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时间:2022-09-25 06:38:08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研究,对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成矿特征、地质演化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区域构造

青海东昆仑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三条深大断裂,分别为昆北断裂、昆中断裂和昆南断裂,东昆仑东部的哇洪山-温泉断裂将昆北断裂和昆中断裂截断。由于研究程度、研究目的和认识的不同,对东昆仑区域构造划分有不同的方案。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火山岩及区域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别为昆北构造带、昆中构造带、昆南构造带、阿尼玛卿构造带和鄂拉山构造带。

2 地层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出露地层具有时代跨度范围大、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及新生代等时间段。在区域分布上,昆北、昆中和昆南带出露地层较相近,但奥陶纪、泥盆纪及晚三叠纪地层在这三个构造带中的发育程度仍有一定区别,可统一归为东昆仑山南坡地层分区。本文主要将与区域成矿和构造演化相关的部分地层做研究。

3 岩浆岩

东昆仑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时间上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岩浆活动,既有地幔演化过程中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和岩浆分异产生的火山岩,又有造山旋回过程中的花岗岩类和火山岩。其中,中-酸性岩分布最广,规模最大,构成岩浆活动的主体。这些不同的岩石类型记录了东昆仑不同时期的地质演化特征。洋中脊扩张或洋盆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超镁铁岩、基入杂岩、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则构成了东昆仑地区南北两套显著的蛇绿岩套,它们是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准。

4 成矿特征

东昆仑成矿带属于秦-祁-昆Ⅰ级成矿带,昆仑-柴达木金、铅、锌、银、铜、镍、铬、硼、钾盐(铁、宝玉石)Ⅱ级成矿带,东昆仑前寒武纪-华力西期金、铜、铅、锌(铁)Ⅲ级成矿带。

本研究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成矿作用背景、区域岩浆岩、区域地层特征、区域地质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在五个构造分区的基础上,将东昆仑成矿带划分为五个Ⅳ级成矿带,分别为东昆北铜(钼)、钴(金)、铁、铅、锌成矿带;东昆中金(砷、锑)、铁、钨、锡、铜(钼)成矿带;东昆南钴、金、铜、铅、锌(汞、锑)成矿带;都兰-鄂拉山铜、铅(锌)、锡、铁、银、钨成矿带;阿尼玛卿铜、钴、金、银等金属成矿带。

东昆仑地区于古生代具多岛洋/裂陷槽、多碰撞和多旋回造山的特点,不同阶段造就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是导致区内金属矿床在成因、类型和成矿元素组合上显示规律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不同矿床类型也代表了不同构造旋回阶段,其中具拉张环境的矿床组合类型形成于板块构造旋回的伸展作用阶段,包括火山岩型、层控型、火山-海相沉积型等喷气、喷流-沉积矿床组合,是东昆仑地区铜、铅、锌、钴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造山型矿床则代表了不同造山阶段下形成的斑岩型、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等多金属矿床组合类型和造山型金矿床,这类矿床主要与晚加里东造山旋回和叠加在其上的华力西-印支造山旋回有关,是青海东昆仑地区金、锑、汞、锡等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

5 地质演化特征

东昆仑成矿带主要经历了四个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分别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形成、早古生代加里东旋回阶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力西-印支期旋回阶段、晚中生代-新生代燕山-喜山期旋回阶段。

东昆仑地区经历了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新生代长期的碰撞、造山、拼贴过程,指示了亚洲大陆由北向南不断增生、整体抬升的过程。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多次洋陆转换的结果,造山带拼贴和独特的大陆增生方式,记载了古特提斯洋盆的兴衰、微陆块的拼合、东昆仑造山带最终隆起和定位的陆内造山的演化历程。

6 地球物理特征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区域成矿作用具有相关一致性,这是广大地质学者普遍认可的事实。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多次地质构造演化形成了现今的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实测的区域重力场、航磁场等地球物理场正是这些区域地质构造在地球物理场中的反映。因此,重力场、航磁场等地球物理场与区域成矿作用,矿产资源富集成矿带的形成与分布有密切联系。

(1)重力场特征

布格重力异常是由大地水准面以下的地壳、上地幔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其变化趋势和特征与深部构造以及岩性密度差异密切相关,特别是断裂和褶皱带,多为重力梯度带,深部对应着地壳厚度的陡变带以及上地幔中剪切波垂向低速带,在这些不同的断裂和褶皱带上,火山作用和岩浆作用强烈,为金属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航磁场特征

航磁异常场是地壳中的含铁磁性地质体在地磁场作用下所产生的附加磁场,它不仅反映了基底变质岩系的磁性特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壳中磁性物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状态,以及深部磁性层的性质和发育程度,因此利用航磁异常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寻找矿床、区分和圈定各类磁性地质体、划分某些成矿远景区、研究地质构造。

东昆仑地区,总体上航磁异常较高,磁异常特征呈东西向展布,异常连续性好,跳跃较大,强度高,正负异常伴生,表明东昆仑地区由多条东西向展布的地质块体,各块体间以深大断裂为界。块体中有大量强异常深变质或基性、超基性岩体。

东昆仑西部,野马泉,布伦台、纳赤台、清水泉一带,正负异常伴生,呈带状、椭圆状,异常梯度大,受EW向深大断裂控制,且表现为高磁异常值,与该地区分布的奥陶纪纳赤台群、中元古代万宝沟群基性、中基性火山岩以及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有关,在断裂带两侧以及野马泉裂陷槽一带表现为低异常值,与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体有关。东昆仑中部地区,开荒北、格尔木以东、五龙沟一带,出现大面积的负异常,中部磁异常低,南北侧高,形成明显的重磁异常梯度带。东昆仑东部,香日德、都兰、鄂拉山、赛什塘一带,主要表现为清晰的串珠状异常带,大面积的负异常,局部有带状、椭圆状、呈NW和NE向展布的正异常。航磁异常主要由华力西-印支期中酸入岩及不同矿物成分的火山岩引起,这些形态多样的磁场组合体及其展布方向反映了不同磁性地质体、地质构造的形态、规模和延展方向。整体上,沿昆南断裂和昆中断裂出现串珠状线性磁异常,呈弧形分段向南弯凸,沿断裂带为条带状较强磁异常,两侧为较平缓的带状负异常。

从航磁异常与已知矿点的空间关系分析,已知的金属矿产主要分布负异常区内,而表现为高异常、且在深大断裂带上很少有矿产发生,进而说明研究区内的金属矿产主要形成于由深大断裂产生的次级断裂系统内。线状异常、正负异常递变带主要与深大断裂带有关,带状、串珠状磁异常往往是构造、岩浆活动带的标志。总之,航磁异常显示出各地质单元间磁异常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地质单元不同构造演化历史、地壳结构及介质磁性,揭示了东昆仑地区构造组成上的复杂性。在都兰-鄂拉山一带表现为明显的NE、NW异常带,主要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守建.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J]. 中国地质,2010, 37(2)

[2] 陈守建, 李荣社, 计文化, 等. 昆仑造山带石炭纪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30(3)

[3] 成秋明. 地质异常的奇异性度量与隐伏源致矿异常识别[J]. 地球科学C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36(2)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措施探析 下一篇:如何充分发挥财务主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