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

时间:2023-09-14 18:21:55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

师:我知道每一个同学都能正确地读出题目,这还不叫真正的会读。怎样才叫会读呢?你能从课题中读出这篇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会具体写哪些内容吗?

生:我读出这篇课文会写青海高原和一株柳两部分的内容,我认为会重点写一株柳。

师:真棒,这才叫真正的会读。课前同学们提到写青海高原的用意何在,现在你的看法是――

生:我认为青海高原这部分的内容是背景,一株柳是主体,写青海高原是为了衬托一株柳。

师:看来题目没有白读嘛!要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要走进课文。

【评析】“学贵有疑。”在开始学习前,把学生的疑问搜集并进行整理,以学生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品读课题,为下面的探究指明方向。

二、 方法引领,识写结合

师:同学们,词语读得都正确了,这些词语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

生:“锻铸”是什么意思?

师:谁预习的时候查了这个词语?

生:“锻铸”是指把金属融化后进行锻造。

师:是的,这只是它的字面义,它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什么?需要在课文中体会,请大家找到“锻铸”所在的句子,读读想想。

生:在这里,“锻铸”是指柳树经历了寒冬和干旱的考验、摧残。

师:说得很好,这是“锻铸”的语境义。只有把词语的字面义和语境义都弄懂了,才算理解透彻了。

师:(出示本课生字)这组生字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会默)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仔细观察,马上准备默写。

师:“锻铸”的铸”、“虐杀”的“虐”。

师:很好,默写正确了,(拿两名学生默写的字放在实物投影上)不过只把字写对还不够,我们还要把字写规范、写端正,最好做到美观。根据你的写字经验来看,你认为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提出你的建议。

生:“虐”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我认为虎字头的竖撇要写得舒展些,这样会更漂亮。

师:说得很对。请大家看看自己写得字,如果你觉得不规范,请根据同学们的提醒再写一个。

【评析】面对六年级的学生,教师抓住重点难点进行引领,把此环节作为学生展示历练识字能力的舞台。

三、 问题引领,理清脉络

师:题目是我们阅读文章的导索,快速浏览全文,看看文章的哪些地方是写青海高原的?哪些地方是写一株柳的?做个记号。

师:课文的第1、2自然段谁来读读?

师:这两段中出现了两个意思相对的词,找到没有?

生:找到了,是“平常”和“神奇”。

师:(板书“平常”“神奇”)同样一株柳树,生在平原是极其平常,长在高原上就是神奇的。作者这样开头有什么意义吗?

生:开篇点题,直接引出这株柳树。

生:我认为作者把一对反义词用在同一株柳树上一开头就点出来,非常吸引我往下读。

师: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作者这样开头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文章的第3、4自然段两节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青海高原照片)青海高原环境极其恶劣,这里干旱和寒冷是摧残所有生命的武器。白天和夜晚早晚温差特别大,白天十分炎热,夜晚最冷时可达零下40多度。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青海高原,你想说?

生:恶劣。

师:这篇课文既然是描写柳树的,为什么要写青海高原呢?让我们再来看题目。

生:我看出来了,写青海高原是为了衬托这株柳树。

师:我们从题目中还读出了文章中有衬托手法,由此可见,一定要从题目入手,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评析】对照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仍抓住课题,引领学生关注写作方法,简要地将学法渗透其中,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奠定情感和方法的双重基础。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2

一、写树,其实都是写“我”

不管是松树,还是柳树、樟树,其实都是作者在写自己,写自己对这种植物深刻的感受。创意写作理论告诉我们,创意写作是人的自觉行为,就是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感受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并尽量将它公之于众,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并在相互了解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我”的同时,将社会的正能量传递并传承下来,这应该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一部分。如果从这个角度与学生共同发现并讨论,学生就可能有新的感受。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山奇松》《青海高原一株柳》,三篇文章中的大树极为常见,非常普通,但经过作者的创造,都有了独特的、极强的生命力,显示了生命力的震撼与感召。黄山有“四绝”,作者对奇松“更是情有独钟”,觉得它们潇洒、挺秀。由于姿态的奇特,三棵松树被赋予了“迎客”“陪客”“送客”的美名。在作者的笔下,这三棵松已远远超越了普通的松树,“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樟树、柳树随处可见,但由于生长地方的特殊性,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作者的影子呼之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如果说《青海高原一株柳》是“我”的发现,那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山奇松》的“我”就是隐身的。这些普普通通的树之所以会有这样高大的形象,离不开作者“我”的用心感受、思考及描写。

二、写树,需要独特的视角

黄山奇松无人不知,三位“主人”屹立悬崖边;那两棵樟树因为生长在宋庆龄的故居,所以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同样是写树,而且都是常见之树,三位作者在介绍树木枝干、叶的同时,又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剖析了三种树的不同风采,让读者对这三种树有了更清晰的印象,明白了写树原来可以这样写,尤其是懂得了这样写树能让树木更具魅力。这就是一棵树远不止一棵树的重要内涵所在。

“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松树潇洒、挺秀的身影,这些松树“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在这众多的松树中,作者偏爱地关注到了玉屏楼前的姿态更为奇特的三棵,它们的奇,主要奇在枝干独特的形态。因此,作者着力抓住了它们的枝干来写:“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为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抓住枝干的姿态进行拟人化的比喻,“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陪同游人观赏”“依依不舍地告别”。黄山三位“主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相对于纯粹写树的黄山松,那两棵樟树和一株柳树则含有更多的人文意义。樟树是人们喜爱的树种之一,四季常青,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樟木做地板、家具,都是很好的选材。但这是两棵特定的樟树,它们生长在国母宋庆龄的故居,因主人的喜爱也被赋予了主人的形象。描写樟树枝、干、叶等特点的,主要是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短短58个字,突出了一点:“蓬蓬勃勃”。介绍樟树,作者主要站在另一个角度――樟树有拒虫的、永久保持的香气,“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文字表面描写的是樟树的特点,但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了它的主人,它与主人高贵品质的相似性,写树,其实更是写人,借物喻人的写法水到渠成。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道出了柳树是极易存活、极易生长的树木,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柳树到处都有,司空见惯。作者笔下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有何特别之处呢?这可能是每一位读者阅读文章之前都会产生的问题。显然这不是一株普通的柳,它生长在特定的地点――环境极其恶劣的青海高原,它的成长极其孤单――广袤无垠的原野、青石嶙峋的山峰上这是唯一的一株,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对它的外形特点进行了描绘,“两合抱粗”“生铁铁锭的色泽”“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这绝不是普通的柳!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的呢?作者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想象,它一定“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作者是在写这一株特殊的柳树,但其独特的视角更让人感受到它是一种精神的意象,由物及人,以柳树来赞美这一类经历了风风雨雨却顽强奋斗的人,其实也在告诉大家:人生没有抱怨,命运是靠自己的毅力和韧劲来书写的。柳树因其柔美的枝条备受历代诗家词人的厚爱,作家实独特的表现更赋予了它完美的生命。

三、写树,也可以设置悬念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山奇松》《青海高原一株柳》三篇文章,作者描写了实实在在的树,也篇篇使用了这一写作技巧。《黄山奇松》开门见山,整体展示黄山奇松,但具体有多奇,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接着作者向读者逐一介绍了三株代表性的松树优雅挺立,再整体写了奇松,但课文最后一个词是“秀美”,又给读者留下了新的思考。《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青海高原一株柳》则设置了重重悬念,吸引读者层层深入拨开迷雾见庐山真面目,当然这真面目绝对让读者惊喜、惊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开头作者并没有点明这是“樟树”,而是通过“有两棵树”和“舍不得这两棵树”,给读者的阅读设置了悬念。到第三自然段才解开谜底:“这是两棵樟树。”短短一句话,既与课题相呼应,又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尤其是一个“舍不得”, 浓缩了宋庆龄对樟树多少的爱,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宋庆龄女士为什么舍不得呢?在进一步的阅读中既了解了樟树的特点,更感受到这两棵樟树与主人密不可分的关系。特级教师薛法根上《青海高原一株柳》时说,“第一自然段说这是一棵极其平常的柳树,你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柳树的形象,见多了,不想看;第二自然段又说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神奇得令人望而生畏,你想看,但他不写;说水电站门口见到这株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你想看,又不给看;然后他说这是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你想看,他还是不给看,急死你!一直到第五自然段才掀开了盖头。”这样的悬念让读者对所写之物更是期待,引发了作者无限的阅读思考。

如果说《黄山奇松》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直接描写的话,《青海高原一株柳》则是调动了作者、读者更多的猜测和想象,从这一粒柳絮的萌发到一茬又一茬柳树苗的死亡,从经历无数次的风雪雷电到起死回生,同是柳树,命运相差何其远?巧妙的悬念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写树,更是在写人,悬念到最后一刻终于有了圆满的答案。

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恰当的形式,普普通通的事物就会有新的含义和价值。作者创作这些文章时,不可能预测其将会变成“课文”。而一旦文章变成了“课文”,文章就远不止是原来的文章了,因为教学的加入,阅读群体的多元化,原来的文章要承载语文的任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走近作者,理解文本,智慧思辨,让文本服务儿童,让儿童也逐步形成人生的应有态度与哲学层面上的某些智慧。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54-02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超越教师预设的“意外”。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美丽的“意外”迎面而来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用自己的机智去判断、重组,让师与生、生与生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思维、情感的火花。

1.化“疑点”为“亮点”。

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

生:老师,我觉得老人在说假话,他在天游峰扫路肯定很累!

师:了不起!有和他意见一致的吗?

(几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

师:既然这么多同学都有不同意见,要不,我们就来办个辩论赛,同学们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及依据?

(学生连声叫好)

师:好,辩论赛现在开始!

…………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积蓄着创造的欲望。因此,教师应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打破常规,提出质疑,勇于创新,在矛盾冲突中展现自己的思维火花。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学习中,学生围绕“老人到底累不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用智慧的语言清楚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读懂了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内涵,走进了扫路老人的内心世界。

2.化“腐朽”为“神奇”。

苏教版四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段:

(学生们正潜入文本,静心体会“老天鹅破冰的场面”,此时,“砰”的一声响起,班里的“捣蛋鬼”正摸着屁股,慢慢地站起身,他的样子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师:(走到“捣蛋鬼”身旁)屁股疼吗?

生:有点疼。

师:那你觉得老天鹅当时破冰时,它有没有感到疼呢?

生:它肯定很疼。我刚刚是“不小心”,而老天鹅是“重重地”,它当时下定决心要破冰,所以力量一定很大,力量这么大,撞下去肯定很疼了。

…………

小孩子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课堂中他们“爱插嘴”“爱乱动”……面对这些突况,教师应机智应对,创造性地化解偶发事件,化“腐朽”为“神奇”,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捣蛋鬼”身上时,我顺势而为,先“采访”这个“捣蛋鬼”,引导他“实话实说”。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两个要求:①握起拳头,高高举起,拍打桌面;②再次握起拳头,再次高高举起,重重地拍打桌面。当学生“哎哟――哎哟――”地喊“疼”时,我让他们尽情诉说心中的“老天鹅”,真实的体验,敏捷的思维,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由“糟糕”到“精彩”。

苏教版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预习了《青海高原一株柳》,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株柳树吗?

生:婀娜多姿。

师:什么叫“婀娜多姿”?

生: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

师:能用“婀娜多姿”来形容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吗?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相关的句子吧!

…………

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课堂应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有时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认真审视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甚至“小错大做”,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让错误生成精彩。当学生再次潜入文本,走近青海高原那株柳树时,他们用掷地有声的语言反驳着“婀娜多姿”,用铿锵有力的朗读颂扬着那株柳树超乎寻常的毅力和韧劲,这也为下文更深入地感悟柳树的顽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由“书本”到“生活”。

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课文以“月光启蒙”为题呢?

生:小时候,我的妈妈一到晚上就抱着我在电灯下给我讲故事……(欲言又止)

师:这是“灯下启蒙”,虽然你没答上来,但你也了不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了你对“启蒙”的理解!其他同学能说说对“启蒙”的理解吗?

生:小时候,爷爷经常带我去田间干活,在那儿,我认识了小麦、水稻,还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这就是“田间启蒙”!

…………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广开生活源泉,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和谐共振。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并没有立刻紧扣“月光启蒙”去思考,但他们用真实的生活事例阐述了自己的“启蒙教育”,这是对文本的拓展。学生通过这样的回顾,调动了自身的生活经验,在一次次的“启蒙”交流中,逐步领悟到“月光启蒙”的真谛。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灵性。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66-01

教学中课堂资源由教师提供,教学过程往往会显得有体系,但这往往是教师进行的单边教学准备,不一定生动、接地气。师生共建语文课堂,一起从准备学习资源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备学单”,让学生提早接触学习内容,为学习做准备,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1.内容提早接触。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注重从读、查、思三个层面引导学生为学习做准备:一读,主要是读课文,研究生字词和文中一些难读、易错的词语。这一点,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要特别重视。如:教学苏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教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时,首先,要注意“峰岩重叠”“斋”“脊梁”等字词的读音;其次,自主研究生字,在习字册上把生字写正确、写工整,对易错的字词要通过比较加以理解,如脊梁的“梁”和高粱的“粱”等。二查,主要是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如:《西游记》中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三思,主要是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探究。仍以《三打白骨精》一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分别划出描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句子,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并写出至少四个词语对白骨精和孙悟空进行评价。

2.问题自主发现。

准备学习资源之后,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发现的问题,变寻找答案为建构模块。很多个体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即可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要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教师要在课前以及学生交流过程中,及时发现、归纳、提炼这些问题,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充分展示不同的观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时,课前通过备学,教师从学生的疑惑中发现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加以整理,一个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便产生了:青海高原的这株柳为什么如此神奇?它怎么能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上?文章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那为什么文章还要写家乡的灞河柳?……课前备学,让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困惑加以整理,便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定位学习目标。

3.经验有效唤醒。

备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经验,即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经验等。在教学苏教版六下练习6“语文与生活”这部分内容时,课前学生备学,收集整理描写四季的成语、古诗等内容。通过这一准备,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春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夏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秋天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寒冬北风呼啸,冰天雪地等。由于学生对四季的不同特点和景物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关注,这就为后面的仿写练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建构课堂,才能使课堂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主阵地,智慧生成与发展的演练场。通过“备学单”进行学习,让学生搜集资料,回顾经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呈现的学习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主体意识,实现师与生的融合、教与学的交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5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讲过:“语文期待中庸的教学思想,执两端而取其中,应当是语文教学当中的大境界、大智慧。”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和谐,而盛老师所倡导的“和美课堂”,所追求的“两极之美”实质上就是要维持语文课堂当中的“生态平衡”,实现语文课堂当中的和谐。以下笔者将结合盛老师所上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从3个层面阐述和演绎她所倡导的“和美”课堂的理念。

结构上的“和美”――点、线、面的结合与平衡

一堂课环节的划分、程序的安排、形式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是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往往决定了一堂课的结构和基本走向。对于此,盛老师可谓是做到了匠心独运。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确定一个点,拉出一根线,画好一个圆”。在《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课堂设计中,盛老师巧妙地确立“撑立”切入点,紧紧围绕“撑立”,挖掘“撑立”丰富的意蕴。然后“拉出一条线”,让学生通过研读高原柳的形状、高原柳生长的环境,通过想象遇到困难时高原柳是怎样鼓励自己的、想象平原柳的安逸与舒坦等,逐步地丰满高原柳这一个顽强不屈、愈摧弥坚的意象。最后“画好一个圆”,释疑后用“伫立”照应开始环节当中的“撑立”,回归题目,让学生畅谈感想,升华自己的认识。至此,盛老师引领学生读懂的不止是一棵柳树,更是引领学生读懂了一种精神,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品味到作家锤炼语言的匠心。总之,这样的课堂结构历经了一个“探珠、串线、接环”的过程,浑然天成,体现了点、线、面结合的平衡与和美。

课堂推进过程的“和美”――“情”和“理” 的融合与平衡

平常的课堂推进过程中,往往理性的概括太多,使语文的情感因素不能充分地发挥,造成“情”“理”之间的失衡,重理而轻情;或者过于注重情感、感性的东西,而缺乏必要的、理性的提炼和概括,重“情”而轻“理”,导致另外一种形态的失衡。而盛老师在《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中,严格控制了讲读的分析,在整个的教学推进过程中,盛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进行诸如分层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寻找中心思想、分析修辞手法等理性的练习,而是通过创设情境(更多得是学生参与的语言情境),进行引读,强调学生的感性认识,引领学生进入语言情境,继而激发起情感,让“高原柳”的表象通过感情朗读鲜活起来,并透过文字,激起学生对高原柳的别样的感情。

当然,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盛老师并不是单纯地将“感性”和“情感”进行到底,在将感性和情感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的同时,盛老师追求的是让“情”与“理”达到平衡与和谐。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高原柳的形象进行评价,融合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概括。 这样建立在感性认识的概括与提炼在课堂上并不鲜见。在盛老师的课堂推进过程里,既注重感性的情感的渗透,又注重理性的概括和提炼,课堂上情与理取得了平衡与融通,达到了“和美”的境界。

课堂两大关注点之间的“和美”――“关注文本”与“关注学生”的平衡

语文课堂上值得关注和聚焦的点是很多,这当中除教师自身之外,就是文本与学生。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以下2种倾向:1)虽然口头上强调一切要从儿童的认知基础和儿童的需求出发,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往往“目中无人”,奉行灌输说教,无视人性、个性,形成了教学“以书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2)在现在的课堂中,还存在矫枉过正,过于强调“人”,在一切以迎合儿童的兴趣、喜好为出发点的前提下,课堂往往失去重心,失去基本的规范与准则,招致语文课堂出现低效的局面。

综观盛老师的课堂,不难看出她的眼中既有文本,又有学生,真正地将学生的“儿童特性”与文本所应蕴涵的人文特性、工具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如在设计上,盛老师始终做到眼中有文本,根据文本的特点,开始环节找准“一个点”(“撑立”),研读过程拉出“一根线”(充分品味高原柳的意象),并且在课堂结构上“画了一个圆”(从“撑立”回环到“伫立”)。这是盛老师充分解读、挖掘与开发文本,使教路与文路取得和谐与融通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盛老师不忘“眼中有学生”,她运用儿童化的语言,亲切自然,循循善诱,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开启着学生的心扉。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上,采取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设计当中的3次联想与补白,充分引领学生领悟高原柳的形象,升华对高原柳的感情:1)想象一下高原柳的孤单与无助;2)设想一下高原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样为自己打气的?3)想象一下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柳树是怎样的?又如让学生通过板书,写出自己对高原柳的评价,通过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手段,优化教学的效果,体现关注文本与关注学生之间的平衡与“和美”。

此外,笔者觉得针对“和美”与平衡的话题,盛老师的课堂上还有这些地方是值得关注的,比如教与学的和美与平衡、落实基础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和美与平衡、动和静的和美与平衡、预设与生成的和美与平衡等等。高雅而不高深,通俗而不媚俗。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寻找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体现语文教学“亦雅亦俗”“雅而见俗”的“两极之美”。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6

一、创设情境,激趣诵读

要让学生能喜欢读,在读的过程中对作品获得理解,产生体验,首先得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在以往的阅读课中,多是教师揭示课题,然后讲解,学生自然兴趣了无。提倡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读课文,就是要结合课文内容,以学生所喜欢的形式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主动阅读课文。以《草原》为例,学生并没有到过草原,要其感受草原的自然风光,肯定较为困难。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的大草原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阅读课文,谈草原给自己的印象,整个课堂就活跃了起来。又如《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家乡的柳树,由家乡柳树过渡到青海高原,这对学生理解柳树的象征意义也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在阅读课中,创设情境后,要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基本生字词问题。如《安塞腰鼓》中借助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后,在读的过程中,对于“捶”、“骤”、“搏”、“栗”等词汇,学生若不会读、写,则要借助工具书查阅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流利朗读;最后,要引导学生在初读中把握文章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概括用语并不一定要准确无误,但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梳理文章的脉络。多读方可理解,在课堂中,不仅要预留时间给学生读,还要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才能为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奠定基础。

二、质疑释疑,探究理解

在初读中,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明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脉络。如《爱之链》中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要明确先是乔依和老妇人相遇,接着是老妇人和乔依的妻子相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提出自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牛郎织女》的第七自然段中“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有的学生对“又”字的作用就不理解并提了出来。在阅读课中,要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内容还是段落,乃至个别词句,要鼓励学生质疑。

同时,课堂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目标和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在学生读和交流的过程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多读并结合问题思考;二是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句段展开交流,不能过于自由;三是交流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适当的时机给予相应的点拨。当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

三、师生互动,体验感悟

在阅读中,读是重要的方法,感悟是核心。通过情境而引导学生读,促进学生初步感知,通过质疑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而生成体验,感悟并获得自己的理解。如《船长》中对哈尔威船长形象的理解,可结合三次命令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如第一次:船长下达的是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此时引导学生结合“救生艇、父女、其他乘客、船员”而感悟其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特点。在感悟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句子、段落而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稍加点拨即可。

为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感悟,在阅读中,要提倡个性化的阅读,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而提出感悟。如《最后的姿势》中对“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理解,谭老师张开双臂守护学生的姿势,是鄣淖耸啤⑹窃鹑蔚淖耸啤⑹怯⑿鄣淖耸疲那么,什么是英雄,在对该句理解中,学生就说出了自己对英雄的理解,然后再结合课文而引导学生感悟谭老师的形象,这样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也要紧密结合生活进行。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要围绕柳树而拓展到人,由物及人,学习其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格。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7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文本切入点;原则

一、切入点

何谓“切入点”呢?切入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切入点的教学策略汲取了古代战事策略“擒贼先擒王”的思想精华,遵循并符合“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顺序。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呢?

二、找准文本切入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我就以“发愤”这一题眼为切入点,贯穿起整个教学。首先理解词义是“振作起来,努力去做”,这说明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从振作到不振作再到振作的过程;接着,就直奔写“发愤”这一重点部分,体会司马迁内心的转变和发愤的动因;最后,联系文本,结合生活,体会司马迁怎样发愤的。这样,“发愤”成为串起课堂颗颗闪亮珍珠的红线,使得课堂熠熠生辉。

2.抓重点词语切入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这句话中“神奇”一词展开教学。学生围绕“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这个问题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这株柳树“神奇”的语句,从而品味出这株柳树在高原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命力却如此顽强的特点。

3.抓重点句子切入

如,苏教版国标版第九册《黄果树瀑布》中有:“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莫高窟》中有:“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些句子作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去发现,效果会很好。

4.课文插图切入点

如,教学《草原》第一课时,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优美的草原风景,在尽情地欣赏画面之后,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表达的时间,质疑、赞美、渴望将溢于课堂,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学生会感到“草原”景美、人美、文也美。依景学文,依文赏景悟情的教学会如行云流水。

5.利用矛盾因素,找准教学切入点

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既可以抓住彭德怀爱大黑骡子,又要杀大黑骡子,这“爱”与“杀”的矛盾冲突,又可以抓住彭德怀坚持杀大黑骡子,而他身边的饲养员、警卫员坚持不杀大黑骡子,这“杀”与“不杀”的矛盾冲突来切入文本,细心品读,从而体会人物形象。

三、找准文章切入点应该遵循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所选择的切入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因此,切入问题的提出,在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要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目标性原则

选择切入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就是切入点选择时的目标性原则。有效切入的目标定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求教师选取的切入位置应尽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切入位置是与此相关的点,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学习文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启发性原则

所选择的切入点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发。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是以引导提示的方法开拓学生创作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他们摆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现实的束缚和局限,表现出他们超自然的、客观的自由,从而创造出学生心目中绚丽多彩的奇妙世界。因此,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4.自主性原则

有的教师想得很简单,以为切入口突破点找到了,讲深讲透就行了,其实不然。教师的讲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内容我讲了很多遍,你们怎么还不懂啊?”于是埋怨学生不用功、笨,其实这是教师的失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自主、合作、探究,它们是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三位一体的特征,如果学习自主了,它同时必定是合作、探究的;如果是学习合作的,它同时必定是自主、探究的。那文章中需要重点研读和深入研讨的部分,就只有采用自主的方式让他们通过对学习意义的自我建构,才能真正有所得。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冯克诚,田晓娜.实用课堂教学设计丛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篇8

今天早上是语文早读,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大声地朗读课文。柯凡每一次都很晚来上早读,我读了四遍《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她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

正当大家都有感情地朗读第14课时,万俊和钱文涛开始不安分了,他们放下书,表演起来。我们读到“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这句话时,他们俩把手一挥,全班同学都被指了一遍。这篇课文好像很能让他们的细胞活跃起来。我们每读一句话,他们就能够表演一个滑稽的动作。钱文涛每笑一次,脸上的肉就抖动几下,万俊的头发就像戴胜头上高高竖起的一排羽毛,十分搞笑。他们俩的表演真是滑稽中的滑稽呀。

我们就时不时哄笑一阵地读着。正当我们读到“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时,万俊和钱文涛就先指了一下王思雨又指了一下李玉玲。王思雨十分懊恼,拿起一本书就往万俊头上摔去,万俊痛得嗷嗷直叫,还把头缩进了衣服里,看到他这副狼狈样,全班一阵哄堂大笑,坐在我旁边的柳松源更是笑得趴在了桌上,还流出了口水。

欢笑不断地早读,快乐无限的早晨。

上一篇:七七事变论文范文 下一篇:酒泉子改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