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汇率制下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

时间:2022-10-03 03:55:03

新汇率制下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防范

[摘要] 在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过程中,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加大,外汇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企业应当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汇率风险的类型及特点,选择强化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汇率机制汇率风险风险防范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将不再保持,国内从事与美元相关业务的企业将真正暴露在汇率变动风险之下;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间的汇率波动和美元与非美元间的汇率波动不一致的可能性也会加大。从2005年7月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累计攀升了6%。尽管相对其他一些货币兑美元的大幅上涨(例如欧元),人民币的涨势还算温和,但对于一直严格管制外汇的我国而言,人民币如此快速的升值实属罕见。因此从长远来看,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日益完善,市场作用的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逐步扩大和频率逐步加快是必然趋势。因此,对于涉外经济主体而言,如何通过规避汇率变动风险来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成果,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汇率风险防范的原则

在企业防范汇率风险过程中,采用哪种方法较为理想?以及将风险降低到何种程度?这就涉及一个防范原则问题。汇率风险防范的原则,主要有:

1.经济效益原则。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回避汇率风险,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在众多方法中,就有一个具体选用哪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问题。如果遭受汇率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大于采用防范方法所费成本,那么采用该种方法就有必要;反之,就没有必要。

2.规避性原则。即是以防范风险为主,利用风险为次的原则。企业进行汇率变动预测,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其目的并不在于利益风险进行投机活动,而在于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根据这一原则,企业在选择各种方法时,应本着保守的原则,不能把企业的理财活动变成赌注活动,为赚得较大的收益而采取激进的冒险措施。

3.机动性原则。防范汇率风险,是交易双方共同考虑的问题,一方积极采取措施排除或降低风险,另一方同样也在绞尽脑汁回避可能的风险,若双方僵持不下,合同将难以签订。此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得适当承受可能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以风险保证交易成功,或在商品价格上做适当的让步。总之,在风险防范过程中,要灵活机动,既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又要尽量促成交易。

三、汇率风险防范的方法

1.实施灵活的经营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规避或消除汇率风险。这是规避或消除汇率风险的基本方法。由于我国外贸出口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利润率较低。因此,应当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要加速产品换代,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才是消除汇率风险的基本方法。我国企业应利用本次汇率调整时机,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化不利为契机,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也能创造出另外一片天地。

2.运用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

(1)贸易融资法。这是我国外贸企业常用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银行借款、进出口押汇、福费廷、贴现是其主要的形式。

(2)金融工具法,运用套期交易。①远期外汇合约交易。它是企业与银行在进行远期外汇交易时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规定买入或卖出货币的名称、金额、远期汇率、交割日期等内容的一种交易方式。它主要用来抵消套期保值者预期的外汇风险,是浮动汇率制国家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汇率避险工具。目前,远期结售汇交易是人民币与外汇间惟一的一种远期交易方式。②期货合约交易。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的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具有标准化合约的衍生交易工具。③货币互换合约,又称掉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汇率、利率等条件,在约定的期限内,交换两种不同货币的本金。它常被用于双向交易的货币保值,以期抵消汇率风险,其成本是套期成本加上两种交易货币的利差。目前,我国已经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3.建立汇率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制定汇率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

在原有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大部分企业的外汇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金融工具比较陌生。对此,企业首先要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同时企业的高管层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汇率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目标与其整体经营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积极制定和完善汇率风险控制的责任目标,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汇率风险稽核机制。

(2)强化汇率预测工作,建立汇率风险动态监控机制。财务部门应把汇率风险管理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的体系内,安排专人负责并建立汇率风险防范的责任,加强与外汇管理部门及银行的联系,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网络,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通过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汇率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密切关注汇率波动情况,能够对短期及中长期汇率波动及其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应选择的时机和有效措施,供企业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

(3)加强外向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水平。汇率的预测、成本收益的测算和远期外汇交易的操作都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企业必须拥有精通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专业外向型财务管理人员。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外向型财务管理人才,对此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充实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外汇期权、远期、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为企业避险套利,以适应企业国际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胡奕明:外汇风险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199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探讨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