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青铜器功用及其名称英译

时间:2022-09-25 04:18:03

博物馆青铜器功用及其名称英译

摘 要: 青铜器是我国众多展出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跨文化交流的良好载体。不同的青铜器有其特殊的功用,其名称英译不能简单音译或混为一谈。本文实地考察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65个青铜器名称英译。根据其功用,将青铜器分为三大类:食器礼器类、酒器水器类和武器乐器类,并提出相应的英译原则及策略。

关键词: 博物馆 青铜器 名称英译

中国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其中文名称英译具有重要的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我国人文景观众多,特别是博物馆,收藏展出的青铜器文物不在少数。目前国内,多数青铜器名称英译比较混杂,亟待规范。本文主要以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部分商代青铜器名称英译为例,归纳青铜器的种类和功用,旨在探索其英译原则和策略。

一、青铜器的文化价值

青铜器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是世界文明的标志。以艺术价值来看,中国青铜器精美的制作工艺世界闻名。青铜器又称“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红铜和锡制作的器具,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这其中属商代的青铜最为精美。在我国境内出土的大量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为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证据。

青铜器的文化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历史性。多数出土的古青铜器都刻有铭文,表明该器物的名称、使用的场合或是主人的相关信息等,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如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毋鼎,因其鼎身刻有“司母毋”字样,所以命名为“司母戊鼎”。

高超的铸造工艺是青铜器的另一价值体现,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与技艺。如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据考古学者分析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再进行整体浇铸(百度百科)。如此鬼斧神工的铸造技艺也是对外传播中华文明的重点之一。

二、青铜器功用分类及英译策略

青铜器按其功用可分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等。作者实地考察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其中65个青铜器文物的名称英译,按其功用划分为食器礼器类、酒器水器类和武器乐器类,以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其英译的原则。

1.食器、礼器类名称英译

最常见的青铜器当属食器和礼器类的青铜器。上文中提到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属于礼器,即在古代用贵族在举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等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皿指青铜器中的鼎、簋、觚、豆、钟等都属于食器或礼器类。

表1为中国博物馆食器礼器类青铜器名称及英译。不难发现,多数青铜器中文名称属难检字,这些汉字只在古语中使用,甚至是专门用来表示该青铜器名称的字。Backer(2000:21)就曾指出,源语文化文化专有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也许不存在于目的语中。况且在某些情况下,现代汉语中都没有对应的字,只能靠解释才能让今人明白其功用,在英语中更难找到对应的单词或短语。因此对这些青铜器名称的英译只能采取释意法或音译加意译法,如鼎既可以作wine-container(释意法)或Ding-vessel(音译加意译法)。但这两种策略都有其缺陷:前者虽指明了青铜器的功用,但不具有鼎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后者沿用了“Ding”的概念却不能让读者明了该青铜器的功用。若将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音译加意译再加注的策略则可以两全。如“簋”可译为:Gui-vessel(food container)。

2.酒器、水器类名称英译

作为青铜器的另一大类酒水盛器类,如爵、壶、尊等,这些名称虽用于古时,但对现代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但具体到各个器具之间的差别,就不得而知了。针对旅游文本,方梦之、毛忠明(2003:274)认为,“旅游资料是一种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它的目的就是要让普通游客看懂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博物馆作为大众科普中心,有责任向包括外国游客在内的参观者介绍相关知识。但由于参观的时间限制,解释应当简洁明了,最好能在其名称中有所体现。如均是盛酒水的器具,爵、觯、觚等是饮酒器,一般译为cup,而像壶、尊、卣之类的盛酒器,一般译作vessel或wine Hu-vessel,Zhi-vessel等,并没有凸显其功用,甚至与上文提到的食器礼器类相似;有的音译因为译者没有仔细考究中文汉语拼音而造成误译,如“瓿”应音译为“bu”而非“bo”;而且对于饮酒器和盛酒器英译,并没有特别区别开来,翻译方法比较混乱。加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酒器类青铜器名称英译,也是较为安全的翻译方法,如Jue-vessel(wine cup),Hu-vessel(wine or water container),Jia-vessel(for wine warming)。另外,也可以用cup和container加以区别饮酒器和盛酒器。

3.兵器、乐器等名称英译

兵器、乐器及其它是青铜器的第三大类。各种武器乐器的差别较大,如表3,“戈”翻译成“Ge-dagger”,“铍”译成“Pi-sward”,“铙”译成“Nao-bell”。但“矛”在英语中有对应的“spear”,因此不必译为“Mao-spear”。青铜乐器“勾”因其是古代特有的一种乐器,直接用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即可。译为:“Goudiao(Musical instrument)”(原译音译错误)。

三、结语

中国出土的青铜器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在博物馆展出的青铜器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良好载体。不同的青铜器有其独特的功用,因此博物馆青铜器名称英译应当根据其功用的特殊性遵循相应的英译原则,使用不同的英译策略。

参考文献:

[1]Baker,Mona.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创编少儿舞蹈应从“新\奇\特”下手 下一篇: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