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催熟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向好

时间:2022-09-25 12:07:51

政策催熟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向好

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都是先从中小高科技企业开始的。而投资中小高新科技企业,尤其在其技术成果转化的初期,会形成巨大的市场效应,如果能够把握住,收效往往会很大。当然这要经过严格的尽职调查与筛选。

日前,就在上海晓麟科技正式对外宣布获得汇乐集团千万元投资后,上海挪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也表态,年底前他们将完成一个额度为5000万美元的融资。事实上,近期不仅高盛、鼎辉对皇明太阳能集团注资1亿美元,英特尔投资与国际金融公司也先后投资了深圳创益科技和河北新奥太阳能。

对此,科技部创业投资中心主任郭戎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目前整体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但在科技部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采取投资额70%所得税收进行抵扣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明显有了好转。”

一直关注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永威投资北京代表处总经理谢忠高,也向《中国联合商报》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尽管科技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用美元的基金投资机构来说没有关系,但我们还是非常踊跃投资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如公司正在完成一个能为酒店、工厂等节能30%~40%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目前已经进入到法律架构阶段,估计明年1~2月就会完成投资。”

展技术“潜力”

就凭着一项能为建筑物节省50%~70%能耗的“地源热泵”技术,上海挪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完成着他首轮5000万美元融资的最后冲刺。根据相关公开的资料显示,上海挪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目前的估值在十几亿人民币。

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了解,“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以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并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物提供热量和冷能,并可同时制备生活热水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相比,这套技术改变了运行方式,能够“按需供热”。

“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就是投资高新技术的潜力市场,只有技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对我们而言才有投资价值。这其中往往涉及到所投项目技术的独立性、创新性以及运营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余治华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说。

对此,上海挪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国平颇为赞同,他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的合作中掌握话语权。为此,公司花了80%的时间用在研发上,就是为了向客户推行整套节能系统。如今,公司不仅有技术,而且市场也在迅速的打开,订单已经排到了两年以后。今年的净利润预计在七八千万,明年则预计能达到3亿左右。”

根据《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的了解,除了上海挪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外,皇明太阳能集团、深圳创益科技和河北新奥太阳能等,都依靠公司在自己圈内的核心技术顺利拿到了融资。其中仅技术就涉及到太阳能、水蓄冷、空气热泵等等。其中,曾投资多个高成长性高科技项目的汇乐集团,也于日前向上海晓麟科技投资近千万元。而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3D MMO游戏NY(一种三维游戏)的开发。

“在现阶段与其‘苦练内功’,不如‘抓大放小’,用收购、买断、合作或合资的方式使现有技术尽可能有效地实现应用,谁有能力将这个技术放大,谁就能赚最多的钱。”郭戎在谈起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时,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与市场接轨

“中小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投资周期也较长,因而经济效益好,回报率高。这些特点正是风险投资所追求的。因此在当前不景气的投资环境下,受到风投的看好也就一点不让人奇怪了。”郭戎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说。

对此,余治华就表示很看好。他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都是先从中小高科技企业开始的。而投资中小高新科技企业,尤其在其技术成果转化的初期,会形成巨大的市场效应,如果能够把握住,收效往往会很大。当然这要经过严格的尽职调查与筛选。”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产生大约7万多项专利技术,3万多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但转化为商品并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水平。

“风险确实很大,毕竟一项好的技术与市场接轨有一个过程,而技术产品能否开发成功,开发出的产品是否有潜在市场,往往一时看不清楚。正是这个原因,科技部为了鼓励创投机构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了税收抵扣的政策,投资额70%收入的税收进行抵扣,相当于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征税。”郭戎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对此,科技部火炬高科技产业开发中心金融发展处处长李文雷,在首届中国创业投资大会上表示,政府有责任去扶持早期中小企业。而其中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的自主创新这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优惠政策去鼓励投资也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观察:度过“死亡谷”

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仅凭一项技术或者一项科技成果就想做市场,显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所以这些企业往往在成长早期就会大量的死亡,能度过“死亡谷”阶段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必然会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

“对于创投机构看好,但暂时达不到投资要求的,科技部通常会先行通过创新基金来帮助这些企业快速的成长,直到能够达到创投机构的投资要求。但这个项目,必须跟潜在的创投机构签订投资意向。”科技部火炬高科技产业开发中心金融发展处处长李文雷说。

“进入2008年,财政部和科技部共同安排了两个亿的资金,来推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发展。其中大概70%左右是给创投机构的风险补助,截至目前,大概有100多家创投机构获得资金的补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推动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市场的向好。”李文雷说。

李文雷还透露,目前科技部已经收到10多家创投机构的申请,预计在今年年底会完成第一批创投机构的立项工作,这些机构主要是投资早期的中小高科技企业。

对此,科技部创业投资中心主任郭戎表示:“今年,最新的一个进展是,科技部出台对创投机构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额度70%所得税收进行抵扣,进一步刺激创投机构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这是一个新的探索。到2009年的时候,可能再适时启动跟进投资的方式,创投基金引导方式将全面的启动。”

(张志亮)

上一篇:当代著名画家雒建安 下一篇:聚焦 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