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

时间:2022-09-25 08:20:52

职业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针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误区,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提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路,以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培养德才兼备技能型人才的必修课程,对于实现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说服力与吸引力,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学科建设。新时期,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创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构建鲜活的思政课程体系,有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有序发展;内容设置必须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使德育入耳、入脑、入心,实现育人目标。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面对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冲击,高职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多数高职生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相当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危机,价值取向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严重影响了育人质量和社会稳定。教育者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实际出发,把培养高职生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放在首位,使高职生能够适应时代需要,促进社会和谐。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实用性不强。现行的“思政课”教材体系理论阐述透彻,逻辑结构严谨,系统性和完整性强。但各门课程教材体系的设置过于宽泛,忽略现实性和针对性。一是教材体系的设置只注重逻辑体系的展开或历史进程的沿革,不能直面社会矛盾及现实问题,政治性与知识性的兼容明显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显性说教的结论性内容过多,自主思索内容偏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材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强,给人枯燥、空洞之感,必然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效果。

2.教学评价不利于素质培养。目前,“思政课”课堂教学虽然条件有较大改善,多媒体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教学中教师本位观依然存在,缺乏师生良性互动;教学时以知识本位,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育,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记忆,使教学远离生活,陷入文字游戏的怪圈,丧失了感染力和说服力,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考试习惯于理论分数“一锤子买卖”,考试目的功利化严重,没有建立动态的考评机制。于是,职业教育的素质培养就变成空谈了。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

1.以人为本,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一切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贯穿高职思政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与职(专)业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前提。高职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聚焦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与时俱进,突出爱岗敬业、诚信务实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道德素质;坚持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融合,思政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结合,树立思政课教学为职业奠基、为专业服务意识,使思政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职(专)业、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工学结合,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是依据专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新时期,职教课程必须打破学科体系,赋予课程以职业特色。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从课程间的结构性、关联性和服务性出发,依据专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兴趣,开发校本教材;围绕教学要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专业,梳理、提炼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二是根据职(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法。高职政治课教学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围绕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联动和交替运用,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机会,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理实一体,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高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主体的评价、同行的评价和督导评价,采取的评价方式往往是量化或流于形式,没有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考虑。评价往往局限于专业或部门的自我评价,较少或根本不注重吸收家长、用人单位、社会行业(企业、部门)人员的参与,忽视了社会化质量评价。为改变现状,高职院校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专业和思政课程特点,改革和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建立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形成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知行统一的动态教学考评体系,实现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理实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查与质量评价,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以职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以人为本,依据职(专)业特点和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就一定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侯桂莲.关于优化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J].前沿,2006(3)

[2]王玉本.以人为本,改革与创新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J].文教资料,2009(15).

上一篇:探讨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 下一篇:案例教学在油田安全技术培训中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