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转换·创新

时间:2022-09-26 08:44:00

传承·转换·创新

摘要:通过对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的建筑创作设计回顾,全新表述了现代新蒙式建筑的文化溯源、创作理念和发展方向。提出现代新蒙式建筑应具有功能属性、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

关键词:蒙古族建筑文化;传承;转换;创新;新蒙式建筑属性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114-04

1.项目概述

2012年初春,我院承接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新建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的工程设计。我作为主创设计师及项目负责人,参与本项目的整个设计全过程,而今项目即将竣工并交付使用,自己的工作也将暂告一段。回忆往昔、撰文记述,作为本项目的设计工作总结吧。

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空港服务区大道以南,国航机务维修区及空管用地以东的机场综合楼地块内。建设成为集应急指挥中心、航空管制员综合训练中心、安检及公安中心、物业管理中心、信息管理设施中心、新闻中心、场务用房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业务大楼。本工程将对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及白塔国际机场发展有重要意义。

当我接到设计任务时,创作的心情激动不已、创作的灵感闪耀映现。如何设计好本项目是我需要认真思索的。它不仅要满足功能使用要求,而且要创造现代蒙古族建筑风格,设计成为优秀的民航工程。它同时也是白塔国际机场建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外展现内幕古自治区的精神面貌和门户形象,其建设的意义十分重要。

经过我的设计分析认为,民族精神是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文化溯源是建筑创作的理念传承,时展是建筑创作的价值取向,三者的有机结合决定了建筑创作的成功与否。为此,我在设计之初就要了解蒙古族的民族精神、蒙古族的传统文化特点、蒙古族的建筑文化内涵。

2.蒙古族建筑文化论述

2.1蒙古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蒙古族的民族精神总结归纳为“开拓进取精神”、“英雄乐观精神”、“自由开放精神”、“崇信重义精神”、“务实实用精神”等。

2.2蒙古族的建筑文化

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在发展继承了草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以博大的胸怀大量吸收了亚欧以及中原诸民族文化,把草原文化推向历史的辉煌顶峰,创造了与自然环境和客观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蒙古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刚毅性、崇德性。

蒙古族建筑是指具有鲜明蒙古族文化特征的建筑总称。

蒙古族建筑文化是指在建筑领域内以穹庐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具备了广泛性、代表性和独特性的基本要素,形成游牧民族特有的建筑文化形态。建筑文化是由诸多建筑元素等组成的,建筑元素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物的各部分元素。

由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蒙古族建筑在建筑设计上没有形成体系范围、内容明确的建筑系统。对“蒙古族建筑”的定义,我们可以从狭义性和广义性的两个层次理解。以蒙古包式穹庐结构为特征的建筑是蒙古族建筑的狭义性理解。而广义性理解是指包含有鲜明蒙古族文化特征的建筑造型、体现经典蒙古族文化元素的设计形态等等。在建筑群体规划、建筑物的形体构成、平面布局、立面塑造、空间利用、装饰图案及色彩等诸多方面,含有和体现蒙古族文化元素的建筑,我们都可以将之称为是蒙古族风格建筑。

蒙古族的主要传统建筑是蒙古包(图1),蒙古包集中体现了蒙古高原和游牧民族的建筑文化,它凝聚了该地区历代游牧民族的建筑水平、工艺特色和审美趋向,伴随着蒙古族牧民走过漫长的历史。蒙古草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带,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气候多变,牲畜对气候和草场的依赖性促使牧民一年数次地逐水草而栖。冬暖夏凉的蒙古包是为适应游牧生活和草原的自然环境所设计的蒙古族独有的居所。蒙古包由木门、毡墙、椽子和天窗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不仅包含着建筑科学原理,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每一个组件上面都附饰有美丽的蒙古族装饰图形纹样,内容大多寓意吉祥如意、祈福平安,各种图案交错生辉、彰显民族特色。

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出现了许多满足现代功能要求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不同,建筑造型就会丰富多彩,而不仅仅局限于蒙古包式样的传统圆形建筑形式。各种富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图案、颜色、材料、建筑元素等蒙古族建筑文化大量融入到建筑之中,体现出鲜明的蒙古族建筑文化特色,称为新蒙古族风格建筑(简称:新蒙式建筑)。

2.3蒙古族建筑的象征性

所谓“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借助具体的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蒙古族,其建筑无论在材料、结构、布局、空间及环境的选择和处理上都彰显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思想观念,具有文化象征性涵义。

蒙古包,其主要建筑形制及其构件,均以“圆”为主体。“圆”与蒙古族的宇宙观、思想意识、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圆”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深深地植入整个民族的血脉当中,因而“圆”的形态出现在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的每一个领域,体现出蒙古族一“天圆地圆”的哲学思想。

蒙古族建筑上的各种装饰图案和纹样(图2)丰富多彩,既有蒙族风格装饰效果又有深厚文化内涵。如云纹、山纹、水纹、动物图案等的自然纹样,如花纹、草纹、莲纹等得植物纹样,如盘长纹,法螺、佛手、宝相花等的吉祥纹样,如蒙古族文字图案的文字纹样。这些图案和纹样都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结晶,都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寓意。

图腾崇拜是文化象征性的突出表现。它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作为草原民族的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鹰、熊、芒牛、天鹅、树木等等。图腾崇拜不仅寄托了原始的蒙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崇,也传达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自我意识的认同与自信。蒙古人视“鹰”(图3)为神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鹰是神鸟,鹰立于陡峻的岩石及挺拔的大树之巅,昂首挺胸,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给人以傲视群雄的威严。

3.现代新蒙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建筑也需要创新与发展,蒙古族建筑文化也要传承与发扬,与时俱进。我们应当建构适应时代新发展的“传承一转换一创新”理念,作为现代蒙古族建筑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现代风格的建筑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城市风格形象比较雷同,缺少地方特色和城市个性。在内蒙地区建设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新蒙式建筑越来越显得十分其重要。

传承。我们应从博大精深的蒙古族文化、蒙古族建筑中汲取营养,多角度理解蒙古族建筑文化内涵。

转换。设计从传统蒙古族建筑中汲取创作灵感,通过运用各种建筑设计手法,将蒙族建筑元素进行重构、演绎、转换,形成全新的建筑样式,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内容、文化精神、生命活力。

创新。新蒙式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以时代精神决定建筑的主流风格,同时融合优秀蒙古族建筑文化的精华。

近些年在内蒙地区新建的公共建筑中涌现出一些优秀设计作品,如: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楼、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博物馆新馆、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候机楼、呼和浩特火车站东站,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民族剧院等等。它们对现代新蒙式建筑进行了有益的创作设计,展现了多元化的设计发展方向,有许多值得参考借鉴的经验价值。

4.信息中心创作设计

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设计为一栋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业务大楼。建设用地南面临空管分局办公楼南侧的拟建场内道路、北面靠空港服务区大道(A3线)、东面临B10道路延伸线、西面靠与空管分局办公楼间的规划道路。用地面积约为27530m2,总建筑面积为23724m2,地上建筑面积为17508m2,地下建筑面积为6216m2,容积率0.63。

4.1设计理念

全面响应设计书中的各项要求,在满足功能使用的前提下,设计充分体现“整体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集约利用空间;创造新蒙式建筑文化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将内蒙民航集团公司精神、科技理念、品牌文化等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采用“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使整体规划设计完整统一;动静空间有机组织、建筑使用管理有序,体现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的机场运营指挥中枢作用。

根据各部门功能使用要求不同,建筑做到既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使建筑布局合理、功能使用完备。

体现“可持续发展、集约利用空间”的思想,在空间布局、结构选型、功能满足、功能协调、投资、环保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和经济性。

借用蒙古族“鹰图腾”的神化传说,通过建筑设计语言将雄鹰展翅神姿做象征性表达,并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乌嘎拉吉”等典型蒙族文化图案元素,展现内蒙古民航建筑所具有的庄重大气、开放亲和的全新蒙式建筑形象。

4.2规划布局

通过对用地的仔细分析,确定以基地中间为中心统筹安排整体规划布局。采用“一体、两翼、三区”的设计原则,将用地有理、有序、有机地规划布局(图4)。

“一体”:指以用地中间部位的信息服务保障中心的主楼,处于中央主导地位。

“两翼”:指主楼两侧的东、西副楼。它们左右呼应,突出主楼形象,并构成南北两侧半围合建筑空间,在造型上形成“山”字型稳重大气的建筑造型形象。

“三区”:通过建筑规划组织形成南侧开敞宽阔的主入口广场区,北侧东西两端较小的东西副楼广场区。这三个广场区既相对独立、便于管理使用,同时又营造出各自不同的环境空间。

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为“工字型”平面,由主楼和东副楼、西副楼共同组成。

主楼设在用地中心偏北的位置上,在全区布局中起到中心主导地位。建筑共9层(顶层指挥中心2层通高)总高45m。主入口设在南侧中心位置,室内外高差1.8m,由15级大台阶(9级、6级上下共两段)、30m宽的主入口平台、及东西两侧的单向5m宽汽车坡道组成,具有较为宏大的造型气势。主楼各层按照对称布局、依据公安安检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管理中心、航空服务供应部等各部门要求设置各业务用房。

东西副楼位于主楼的左右两侧,建筑共3层高。建筑南北向面宽较短,东西向面宽较长,与主楼围合成南北两个半围合空间,同时也扩大建筑东西两侧的形体界面,营造出整体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稳重大气的建筑形象。东西副楼的入口设在建筑北侧,各层内部有走廊同主楼相连通,满足内部使用。东西副楼根据功能使用要求的不同设置场务用房(其中一层场务用房为两层通高)、文化信息传播中心、航空管制员培训中心。

基地的主入口设在用地的东南角,公司标识墙及门卫室居中布置,南北两侧是5m宽的单向行驶车道(进出车辆分别管理)、中间为10m宽的绿化林荫带。整个主人口景观车道共长约46m,营造出清新舒适的环境氛围。

主入口广场位于主楼的正南向,长约74m、长约39m,面积达2886m2。它东接主入口景观车道,连接南停车场(膜结构雨棚的停车场)和中心主楼,具有交通组织、形象展示、室外活动的多重功能作用,宽阔的广场空间更加衬托出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稳重大气、开敞疏朗的建筑形象。

东西副楼广场位于建筑的北侧,分别连接场地东北角的人行出入口和场地西北角的基地次入口,是两个较小的广场空间,起到对车流人流的交通组织作用;同时也是东西副楼的出入口之处,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门前广场。两个广场之间是北停车场(景观植物停车场)与南停车场相呼应。地下车库的双向汽车坡道位于主楼的北侧靠近东副楼。

沿建筑四周设有6m宽环形车道,将主楼的主入口、东西副楼的出入口、主入口广场、北停车场等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

整个规划布局形成中心主导、两侧映衬,规整有序、层次分明的建筑群体空间关系,营造出庄重大气、开放亲和的现代航空建筑空间氛围。

4.3造型设计

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的建筑造型美观亲和、庄重大气,具有鲜明的航空精神和蒙古族文化特征,很好地诠释现代蒙族航空建筑的特色。造型设计全面响应设计理念,塑造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标志性建筑(图5、图6)。

借用蒙古族鹰图腾的神化传说,通过建筑设计语言将雄鹰展翅神姿做象征性表达,隐喻表达中国民航标志的内涵寓意,体现建筑的行业特征。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乌嘎拉吉”、“祥云灯饰”等典型蒙族文化图案元素(图7),展现蒙古族建筑文化:开放性、刚毅性、崇德性的特点。

建筑南北主立面采用中心对称、左右呼应的设计手法。主楼、东西副楼的建筑立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均采用三段式的经典建筑造型,体现建筑稳重大气的造型风格。建筑以9层45m高大挺拔的主楼为立面中心,其南北两侧的笔直壁柱与屋顶的飞檐连成一体,犹如展翅飞翔的草原雄鹰神姿(图8)。东西副楼左右对称采用堆山式的造型手法,塑造巍峨壮美的苍山之形,其造型高度为主楼的黄金分割比例,高约25.6m;整个建筑形成左右环抱、南北退进、向上腾飞的建筑造型效果。

建筑造型具有虚实对比、块面组合穿插的艺术效果,使建筑具有雕塑般的光影变化。建筑外墙采用干挂烧毛白麻花岗岩石材,形成中间细长挺拔壁柱与两侧厚重宽大墙面的形体对比,构成外立面均衡的立面肌理。各楼的外窗均采用模数化落地凸窗单元形式,中间突出为落地玻璃固定窗(可为室内预留暖气片安装位置),两侧凹进窗(为可开启窗),这样可满足室内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并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同时使窗单元立面比例修长,并有凹凸层次变化,丰富建筑立面造型。主入口为两层高、19.8m宽玻璃幕墙的大门框式门斗建筑空间,并设有挑长8.5m的轻钢玻璃“哈达雨棚”。整个主入口设计开敞大气,并具有端庄稳重的建筑形象和文化象征性(图9)。

黑白灰的色彩搭配,体块交合有度,材质虚实映衬,空间务实理性,塑造出内蒙古现代航空建筑所独有的大气豪迈整体风格。建筑从的各个角度看上去,都表现出丰富的造型效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超凡脱俗的精神本质,全新表达新蒙式建筑的建筑理念和文化内涵。它给人们以理想,给企业以精神,给城市以光彩。

5.结语

通过对综合信息服务保障中心的建筑创作设计回顾,全新表述了现代新蒙式建筑的文化溯源、创作理念和发展方向。

现代新蒙式建筑应具有功能属性、文化属性和精神属性。现代新蒙式建筑不仅要通过现代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等构建现代的建筑功能使用、塑造现代的建筑形体风貌;而且要体现蒙古族传统建筑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建筑精神、行为规范等;更要突出展现审美感受、象征寓意、情感表达等蒙古族特有的精神属性,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创造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优秀建筑作品。

上一篇:作文互批互改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意义 下一篇:后进生的转变教育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