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研究

时间:2022-09-26 06:26:27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研究

[摘要]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市场约束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重要意义

1.拓宽商业银行资本筹集渠道,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筹集资本金的渠道较少,除增资扩股、利润留存和准备计提外,缺乏有效的附属资本补充工具。尤其是,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来看,核心资本充足率并不低,而次级债务工具几乎是空白。因此,通过发行次级债券增加银行的资本金,有利于扭转银行资本筹集渠道有限和资本结构单一的状况。

由于次级债券是一种期限不低于5年的长期负债,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的要求,从期限和利率上合理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次级债券,有效解决负债期限短而资产期限长的期限不匹配问题,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竞争实力。因而商业银行可以将发行次级债券作为一条主动筹集长期、稳定负债的渠道,解决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期限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问题。

2.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改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次级债券一级市场激励银行控制风险。次级债券的发行定价直接与银行风险相联系,如果债券市场的投资者认为银行处于高风险状态,其要求的风险补偿也会提高,这对银行控制负债成本是不利的;其次,次级债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可对银行起到约束作用。次级债券的持有人在该债券存续期间一般有强烈的动机监督发债银行的风险状况,他们一旦认为银行风险超过可接受的程度,就会抛售所持债券。次级债券在市场上的表现就会比较差,进而损害银行的声誉,使发债银行的市场认同度降低。

次级债券发行价格对银行风险很敏感,那些低风险银行为了寻求低成本融资机会,最佳做法是披露银行真实的财务状况。而对于次级债券投资者来说,由于不可能像存款人那样在短时间内可以从风险银行撤回其投资,他们对于银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要求会较高。

3.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推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均衡,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债券结构也很不合理,发行次级债券为投资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投资产品和投资理念。随着次级债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将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出现,债券市场将由此迅速扩容、发展和壮大。次级债券将成为流动性相对较高的投资产品,将可能成为投资者资产管理的重要工具。次级债券的发行和流通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也将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存在的问题

1.次级债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问题,还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长期财务成本压力。虽然次级债券是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毕竟属于附属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纯债务,债券到期银行必须偿付本金并按契约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银行不能像支配核心资本那样自由支配次级债券。在银行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次级债券不能用于弥补日常经营损失,不能用于冲销坏帐。因此次级债券不具备核心资本的抗风险功能。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融资成本要大于存款负债,所以,对于发债银行来说,长期的财务成本压力较大。另外,由于次级债券在到期日前五年要进行资本摊销,资本待遇逐年降低,实际发行成本进一步提高。

2.次级债券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目前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理论上讲,发行次级债券有利于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改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但在我国目前债券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市场约束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首先,我国银行业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并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言,并没有强制和规范信息披露的法规,银行经营和管理信息不能通过有效的披露机制或传播渠道公之于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有形式上的信息披露机制,但信息质量似乎并不理想,这会约束次级债券直接市场约束功能的发挥。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市场深度不足,发行量和交易量都十分有限,次级债券价格波动对发债银行风险的反应就会不敏感或者不充分,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对银行风险的判断就会受到影响,使次级债券的间接市场约束同样受到限制。

3.次级债券投资者趋同,各银行相互持债的情况比较明显,对投资者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由于次级债券具有无担保、期限长、索偿权后于银行存款和其他负债,以及如遇银行破产则无法收回等特征,决定了目前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主要的募集对象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都还不够成熟。它们投资某家银行次级债的依据往往是发债银行次级债发行时点及其过去的经营状况或市场声誉,而对债券存续期内发债银行的经营与风险状况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务,这虽然是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但这种投资结构等于把所有的银行拴在了一起,如果有一家出现问题,对于所有的银行都将是灾难。

三、结论与建议

次级债券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我国商业银行走向成熟和国际化的必须迈出的一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建议:

加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推进银行次级债券发行、流通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

参考文献:

[1]胡松向志容:对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冷静思考.海南金融.2005(6)

[2]葛兆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绩效、挑战与发展策略.证券市场导报.2004(10):24~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新汇率制下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 下一篇:探讨北京奥运在经济与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双向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