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分配:守住保障房的“生命线”

时间:2022-09-25 12:53:20

【前言】公平分配:守住保障房的“生命线”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我们为什么把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标准定在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呢?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适应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确定我省住房小康目标为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国家要求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不应超过小康目标的60%,我省确定的住房困难标准需要符...

公平分配:守住保障房的“生命线”

确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那么,如何界定“住房困难家庭”,如何确保分配公平,如何保证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如何破解“退出难”?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彭向峰副厅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深入解答了这些热点难点问题。

如何界定“住房困难家庭”?

党的十明确我国实行“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并要求在住有所居上继续取得新进展。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一。

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就是政府向需要保障的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因此,保障性住房必须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对象。哪些家庭和人员是政府应该保障的对象呢?从理论上讲,必须符合三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必须为本地居民,二是必须为住房困难家庭(人员),三是必须为依靠自身能力不能够通过住房市场解决住房困难的家庭(人员)。

根据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我省的保障性住房主要有三类: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其中,限价商品住房主要用于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安置;住房保障的对象为两类家庭、两类人员,即:城市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市新就业人员、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两类家庭,设定的住房困难标准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5平方米及以下,对新就业人员、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外来务工人员设定的住房困难标准为在工作地没有自有住房。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两类家庭和两类人员我们确定的住房困难标准是不同的。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政府提供的住房保障是基本保障,只能保障其基本居住需求;二是两类家庭和两类人员对住房的基本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两类人员未考虑收入问题,其保障是过渡性保障。

我们为什么把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标准定在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呢?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是适应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确定我省住房小康目标为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国家要求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不应超过小康目标的60%,我省确定的住房困难标准需要符合国家规定要求。二是充分考虑了住宅建设功能布局的要求。从住房建筑设计考虑,按照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一套最小户型的成套住房建筑面积约为45平方米左右,按平均三口之家计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5平方米。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界定该家庭为住房困难家庭,省里出台的各类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都有明确规定,各地也探索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一是联动审核,公安和房管部门通过户籍管理和房产登记系统对申报对象家庭人口和住房状况进行联合审核,可查清其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二是现场调查,一般由申报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到申请家庭实际居住处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三是公示核查,对申报情况和审核结果分别在社区和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有举报的再进行核查。

如何确保分配公平?

所谓公平分配,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两点:一是必须确保保障对象符合保障条件;二是必须确保分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在当前条件下,确保公平分配仍然面临许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是保障对象的收入认定问题。目前,由于我国城镇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基础信息不足,各有关机构间信息整合度不高,尚未建立保障对象家庭收入部门联动认定机制,对保障对象的收入状况核定难度较大。进入“十二五”以后,我省已经将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符合条件的家庭数量大幅增加,各级民政部门普遍感到力量不足,个别地方至今尚未开展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收入认定。

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分配公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加强指导,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积极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严格准入程序。我省各地普遍建立了保障对象“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严格执行申请、审核、公示、轮候等准入审查程序。其中,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民政部门在不同环节分别进行信息审核和公示。二是坚持规范管理。围绕准入程序,制定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规范;同时,我们大力推进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发了住房保障管理系统,南京等市开发使用了住房保障e路阳光系统,初步实现了准入审查程序网上运行,确保每个环节规范操作。三是建立健全机制。主要是推动各地建立收入认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保障申请家庭收入认定的准确性。去年,我们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试点,东台、扬州、南京等地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四是加强分配监督。各地根据国家和省里要求,分别制定了各类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分配程序,坚持政策公开、过程公开、房源公开、结果公开,并主动邀请社会参与。

如何实现阳光分配?

公开透明、阳光分配是实现分配公平的重要保证。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过程公开透明、阳光分配,我们坚持以公开促进分配过程的透明,以透明促进分配结果公平公正,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了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制度。2012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制定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各地在平面媒体、政府部门网站、分配现场等,全面公开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分配程序、房源分布、保障家庭情况、分配结果等信息,公开准入标准和条件,公开分配流程与相关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熟悉住房保障政策,了解掌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和保障性住房的房源分配与区位,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实行保障性住房分配全过程公开。在分配方式上,支持各地采用公开摇号、抽签等方式进行房源分配,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在分配过程中,邀请人大、政协、监察、公证等机关和新闻媒体、群众代表参与,对保障性住房分配实施全过程监督。同时,充分体现人性关怀,按照困难优先的原则,对孤、老、病、残等有特殊困难的申请家庭予以照顾,优先分配一楼房源;对想调换房源地点、楼幢、室号的家庭,在摇号抽签结束后、签订购房租赁协议前,组织自愿互调活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

第三,建立投诉举报查处制度。在现场和政府网站公布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投诉举报,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必须做到及时核实、及时答复、及时处理,对核查属实的必须公示处理结果。

第四,推进保障房分配和使用管理信息化。推进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住房保障信息的公开,有利于监督机构和群众对分配的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有利于促进分配过程公开透明,也有利于规范分配管理。

总体来看,我省在推进分配过程的公开透明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制度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公开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二是加强对分配过程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分配过程,总结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分配公平;三是大力推进住房保障管理信息化,实现对住房保障管理各个环节的全覆盖,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促进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开透明。

如何破解“退出难”?

目前,住房保障对象“退出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家庭实际收入增加后不再符合保障条件,难以及时发现;二是保障对象没有按照要求使用保障性住房或者不符合原有保障条件后难以从保障房中退出。

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即保障对象收入审核认定部门联动机制、年度申报和审核机制、举报查处和奖励机制。

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各级各部门应充分认识住房保障的特殊性。住房保障与其它保障不同,保障对象一旦入住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将会形成一系列复杂的财产和社会关系,退出保障性住房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比如:保障性住房的装修,与住房相匹配的家具和家电购置,与保障性住房相联系的其它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各种社会关系。二是要正确理解退出住房保障。鉴于住房保障的特殊性,我们不能过分强调一定要退出保障性住房才叫退出住房保障,只要保障对象不再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和保障资源,就是退出了住房保障。三是要改进和完善现有住房保障制度,建立方便管理的准入和退出制度。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开展准入和退出机制的试点和示范。试点方案的思路是:通过保障对象在不同住房保障制度间、住房保障制度和住房市场间的转换来实现保障对象的退出。为实现这种转换,我们需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和完善现有住房保障制度。

第一,将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建立租补分离和梯度补贴制度,保障对象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单位按照市场租金签订租房协议,住房保障实施机构按照保障对象实际收入状况和租金水平确定租金补贴标准,并签订租金补贴发放协议,保障对象收入水平越低、市场租金水平越高,其发放的租金补贴越高,当保障对象收入提高后则降低租金发放标准,如果保障对象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则可以停止发放租金补贴,实现保障对象退出住房保障制度。

第二,将现有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改进为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将建设成本作为个人出资部分,将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量化为货币资金,保障对象和住房保障管理机构按照个人出资和量化的货币资金的比例共同拥有该住房。保障对象自己居住该住房,政府可以免受政府产权部分的租金;保障对象出租经营该住房或收入提高不再符合保障条件,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可以收取政府产权部分的租金;如果保障对象出售该住房,政府可以优先购买或者按照拥有产权的比例获取相应比例的销售收入,从而实现保障对象退出住房保障制度。

上一篇:我国光伏产业遭遇“七年之痛” 下一篇:民生的基本内容是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