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9-26 04:11:06

观察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四组,A组40例患者行重建钢板内固定,B组30例患者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C组30例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D组20例患者行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四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7.5±0.5)w、(16.7±1.0)w、(17.7±1.5)w、(17.6±1.4)w,四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长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3.3%,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法;疗效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群体中,其发生率在全身骨折中占2.6%[1]。锁骨骨折发生后会伴有皮下淤血、局部压痛、肿胀及畸形等症状[2]。当前,锁骨骨折临床上多行手术治疗或非手术保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的选取多结合患者年龄及耐受度。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为19~45岁,平均年龄为(28.7±2.4)岁,摔伤18例,撞伤12例,砸伤15例,交通伤75例,左侧骨折80例,右侧骨折40例,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等。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四组,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40例患者行重建钢板内固定:麻醉后患者取仰卧,将患者患侧肩垫高,并将其头部转向健侧,于骨折端为中心做切口,剥离软组织与骨膜,露出骨折端,清理后用细钢丝绑扎碎骨快,复位后置入预弯钢板固定,术后给予外固定。B组30例患者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以同样的方法剥离骨膜与软组织,并用钢丝绑扎碎骨,之后用2.5mm克氏针行逆行穿针,术后用颈腕吊带固定。C组30例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以同样的方法做切口,并剥离软组织与骨膜,复位后用锁骨钩钢板插入肩峰下部塑型,之后用螺钉固定,针对粉碎骨折严重的患者给予可吸收线固定,缝合断裂的韧带。D组20例患者行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骨折复位后用左手食指触及喙突下方,沿锁骨上方用电钻朝喙突钻孔,用钢丝固定骨折端。

1.3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对患者行全面检查统计愈合效果(临床愈合标准[3]:患者锁骨部位无叩击痛、压痛症状,骨折部位无变形;X线检查发现锁骨骨折线不清;外固定解除后患者上肢前伸持重1kg维持时长1min,下肢无支撑情况下可行走3min以上;骨性愈合标准:X线检查未见骨折线)。术后统计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记作(x±s),经t检验,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经x2检验,用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四组患者随访调查率为100%,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四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7.5±0.5)w、(16.7±1.0)w、(17.7±1.5)w、(17.6±1.4)w,四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长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A组术后并未发生不良反应,B组术后2例患者针尾部位出现不适,2例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C组术后2例患者肩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D组并未出现不良反应,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

3 讨论

锁骨骨折作为临床上常见一种骨折类型,多采用X线或CT检查诊断。锁骨骨折传统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是,近年来,众多文献报道[4],锁骨骨折行手术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青壮年骨折患者。现阶段,锁骨骨折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法等,临床实践证明,各种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法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应用要点各有不同,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科学选取。

当前,锁骨骨折具有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内固定治疗法对于锁骨骨折愈合具有尤为显著的临床疗效[5]。本文在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法四种内固定法对比研究过程中发现: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具有操作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应用成本低,手术切口小,但是术后康复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应用价值有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多适用于锁骨移位或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手术成本较高,普适度较低;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术经济、适用,尤其是对于锁骨外移位患者。本文研究发现四种内固定法应用后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均较佳,但是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内固定术,可结合研究结果进行适当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万庆.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25(08):1451-1452.

[2]李文杰.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34(10):82-83.

[3]李幼德,叶斌,马辉,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移位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5(08):1-3.

[4]陈勇.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1,12(12):307-307.

[5]柯新如.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9(09):125-126.编辑/许言

上一篇:便携式内窥镜系统的研制报告 下一篇:门诊患者输液安全管理与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