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当众说话的恐惧

时间:2022-09-26 03:23:40

一些人在非正式的场合可能会把话说好,但如果当众正式表达观点时,就有一种恐惧感,本来会说的句子这时候就难以表达出来,这使许多人感到苦恼。当众说话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演讲,往往演讲的内容和主题都得有一定时间的准备;另一方面指的是即兴说话,它的特点就是突然,内容和主题准备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两方面都是口才训练的基础,也反映出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如何克服当众说话的障碍呢?一般来说,可采用行为训练法中的“系统脱敏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面对“听众”。学员站立在演讲台上(高于地面一点也可),其他学员作为听众。这时,他的目光与其他人接触,但不要开口说话,时间为10分钟左右,标准为以练习者不紧张为止。目的是让他感受面对听众的紧张感,并体验这种紧张感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怕,自己能够应付。这一步骤练习3~5次。

第二步:面对听众随便说些轻松的话。这在克服第一步的紧张后,可以说一些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如自己的职业、居住地或自己对训练的态度。形式和内容没有限定,但声音要尽可能响亮。每次练习的时间为5~10分钟,可以重复3~5次。

第三步:指定内容当众说话。由指导老师或学员自己在一周前确定说话的内容(一般是对一件大家熟悉的事进行评价)。形式上反对朗读和背诵,而是用心去“说”。指导老师应该在他说话时,与其他学员互动,及时纠正他们的有声语言、躯体语言、语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时间为3~5分钟。

第四步:当众即兴说话。让所有参加训练的学员抽签即兴演讲的话题,在演讲前有10分钟的“腹稿”准备。指导老师要非常明确地告诉学员,这样做的目的是一种能力的尝试,不必在意“成败”。演讲的时间为3分钟左右,并在每位学员演讲后,要立即与其他学员互动,指出其问题的所在和要注意的细节。如果到公开场所进行这种形式的训练,效果则会更好。

许多人不敢当众说话,是因为自信心不足,他们都认为优秀的人从来不害怕当众说话,就像一位学员问我:“上台说话时你会不会感到害怕?”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演讲天才,都有自己胆怯的一面。因此,要了解一些演讲的实际情况,这对那些不敢演讲的人树立自信心有好处。

首先,你不是唯一当众说话害怕的人。在自卑者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别人都是高手,唯有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其实,对于当众说话,因为是把自已暴露在别人眼前,的确会紧张,所有第一次当众演讲的人都有害怕感。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被认为是天才的演讲家,但是在大学的一次当众演讲中,差点晕倒在讲台上。我在第一次上大学讲台给学生上课时,把准备好的50分钟的讲课时间仅用了25分钟,在后面的时间里不知所措。

其次,某种程度的恐惧有助于我们提高演讲的能力。一位职业的演讲家这样说过,他在演讲时最害怕的不是紧张,而是不能紧张,因为懒洋洋影响了他的即兴能力的发挥。我们看到运动员在参加比赛之前,都要做一些赛前活动,使自己更快地进入状态。当一位运动员不能取得好成绩时,常见的理由就是比赛还不能进入紧张状态。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适当的紧张会使一个人的内分泌、激素处于最佳状态,反应会更加敏捷。

第三是众多的职业演说家从来没有完全消除登台的恐惧。因为没有一场完全相同的演讲,没有一场完全相同的听众,只要你还在担心失败就一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许多人也知道这一点,但他们被第一次上台的恐慌经历所困惑,不敢上第二次、第三次了。其实,如果上去,情况会好得多,因为想象比经历更可怕。

(温州市慧泉心理障碍研究所 戴王磊)

上一篇:老爸的“养生戒指” 下一篇:治湿疹验方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