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时间:2022-09-25 06:20:49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越来越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然而静下心来思考,难免会产生疑问。音乐课堂上老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教学有效性有多高?

一、联系现实生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欣赏音乐时,需要对作品的意境、描述的音乐内容、传达的情感进行想象。

如欣赏《瀑布与溪流》时,引导学生想象九寨沟水的多样与灵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引导学生想象辽阔草原上两支队伍的形象;欣赏《祭献之舞》时,引导学生想象古老部落的神秘与疯狂……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产生灵感。

二、穿插奇闻逸事

故事魅力大,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便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体会、表现及创作。如可在倾听乐曲前讲讲关于乐曲的奇闻逸事,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圣一桑的《天鹅》的故事等,听完故事,学生一下子有了想听的欲望,然后再听这首曲子,学生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三、精选优秀作品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他们所接触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表现欲望的。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上有大量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个人表演展示及各种演出树立威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

四、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故事改编成剧本,通过绘声绘色的扮演,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的角色,而是学生自己。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运用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笼上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高涨,印象深刻。有一个单元是欣赏戏曲,上课前我从戏院借了几套服装,老生、青衣、花旦、老旦等头饰。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我和同学们同台演出,同学们穿着服装一个个争相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他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进入了情境中。

五、运用幽默语言

幽默是一种对合乎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合乎常规的形式荷载了超乎常规的内容,引起心理能量的释放而产生愉悦,并诉诸理智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精神现象,主要体现在氛围上。教学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具有很高的教学审美趣味。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它能用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得精彩,忽然发现有一个学生睡得正酣。我便幽了一默,说:“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听得特别认真,只见他口角涎水不断,表明他听得津津有味;他还频频点头,那是因为他觉得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且两眼紧闭,我想他必定是在闭目深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同学也被同学笑醒,面露愧色,睡意顿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又如有一次上课时,我胸前戴着从海南带回的由椰子壳做成的装饰品,很有特色。一进教室,学生就表示对这个装饰品感兴趣,不时欣赏,我模仿时装模特,在学生面前走了一圈,同学们热烈鼓掌。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六、变换教学形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随着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育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几首歌、几段乐曲或简单的乐理知识,而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用跳动的思维创造更自由的“音乐王国”。

根据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反应快捷、活泼好动的特点,笔者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如选择某乐曲的片段由学生视唱、视奏,或让学生为乐曲命名,或随音乐律动、表演等,进行生动活泼的创作练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旋律接龙、节奏模仿、节奏、旋律填空、加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书本、刊物等收集资料,课上师生通过故事、表演、疑问、创造性活动导入,共享、共析音乐作品,激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笔者注重情感投入,以不同教学方式不断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有标新立异的冲动,让想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萌芽,使之得到不断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改的本质就是提高课堂利用率,关键是我们要树立新理念,勇于实践,在不断探索中求得音乐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当然,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还面临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究。

上一篇:不同场认知方式个体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论CAI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