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时间:2022-09-26 09:30:02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摘 要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渐渐丰富起来,但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却逐渐变得匮乏,所以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我国目前非常紧迫的事情。大学生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所以培养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国国情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们现有的思想特征为基础,通过大学课堂及课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扎根于其内心深处,让大学生真正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为自身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努力奋斗。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导思想,对该思想整个方向和各方面细节进行具体的确定是在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来的。自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该理论之后,我国各项思想工作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石来展开的,在整体的实践过程中都收到了不小的成果,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并且认为该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本质所决定的,长期以该思想作为指导是能够为我国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的。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既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又是非常具有朝气和自我特点的群体,所以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各方面的细节问题,对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且,不能一味秉承以往的固有方法,要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接受性的同时获得很好的培育成果。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向分析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整体上表现出阳光积极和正面,他们能够在自身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奋斗,为自己的未来生活负责。在政治方面,他们能够积极参加党员的选举,认真积极的对待入党这件事,把自身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是,如今的社会环境诱惑非常多,同时竞争压力也很大,如果没有坚强的思想后盾是不能够应对这些诱惑及压力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能在其遇到重要抉择的时候为其提供正确的方向,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也是在一个人遇到困境的时候让其坚持正确的信念,所以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如果国家成员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倡导公民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个人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国民的思想健康正确也能够促进社会的风气朝着积极向上的方面去发展,使整个国家都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各个民族之间也会更加富有团结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强调素质,并且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来,在从事任何社会活动时素质都是其中最基础的条件,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今后的生活和即将从事的职业来看,素质在大学生的各项要求中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目前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其精神面貌的整体意志品质的表现,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其次是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水平素质和身心素质,这些素质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是各项基本素质得以形成的基本保障。所以,想要培养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素质就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个国家整体的思想政治风貌是国家形象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需要时刻引起重视。要让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付诸于实践过程必定需要强化理论的内容灌输过程。大学是我国培养知识分子战场上最庞大的阵地,所以这也成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发展的关键场地。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安稳平和,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新一轮的内部经济政治改革,所以我国也绝对不能松懈,否则就不能在世界各国中稳定地立足。对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以及其价值观进行培养是帮助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创新型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这个工作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来开展思想政治培养是最为合适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向与我国思想政治方向一直保持着一致,二者互相结合互相渗透,都是以我国社会发展为最重要的目的和方向的。如果能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行就会变得非常容易了。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暴露的不足之处

(一)大学相关课程的内容和安排过于枯燥

在大学课程的设计方面,虽然突出主题,将主要内容展现给大学生是课程设计中最首要的要求,但是如果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大学生对其没有学习的热情,那么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内容的课程来说,其设计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这样的内容本身相对其他的知识而言就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有一定的排斥感。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在保证其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大学生的相关性,如用大学生的实际案例作为分析、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研究的方式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让大学生感受到这是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远离生活本身的,这样其学习的热情自然就会提高。在课程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安排集中在一段时间,而应该分散开来,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持久的热情。

(二)相关的师资力量较缺乏

任何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能力一直都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因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于师资力量的要求相对其他课程来说更加高。因为这是引导大学生思想走向的课程,所以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和其本身的思想境界是教育的关键,如果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都没有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素质,那么学生们就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觉得这门课程就是一个摆设,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在如今这个应试教育影响颇深的教育背景下,不能只注重书面上的成绩,还要关注其实际的为人处事是否符合当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对于教师的选择亦是如此,如果只看中教师的资历而不管其日常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原则,那么,也是不具备教授相关课程的资格的,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甚至还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各个环节配合不够紧密

如今的教育越来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也是如此,其教学成果和实际运用效果分不开。如今非常注重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因为这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紧密相连并且符合其思想导向。大学生通过其受到的实践教育,亲身体验到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指导思想的真正意义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任何一项教育内容的最终目的都是将理论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来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没有进行良好的接轨,甚至存在没有实践工作而只有理论课程的现象,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脱轨的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其卷面的成绩而不能切实学习到课程的含义,对其在日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就不能凸显出来了。

三、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正确方式

(一)完善教育机制,培养与塑造同时进行

想要使得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真正的提升和保障,就一定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机制,将培养工作和塑造工作相结合,同时进行。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思想领域方面的问题上,该问题是否能得到重视是对教育成果和最终思想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为了使我国当代的大学生受到正确优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首要任务就是正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将相关的教育机制进行必要的完善,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投入,为该项工作做好坚实的基础保障。各界领导也要对这项教育工作引起重视,定期向下属进行有关的工作部署,并且制定严格的管理体系,对整项工作中的每一项环节都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同时还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严肃处理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失职现象,对于工作中的不足也要进行有效的防治。在教育机制得到建立健全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才能够有效地完成。

(二)深入研究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

想要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知水平,需要根据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还要结合我国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接受能力以及接受程度。深入研究我国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新时期教育方式的研究,致力于将知识的精髓要点传递给学生的同时改进教育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研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尽量编写得贴近大众的真实生活,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使该思想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思想。第三,要牢牢把握住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特点。想要让一项教学过程得以良好的实行,就需要教与学两个最主要的过程,而“学”这个过程必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大学生群体是非常具有主观思想和心理特征的。所以,如果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加以联系,那么必然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加强教育载体的创新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而且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非常的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如今信息传播的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附着于这些载体之上,那么就可以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接触到相关的信息,提高学习的效果。首先,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新型的媒介,如PPT展示、动画视频展示等方式,把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附着在这些画面中,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就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解程度,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除了课堂以外,教育机构还可以在学生常用的APP中附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尤其是一些聊天软件,大学生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这样一来,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接收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大学生们一般都会对课堂的教学过程感到一定的厌烦,课外灌输的形式可以减弱其反感程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大学生的价值观有非常独特鲜明的特点,如内容丰富、具有开放性等等,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新兴特点。所以,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现在社会上主流思想的形态,并且根据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普遍心理特点,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想能够更加具有可接受性,同时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对我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当前以及今后的教育中,都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思想的灌输,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分子,为我国的长期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 叶莉英.价值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核心要素[J].黑龙江教育,2012(8).

[2] 冯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

[3] 周玉荣.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党政论坛,2012(4).

[4] 徐柏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5] 游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及培育路径探析――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02).

上一篇:在幼小心灵中播下法治种子 下一篇:三分钟的微课,一辈子的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