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9-25 06:45:05

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探讨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观与情感层次的教育,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提供了有利的精神保障。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就其作用以及优化提出可行意见。

【关键词】初中音乐 审美能力 存在问题 对策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欣赏教学也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此刻学生缺乏音乐欣赏能力,这将减少他们丰富多彩的青春生活的一束阳光。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很多教师至今还感到困惑。音乐欣赏教学归根到底不是学生?“学到什么”或“了解到什么……”正如新课程理念强调的:音乐欣赏就是要充分地让学生全身心地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想象音乐。为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更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改变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一、音乐欣赏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

作为情感的艺术,音乐在表达与传授信息的时候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熔铸着审美意蕴的形象,可以在听者心中产生共鸣,这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上,教师给学生推荐的曲目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文,要更多的涉及课外,无论是婉转悠扬的抒情曲,还是雄壮激昂的进行曲,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美。例如在给学生欣赏《桑吉德玛》的时候,第一段是比较舒缓的旋律,第二段旋律的速度稍微加快,转变成欢快、热烈的载歌载舞的音乐,通过聆听,学生不由自主的进行比较,在无形中自己锻炼了自己的审美能力。亚里士多德所说:“音乐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真正的愉快。”的确,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随着音乐的声色、节奏、和声、旋律,振奋了他们的精神,也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较好的拓展。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学生通过激昂、不屈不挠的旋律,深刻的感受到了贝多芬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为“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而奋斗的精神,这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当前初中音乐欣赏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实事求是的讲,当前初中音乐欣赏课所涉及的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讲,还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学生对这些的兴趣也不是很大,如果这时教师强制性的让学生去听,他们很可能表现出不喜欢,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至于消极对待。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当前初中音乐欣赏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一)中西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从整体以及单门的欣赏课程看,中西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一方面欧洲音乐为基础的西方音乐多是古典名曲,而东方音乐却被一些民俗民谣所充满,东方古典乐曲较少。

(二)音乐欣赏的内容因教师而选定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全面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课堂设置却是教师根据本身的情况而定,这样只能导致学生被动的去欣赏,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不出来。

(三)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显得滞后

虽然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已经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删减,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本内容的框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仍旧是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两部分,没有增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曲目,没有与时俱进。

三、进一步优化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对策

(一)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学生更高水平的专业教育

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在本科阶段大多数都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有着熟练的技能技巧,但是也要在工作期间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音乐教师也不应该只局限于音乐专业方面,也要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等有所涉猎,只有教师知识量大,才可以更好的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启迪学生的智慧。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在音乐欣赏课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好处在可以边让学生用耳朵欣赏音乐,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让他们产生震撼,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有一次的课程安排在下午的第一节,学生上课难免会感到很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我心永恒》,优美的旋律立刻让课堂有了气氛,并且屏幕上帅气的男主角、漂亮的女主角以及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震撼的场面立刻让学生提起精神,最终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三)积极吸收课外优秀乐章,开阔学生的视野

尽管初中音乐欣赏课课本所选取的乐曲都经过精挑细选,多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依然不能保证学生对每一篇都充满兴趣,这也许是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为学生选取的乐章不局限于课本,对外也有所涉猎,特别是学生感兴趣、内容又积极向上的歌曲。例如在欣赏《国际歌》的时候,如果教师播放教材配套的光碟演奏,学生必然对那遥远的年代不感兴趣,我选用流行乐队——唐朝乐队来代替,这样富有时代信息又有流行节奏感的声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结束语

一堂轻松愉快又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学生感触良多,并且能够逐渐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他们将来拥有高雅的情趣奠定了基础。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也要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不断的进行钻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给学生带来高水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子春.??浅谈中学音乐教学兴趣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2]李冠莲.??有关中学音乐欣赏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辩证思考[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10).

上一篇:社会转型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困惑与对策 下一篇: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