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检察理念转变 积极服务社会管理

时间:2022-09-26 07:09:12

推进检察理念转变 积极服务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和谐稳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抓好发展这个硬道理和稳定这个硬任务,全面推动政法维稳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准确把握新时期政法工作规律,深刻总结近年来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治本之策。能否抓好这三项重点工作,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其中,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它要求检察机关要把重点人群的帮教管理、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等作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认真履行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的职责,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坚持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执法观念,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工作的新途径,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不断强化检察理念转变

(一)牢固树立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理念

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不仅规定了法治实践和检察工作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使法治实践和检察工作的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明确。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既是建设者也是保障者。因此,必需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保障意识,切实增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强化统一执法思想的理念,努力提高服务大局的本领,才能真正履行好保障和服务建设平安、法治、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

(二)树立社会化的理念,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要突出司法行政工作社会性、服务性、窗口定位,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服务平台创新,充分发挥群众的社会管理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平等型、主动型、开放型的社会管理模式。

(三)树立刑法治理理念,抛弃刑法压制理念

刑法治理理念与压制理念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说压制理念是人治社会的刑法理念的话,那么,治理理念则是法治社会的刑法理念。因而,在我国刑事法治发展过程中必须确立刑法治理理念。

实践中刑法治理理念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国家是解决刑事冲突的主要主体,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也分享一定的刑事冲突解决权。第二,刑法规范并非解决刑事冲突的唯一合法根据,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情况下,习惯法等民间规则也可以成为解决刑事冲突的依据。第三,以社会和谐为目标,将控制犯罪的目标定位为解决刑事冲突,而非压制与平息刑事冲突。这不仅能够实现国家司法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效预防犯罪。第四,在控制犯罪的手段上,强调刑罚的轻缓化以及刑罚的必然性与及时性,认为在治理犯罪时不必使用重刑。这对节省刑罚成本、有效治理犯罪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国家是行刑权的重要主体,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分享着部分轻刑的执行权,而且执行机构从思想和空间上与社会的隔离程度降低。

(四)树立人本化的理念,实现由治理向自治的转变

要树立民生司法理念,将依法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评价和感受。以特殊人群管理为重点,积极发挥新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群体在普法、矫治、法援中的作用,强化“参与型”管理理念,实现从单一的行政型管理向综合参与型管理的转变。

(五)强化人权保障理念

司法领域, 刑事司法理念长期以来, 形成了不同的理念即工具论、遏制论、被告有罪论、极端的实体正义论与程序优先论。现实中, 司法实践中存在种种不良现象。因而, 司法工作人员的司法观应当由工具型司法观向目的型的司法观转变, 也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的司法观。它强调司法自身独立的价值追求,即正义、自由、人权等。它要求刑事司法领域的各个环节都要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 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精神。

二、以理念创新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服务社会管理

(一)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 年2 月8 日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第5条明确指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严格依法进行,维护法律的统一和权威,确保良好的法律效果。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案件的处理是否有利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社会稳定,是否有利于瓦解犯罪,化解矛盾,是否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回归社会,是否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要注意在裁判文书中充分说明裁判理由,尤其是从宽或从严的理由,促使被告人认罪服法,注重教育群众,实现案件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据此,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一方面必须严格依据刑法的规定来解决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刑事冲突,而不是将刑事冲突压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可,而后者显然是对刑法治理理念的贯彻。司法实践中,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普遍做了侧重于宽的理解。①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刑事政策法治化的原则,对刑法的权威造成了损害,而且实践中也不利于刑事冲突的有效解决。因而,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时,必须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只有在刑事司法中坚持“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才能实现案件裁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才能从刑事政策上将刑法治理理念贯彻到底。

(二)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

我国学者指出,犯罪既是社区关系破碎或者弱化的原因,也是社区关系破碎或弱化的结果。犯罪的产生,部分地归因于社区教育的失败和社区环境的影响。社区教育的失败、监控措施的失灵和社区交往的裂变等因素,催化了犯罪的发生。因而,一方面,社区对犯罪人重返社会应当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犯罪人对恢复遭受其犯罪行为破坏的社区秩序负有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矫正制度就成为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矫正通过确立恢复模式打破了以往犯罪人与社会隔离的改造模式,有效缓和了犯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抗,缓解了社会矛盾,对犯罪人有效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是刑法治理理念在刑罚执行上得以具体展开的重要表现。《刑法修正案( 八) 》将社区矫正予以刑法化,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裁定假释的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所以,基层检察院要切实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认真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交付执行环节、监管环节、执行变更环节、执行终止环节进行全面监督,防止和纠正脱管、漏管等问题,促进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协助司法部门和基层组织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帮教,要定期组织被矫正人员进行法律政策学习,交流改造体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要依法受理被矫正人员的控告和申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被监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三)建立刑事和解制度

目前,刑事和解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悄然兴起。与其他任何法律制度一样,刑事和解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对此,我国学者指出,刑事和解制度之所以能够得到正常运转,一方面在于它能够实现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利益契合,另一方面给司法机关带来了收益( 如提高诉讼效率、解决疑难案件等) ,同时还有利于达成社会和谐。②刑事和解打破了国家与个人二元对立的局面,使得刑事冲突的解决由对抗走向合作,这显然是刑法治理理念的重要体现。因而,在我国目前,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制度,无疑是对刑法治理理念的具体贯彻。

(四)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特殊人群”,他们是社会管理方“头痛”的对象。日益庞大的“特殊人群”主要包括容易走上犯罪边缘、重新犯罪或容易被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流动人口、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检察机关结合检察职能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一是构建“大预防”格局,加强对流动人口犯罪情况的分析,深入研究发案原因、犯罪特点和规律,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协助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二是构建“大帮教”格局,切实落实青少年犯“一对一”、“多助一”等结对帮教措施,依托社区、学校等社会力量,加强对相对不诉对象的帮教,防止他们失管失控和重新犯罪;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政策,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四是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机制,坚决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行为,注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强化对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

(五)检力下沉,加强乡镇检察室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构建严密的社会管理体系,从松散型管理转向系统化管理,从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杜绝管理真空,消除管理盲区,实现社会管理的全覆盖。乡镇检察室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必须正确界定自己的功能定位,既要积极有为,又要科学务实。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解决矛盾纠纷,调控社会秩序乡镇检察室作为基层院的派出机构,在辖区内通过行使检察权,对争议事实加以判断,对法律规范加以适用,从而化解矛盾纠纷,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乡镇检察室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依法对违秩序者给予法律制裁,对合法权利给予有力保护,从而消除社会冲突、弘扬社会正义,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二)参与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乡镇检察室除了要依法办理好案件,还要在法律的框架之下,最大限度地延伸司法“手臂”,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引导乡镇和村居提高自我管理和调节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近年来,大量民生问题以诉讼形态涌入检察机关,基层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处理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巨大的办案压力,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四)加强监督调研,预警社会风险。当前,影响和制约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社会管理面临的潜在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为防患于未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要求乡镇检察室加强对各类诉讼案件情况的综合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构建案件评查和涉检评估预警机制,深入分析反映在司法领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为党委、人大、政府依法决策提供前瞻性、有价值的参考。

(六)加强检察网络建设和检察宣传工作

完善检察机关的舆论引导机制,搭建舆论引导工作平台。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工作。为了更好的进行舆论引导工作,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各项机制。

1.首先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检察机关的职责特点和业务的保密要求与信息公开存在一定矛盾。为此,我们应当在利用现有信息渠道如检察机关网站、刊物及对外外法律文书等符合保密义务要求的渠道在最大限度上进行信息公开,使公众了解到检察工作的进程,树立对检察工作的信任,以更好的进行舆论引导工作。

2.其次应当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在新媒体时代,传者与受众的界限已日渐模糊。专家称数年后将有50%的新闻将来自论坛、博客、播客等,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新媒体的速度与影响力不容小觑。针对当前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情况,我们应当认识到其在当今舆论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不断扩展舆论采集范围,以更好的了解舆情,判断舆情。同时,应当不断创新新闻方式,以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舆论引导的覆盖面,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新闻中了解事实,提高认识,准确判断。

3.第三应当密切与媒体的关系,建立于媒体的良性互动。作为检察职能履行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受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应当建立于媒体的日常性合作关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及时与媒体取得沟通,向媒体提供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和法律要求。同时也能更好的掌握舆论导向,更好的引导舆论。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坚守法治

社会管理创新,首先需要辨明社会管理的性质。社会管理,虽然在我国向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且关系稳定大局,但从学理上看,它主要是一个治理或行政层面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国家政制制度或政治层面的概念。就此而言,尽管检察机关的确可以承担一些社会管理职能,但将检察机关仅仅作为社会管理的实施主体看待是不够的,在构建民主法治国家、完成国家治理方式转型从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更需要从国家政治机构的高度来审视司法,更需要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来审视司法改革,既发挥司法在解决纠纷方面的社会作用,又发挥司法在审查权力、保障权利方面的政治功用。检察机关要清楚认识到自身在推进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进步方面所具有的的地位和作用,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防止自我异化为“政府部门”,以某些看似正确但实际偏离司法本质属性的“行政化”行为替代自身的司法运作。所以,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首先在于我们自身职责,职责所系自当责无旁贷,职不在我亦绝不妄加干涉。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检察机关首先要立足于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职责,始终把国家的现实司法状况与国家的法治发展趋势结合起来考虑,自觉遵循司法规律,理性恰当地介入,以坚守法治为前提,反对为了“创新”而“创新”。

总之,面对国内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检察机关必须积极推进检察理念转变,全方位、多角度服务社会管理,将检察工作融入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昌:“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中国法学》,2007,(4).

[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 -21.59.

上一篇:锡钛合金与TP膨胀纤维配套耐磨地坪施工技术在... 下一篇: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