《霓裳羽衣》有词、有曲、有舞:“宣宗妙于音律,没赐宴前,必制新曲,俾官婢习之。其曲有词,合舞。包括《霓裳羽衣》等数十曲。”舞蹈时,有翔云作为表演背景,舞者皆穿羽衣,手持“节幡”。舞者表情庄严、肃穆。宣宗时,其风格和文宗时都很相似,偏于庄严、肃穆,而且对于表演者的要求也有所降低,重视队形的变化和渲染气势。

此外,后人对《霓裳羽衣曲》也进行了整理、改编和再创造。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和昭惠后曾经整理排演过,但那时的乐谱已经残缺不全,花了很大工夫进行校订。北宋时,沈括看到《霓裳谱》,但“字训不痛,莫知是非”。与当时的乐曲进行比对,但已分不清孰是孰非。南宋的姜白石偶然寻得了《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他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词。清朝洪的昆曲《长生殿》中《重圆》一折中有《霓裳羽衣》的曲牌,称之为“羽衣三叠”。近代,吴梅为《霓裳羽衣》舞与曲的挖掘出了贡献,整理了乐谱,排练了乐舞。曲谱来自洪《长生殿》中《霓裳》的曲牌。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宫廷大曲的代表作,是宫廷音乐发展的巅峰之作,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国古代乐舞艺术的优秀瑰宝。对于这样一曲著名的乐舞,正史中却记载较少,其音乐我们只能从文人的记载中去分析挖掘。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我们深信这部大曲的音乐和舞蹈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参考文献

[1] 杨荫浏.考[J].人民音乐,1962(5).

[2] 徐宗涛.试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5).

[3] 刘漫.唐代乐舞的历史概况及变迁[J].殷都学刊,2007(3).

[4] 王安潮.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12).

上一篇:幼儿生长发育营养问题及其护理措施 下一篇:翻车机系统区域程控集中控制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