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国贸专业“岗、课、证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

时间:2022-09-25 04:22:00

高职高专国贸专业“岗、课、证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以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为切入点,对国贸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翔实的分析与研究,以期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课证融合”、符合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为确保学生学习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实现提供理据性的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13-03

高职高专国贸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外贸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加入WTO,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带动我国外贸经济迅速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的增长和外商投资的扩大,使得我国在客观上需要大批既具良好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又熟悉国际贸易知识、掌握国际贸易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据有关专家的保守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两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5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名该行业人才,尚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最为紧缺的人才是那些需要持有国家通用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的技能型人才,如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外销员、跟单员、货代员、外贸会计、外贸英语口译员等,他们一直是外贸人才招聘市场上的热门人选。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然而,面对如此好的就业前景,从毕业生就业市场却频频传来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并且很多外贸单位招不到所需人才的消息。电视、报纸、杂志上的新闻画面中,那一幅幅毕业生“难嫁”、外贸岗位需求大军“难娶”的招聘场景历历在目。这不得不让肩负着高职人才培养使命的高校深思。据笔者对就业市场的调查,造成现有的人才素质与外贸行业需求相比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学生本身具备的素质能力相矛盾。因此,要想实现有效就业,培养适应岗位职业能力需要的学生素质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实际与岗位需求相衔接,进一步讲,就是要使外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外贸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相对接。

高职国贸专业课程

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直接依据,是教学进程的计划和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直接关系到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在高职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尽管我国高职国贸专业教育引入了职业能力本位的理念,调整了部分课程内容,也增强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仅限于局部,在整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实际相脱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必须以劳动力市场需求,即以一定的技术技能需求为导向。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在实施着本科压缩型课程模式,仅仅是对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和学时量上进行简单增减;或者是对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直接拷贝,缺乏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严重脱离职业需求实际,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必然形成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状况。

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训练相割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在校所学从事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经验技术、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即综合职业能力,必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必须经过系统训练和实际操作方能实现,学到的知识必须通过运用才能牢固掌握并沉淀为体系。因此,上述原则和要求必须贯彻落实到学生所学的每门课程和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中,方能取得切实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还套用传统学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致使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有理论、无实践,不具备施工一线的技术应用能力。另一个倾向是没考虑职业教育的层次性,未重点强调技术与管理能力。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操作能力,致使高职院校的“产品”不对路或过时,在职场求职中都处于弱势,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缺乏衔接 高职教育要使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就必须按照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改革、充实、完善原来的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劳动就业、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使“双证融通”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开发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数据收集和加工的过程,对职业资格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缺乏研究,致使学生的考证通过率过低,无资格竞争上岗。

商务英语课程的缺乏和断层 国际贸易专业的涉外性决定了商务英语在本专业的重要性,进出口业务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几乎都离不开英语。可是浏览一下大多数高职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关于外贸英语的课程不但很少,而且有些学期还出现英语课程授课的断层,更谈不上有与外语技能资格证书对接的课程,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哑巴”英语,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

不符合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 要按照整个外贸业务流程的规律安排每个学期的课程,每个专业模块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有一定的比例,而有的院校虽然设置了实践课程体系,但大都放在了三年级,而学生在三年级多数的时间要进行顶岗实习,所以根本无法参加各级、各阶段相关的技能竞赛,也无法有效获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总之,这样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的设置较严重地脱离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没有凸显出自己的应用性特色。

构建“岗、课、证三位

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就必须引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要想实现有效就业,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开发与构建具有职业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即应该构建“岗、课、证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岗、课、证三位一体”中的“岗”是指本专业需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课”是指专业课程体系;“证”是指取得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一体”是指相衔接、相融通。“岗、课、证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就是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置内容与要求取得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构建。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课程开发体系 (1)依据就业去向开发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着眼于社会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开发与就业渠道相吻合的课程体系。就业调查结果分析显示,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岗位占70%~80%,全部劳动力的65%~80%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因此,开发与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相配套的课程体系是当前课程设置的主要趋势。(2)根据人才需求实际调整课程结构。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调整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大量的企业急需一线的既掌握相关外贸专业知识,又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据此应增设相关课程,使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实际相衔接。

建立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的新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建立在外贸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专业课程必须制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重目标,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1∶1的比例安排,专业课教学要侧重实践教学目标,纯理论课教学要有实践教学的设计,实践教学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普遍认同1∶1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安排,但必须落实到教学工作的计划安排及课程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等各个环节中去,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遇到相关问题时不至于束手无策,缺乏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应该根据国贸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设置课程内容及其结构,开设更多的职业技术技能课程,构建工作岗位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即形成岗位要求—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岗位应用—岗位要求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能力标准及岗位要求这个核心展开。

1.加大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应采用模拟实验和软件教学。一些实务操作课程如《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进出口贸易实务》等,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应加入一些开放性的“案例教学课程”,如聘请国内外企业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开设讲座,观看一些国际贸易企业业务流程视频录像,定期带领学生到外贸相关企业现场参观业务的实际操作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为课程的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三年级还可以加入一些综合性的国贸流程实训课,如在教师给予学生适当指导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参与一次顶岗模拟操练,为接下来的顶岗实习提供实践基础。

2.增加课程实践环节。如《商务谈判》、《进出口制单》等课程,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通常只注重培养学生交易磋商和填制单证的能力,而对于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风险则很少涉及,因此缺少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的业务环节实践。这样课程设置上实践环节的严重不足,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从下手,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应该进行业务模拟训练,在主讲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作为进口方和出口方,设计各业务流程的工作程序,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模拟业务操作,独立完成各个交易环节,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国际业务流程的具体内容,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真正提高操作能力。如《外贸函电》、《国际结算》、《海关报关实务》等相关课程,除了课堂上授课之外,还应该尝试通过实训让学生亲身参与以提高学习效率。如《外贸函电》课程,每学一堂课或几堂课,可以带领学生到实训室上机试着练习书写相关的英文信函,相互发送和回复,及时处理不同内容的函电,使学生既锻炼了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运用,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了英文函电的发送和接送程序,这样不仅不会学起来枯燥无味,而且更能学得好,记得牢。如《商务英语口语》、《英语谈判》、《英语听力》等课程,可以增加学生的阶段性实习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岗位阶段性实习,使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工作环境,实践语言知识和工作要求,实习结束后,再鼓励学生回顾实习经历,反思实习过程中成功与不成功的具体实例,把在实习岗位中的所思所感、收获与不足及语言实践的困惑等一一记录,再回到语言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情境性、交互性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建立“课、证融合”的新课程体系 要参照国贸专业职业资格标准,把考证的相关知识融入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便可获得社会认可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即将外贸岗位需求的“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BEC口译员”等核心职业资格证书的全部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使学生的学习与相应的岗位资格要求一致,实现学历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通”,从而具备就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很多企业表示更加看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不太看重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格证书。这是因为目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繁多的资格认证机构鱼龙混杂,证书与实际能力不成正比,这些现象容易使一些企业对资格认证的含金量持怀疑态度。但近六成企业还是认可学生的资格证书。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资格认证的含金量,使职业资格证书能够代表学生真正的能力和实际水平。所以,学校应该设置一些权威机构或部门的认证考试课程,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贯穿全学期的英语课程设置 英语教学应该贯穿三年的高职国贸教育中,即保证每个学期、每个星期均有英语教学课时。并且把BEC的初、中级考证教材纳入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外贸函电、贸易英语会话、外贸英语视听说及外贸英语谈判的教学。此外,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等要采用双语教学,这样能够保证职业岗位所需求的外语能力的培养。

建立“以职业技能形成规律为主线”的课程衔接体系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制“以职业岗位技能形成规律为线索”的课程教学进程:专业理论为实训服务(如先学国贸原理、后学国贸实务及单证制作实务等);同一相关领域课程的授课按照先汉语认知、后英语习得(如先学货代实务、货代保险,后学货代英语)安排;优先安排与考证、技能竞赛相关的课程,使授课时间与考证时间、各种技能大赛时间相衔接。另外,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把与学生所学专业无关的课程砍掉,将专业课中与学生岗位能力形成无关的课程环节删掉,整合课程体系。精简理论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教学,为学生技能实训留出时间和空间。还要合理地设置公共课、专业技能课与专业限选课的结构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构比例,按文化课专业化、专业课技能化、实习课产业化的原则,通过删减过时的课程内容,合并重复的课程内容(如《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合并),采取模块式的课程整合、几门课程的合并整合,将“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落实到课程体系中,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极大地提高技能课的比例。

总之,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平台,综合考虑知识、技能、态度、素质四个能力要素的融合,整体重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核心,融“岗位、课程、证书”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如此才能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对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姬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9).

[2]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21.

[3]于志武.对开放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科课程改革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作者简介:

郑美花,硕士,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英语及双语教学。

上一篇: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乐学性探究 下一篇: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